邱宇哲
(南方電視臺 制作部,廣東 廣州 510066)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公園是北京奧運會賽艇、皮劃艇靜水、皮劃艇激流回旋、馬拉松游泳4項賽事的競賽場地。可容納觀眾14000人,其中用于電視媒體的評論員席65席,觀察員席95席,電視轉播綜合區共5000 m2。北京奧運會轉播公司(BOB)用高清信號對賽艇比賽進行直播,英國廣播公司(BBC)負責靜水賽場的賽艇、皮劃艇靜水和馬拉松游泳比賽的電視轉播。此次公開露天場地的轉播跨度大(水道約2800 m長、165 m寬)、地形復雜,比其他室內場館比賽項目的公共電視信號制作難度大,如何合理安排設置海陸空的各路機位極其考驗轉播團隊的轉播實力、經驗和水平。
為了克服賽場大跨度、長距離的難度,保證多角度全方位地轉播整個賽事,BOB共設置了28個機位。賽艇比賽的公共信號機位根據賽場區域分為4類:起點區機位、終點區機位、途中和跟拍機位及全景機位[1]。
1)在起點區共有7個機位:位于正面發令塔頂的4號機為起點區全景主機位,主要拍攝起點區畫面,在4號機位兩邊的2號和3號機位負責拍攝出發前各賽道選手的介紹鏡頭,側面的1號和5號機負責拍攝比賽出發畫面。在起點碼頭還安裝了2臺微型攝像機負責在水平面角度拍攝靠近和經過船只的輪廓畫面,如圖1所示。

圖1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中心賽艇比賽轉播機位方案圖(起點區)
2)跟拍機位有9臺攝像機,其中8臺無線微波攝像機和從1250 m到終點斜跨賽道兩端的懸吊機械跟拍攝像機。途中有4臺固定攝像機;跟拍攝像車2輛,一輛負責起點線到1000 m處的跟拍,另外一輛則負責1000 m到終點區的跟拍。每輛設置2臺攝像機,一臺跟拍特寫,另一臺跟拍全景畫面;跟拍船3艘,由于賽艇運動員是面向起點背向終點劃行前進的,因此設置在賽艇后的跟拍船負責正面角度拍攝運動員前進的特寫畫面,一艘負責起點線到1000 m的跟拍,另外2艘負責1000 m到終點線的跟拍,其中一艘上的機位有慢動作回放功能,負責拍攝慶祝畫面和回放。按照奧運會賽艇比賽規則,前后兩輪次比賽的出發時間間隔為12 min,因此跟拍的車和船在1000 m處接力,從而銜接前后2個比賽之間的信號轉播。直升飛機跟拍微波攝像機1臺,只有在決賽期間才會使用,空中全景拍攝決賽畫面。懸吊鋼索機械跟拍攝像機1臺,懸吊鋼索兩點位于1250 m東岸和終點線后西岸中心島最南端處,可在賽道最后750 m成對角線跟拍運動員沖刺鏡頭。
途中固定機位4臺,分別位于500 m,1000 m,1500 m和1750 m處4個分段計時點,主要拍攝賽事在該點的經過畫面和分段計時成績。
3)終點區機位6臺,其中一臺為20 m搖臂。位于終點塔4樓有2臺整個場館固定建筑制高點機位,主要用于高點拍攝運動員沖刺鏡頭和頒獎儀式;位于終點塔1樓外的固定機位負責拍攝運動員沖刺的水平鏡頭及頒獎入場儀式;位于終點線內水面頒獎碼頭上的機位主要負責拍攝頒獎儀式、觀眾反應及沖刺前運動員畫面;位于終點線外47 m處的固定機位用來抓拍勝利者反應及表情;中心島最南端設有20 m長的大搖臂鏡頭,用于拍攝終點區全景;位于最南端艇庫有1臺便攜式機位,負責跟拍比賽前運動員和船艇準備畫面,如圖2所示。

圖2 順義奧林匹克水上中心賽艇比賽轉播機位方案圖(終點區)
4)場館全景機位2臺,一臺位于最南端的艇庫頂部,用于拍攝整個場館的全景畫面;另外一臺位于主看臺頂,用于拍攝頒獎儀式全景畫面。
公共信號制作需要高清電視轉播車1臺,攝像機28臺(各攝像機機位的功能描述如表1所示),移動報道組/工作間1間,錄像機9臺。其中,6訊道LSM超級現場慢動作重放錄像機2臺、6訊道LSM超級現場慢動作編輯機1臺、超級慢動作錄像機1臺、PGM備份錄制錄像機1臺、檔案記錄(位于技術處理中心TOC)1臺、比賽比分發生器1臺、競賽時間發生器1臺,評論信息系統終端(CIS)1 臺。
2008北京奧運會賽艇、皮劃艇靜水、皮劃艇激流回旋及馬拉松游泳的高清電視效果色彩豐富、圖像清晰、細膩生動,畫面大氣廣闊,動感十足,富于表現力;現場聲音立體逼真,如身臨其境。此次轉播作為最高級別的賽艇電視轉播,對今后的賽事尤其是2010年廣州亞運會賽艇比賽電視轉播有重要的借鑒參考意義。作為奧運會首次進行的全部高清轉播,它給全球超過40億的觀眾帶來一場令人震撼的視聽盛宴,從此掀開體育賽事高清電視轉播在我國飛速發展的新篇章。

表1 攝像機機位描述(賽艇比賽)
[1]Beijing Olympic Broadcasting Co., Ltd.BOB VSR (Venue Survey Report)3.0[R].Beijing: BOB,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