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英,王一平,李潤(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內科,四川滬州646000)
·護理與保健·
護理干預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
汪建英,王一平,李潤
(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內科,四川滬州646000)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方法隨機抽取在瀘州醫學院附屬中醫院內科出院后居住在瀘州的高血壓患者90例,采取問卷調查的形式,對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進行評價。結果干預組病人能很好地執行高血壓的遵醫行為。結論護理干預能夠很好地提高高血壓患者的遵醫行為。
高血壓;干預護理;遵醫行為
高血壓病是嚴重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常見病、多發病,也是引起腦卒中、心力衰竭和腎功能損害的重要危險因素[1]。老年高血壓患者在治療一段時間后都回歸家庭和社區,不可能長期在醫院住院治療,因此,對患者長期的治療措施必須由患者自己實施。要求患者要遵從醫生的治療方案,具有良好的遵醫行為,才能較好的控制本病,但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并不高,為了提高患者的遵醫率,尋求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我院護理工作者在積極配合醫院治療所采取的綜合治療手段的同時,也加強了對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對高血壓患者出院后的遵醫行為的干預。筆者對長期居住在瀘州地區的某社區出院的9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對象對2006年上半年出院的符合WHO診斷標準的高血壓患者,共90例,男52例,女38例;年齡60~82歲,降壓標準是將收縮壓控制在140/90 mmHg。
1.2 方法
1.2.1 將上述90例患者按出院順序隨機分為兩組,即干預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兩組患者住院期間均接受了本科系統的健康教育,在飲食療法,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運動療法幾方面進行指導,并有書面內容,出院時,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指導的內容。出院后即對干預組進行社區干預,具體措施:(1)出院1個月左右進行一次家庭隨訪,了解患者的家庭情況,取得家庭的最大支持,為患者遵醫提供家庭支持系統幫助,并指導患者與居住地周圍的老年高血壓朋友建立聯系,互相幫助。(2)從出院第2個月開始每月發放一次病情追蹤問卷調查,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方面遵醫行為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并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3)與患者保持電話聯系,不定時詢問患者的遵醫情況,患者也可隨時來電話咨詢,以經常提醒和監督患者遵醫。
對照組不施加任何影響。
1.2.2 測量血壓按WHO規定的統一標準[2],使用合格的血壓計,記錄使用毫米汞柱(mmHg)表示,舒張壓以消失音為準。高血壓分類采用國際統一標準[3]。
2.1 對兩組患者遵醫率的調查患者出院半年后即進行自行設計的遵醫行為問卷調查,內容包括是否按時檢查、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飲食及運動療法幾方面的遵醫情況,分組進行統計,獲得兩組患者的遵醫率。
2.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措施有效率比較例
3.1 社區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率及很好地控制血壓有重要作用。患者的遵醫行為是指患者在求醫后其行為(服藥、飲食控制或改變生活方式等)與臨床醫囑的符合程度,為遵循醫囑的行為活動。老年高血壓患者只有很好地遵從醫囑,才能長期有效控制血壓,保持血壓的穩定,延緩心腦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并發癥的緩慢出現,使患者在短時間內看不到疾病帶來的嚴重后果;同時,疾病的長期折磨,也使患者極易產生松懈情緒;另有一部分患者在遵醫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困難,如家庭的支持、經濟狀況以及社會保障系統的支持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患者不能嚴格遵醫。社區護理干預對患者是一種支持作用,可以時時提醒和幫助患者遵從醫囑,及時協調患者與社會支持系統之間的關系,進而達到很好控制疾病的目的。表中干預組的遵醫率在按時檢查、飲食控制、藥物療法、自我監測4個方面明顯高于對照組。
3.2 僅僅在醫院內的健康教育對高血壓老年患者是遠遠不夠的,社區護理干預是醫院治療護理工作的延續,對患者的支持更有針對性。雖然90例患者均接受了本科的系統健康教育,但患者出院后的遵醫率仍不理想,表中可以看出對照組在按時檢查、飲食控制、藥物療法、自我監測、運動療法、飲食療法方面的遵醫率分別為35.56%、40%、6.67%、22.22%、44.44%。實施社區護理干預,可以隨時發現患者存在的問題,及時給予恰當的指導和幫助,如針對老年患者經常忘記服藥問題,幫助他們設計了3個不同顏色的藥杯,分早、中、晚用,每晚擺出一天的藥,并把藥杯放在床頭桌或茶幾上等容易看得見的地方,這種方法有效地避免了漏服藥的現象。另外,幫助患者聯系購血壓測量儀、記錄血壓紙張等物品,在客觀上提供遵醫的條件。同時社會支持系統對患者的幫助也是密不可分的。
3.3 社區護理干預中,更注重了家庭對患者的支持,更有利于老年高血壓患者遵醫控制疾病,離不開家庭的支持,尤其是飲食控制方面,要進行合理的膳食調理[4]。我國傳統的家庭模式是一家幾口人在一起就餐,照顧老人覺得就是給老人吃大魚大肉,不利于患者的飲食和體重控制。另外,高血壓有明顯的遺傳傾向性,因此,在社區護理中,指導家庭成員認識到這個問題,在協助患者建立有規律的健康生活秩序的同時,注意減少發病危險因素,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具有顯著的意義。
3.4 如何讓老年高血壓患者充分認識到運動療法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是臨床護士健康教育的重要課題。老年高血壓患者的發病與缺少運動、肥胖有關,表中顯示,干預組與對照組在運動療法上的遵醫率無明顯差異,且較其他4個方面為低。說明運動療法尚未引起患者的重視,分析其原因,一是患者沒有認識到運動也是一種治療;二是目前我們尚無運動治療的專職人員,在健康教育時不可能有非常明確、操作性很強的指導,影響了患者對運動療法的重視程度,提示我們要加強運動療法方面的健康教育。
3.5 社區護理對于幫助慢性病患者戰勝疾病有重要意義,社區護理勢在必行。目前我國醫院體制決定了從事醫院工作的醫務人員沒有過多的人力、精力、財力將治療護理工作延伸到社區。在研究中,我們僅對長期居住在瀘州地區的45例患者進行了半年的干預,但付出了很多的精力和時間,作為一種研究,在短時間內可以做到,如果對全部患者均進行這種干預,就力不從心了,研究證明,社區護理對患者必不可少,因此,建立完善的社區護理體系迫在眉睫,值得可喜的是國家在這方面已經開始著手建立社區醫院、社區診所、社區指導站,但是工作的開展并不意味著已經落實到人民群眾的生活中,在這樣的大好形勢下,醫院、社區、家庭以及社會支持系統更應該主動將慢性疾病的干預措施規范落實到位。
在研究中,筆者還發現,在目前社區護理體系尚未健全的情況下,將患者組織起來,建立一些小群體,共同抵御疾病,是一種最簡單,最有效的方式,既能使患者之間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對他們長期控制疾病很有益處,又能夠增強人民群眾的健康意識,樹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習慣。
[1]王志文,方向華.我國七城市社區老年人高血壓患病調查[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1996(15):332.
[2]劉力生,龔蘭生.臨床高血壓病[M].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91:14.
[3]葉任高,陸再英.內科學[M].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1:2-5.
[4]王清生.高血壓病人的營養治療[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9:7.
R544.1
B
1007-4813(2010)05-0760-02
201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