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慰
最近在全球炒得紅紅火火的美國大片《阿凡達》,自今年1月4日國內開始放映以來,票房收入直線上升,很多地方出現一票難求的狀況,到2月底,全球累計票房收入24億美元,早已超過當年票房冠軍《泰坦尼克號》18億多美元的收入。
《阿凡達》所以取得如此成功,主要得益于高新技術。早在14年前卡梅隆導演就寫好了82頁的《阿凡達》劇本雛形,但由于當時的特技所限,只好將劇本擱置。進入新千年,包括3D攝像技術在內的特效技術不斷提升,卡梅隆重拾《阿凡達》劇本。他找來各個領域的專家來幫助他豐富和完善各個細節:發明潘多拉星球語言,描繪星球上的植物環境、甚至創作納美族音樂,加上最頂尖的特效團隊,時長160分鐘的《阿凡達》每幀畫面平均耗費4萬個人工小時,60%內容靠技術合成,40%靠演員的演繹,高新技術完美地詮釋了“電影造夢”的藝術本質。與國內電影制作多花費在大牌演員片酬上不同,卡梅隆影片90%以上成本都是技術和材料,而演員的片酬所占比例幾乎可略去不算。
好萊塢、迪斯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將優秀的影視創意通過科技手段來實現。好萊塢在其外景設計、制作過程中,綜合集成光、電、聲、化學、計算機、仿真等多種技術,將內容活靈活現。因此影視創意從虛擬設計到真實產品的形成過程,必須借助高新技術手段才能實現。科技越發展,影視創意的技術基礎越雄厚,影視創意應用高科技手段的機會越多,促進自身發展的道路就愈加寬廣。
《冰海沉船》與《泰坦尼克號》屬于同一事件、同一主題,但藝術影響力和感染力完全不一樣,究其原因是《泰》片充分運用了高新技術。《泰》片把電腦特技與傳統特技結合,利用數字技術處理畫面的色彩、光線、氣氛,對于《冰》片難以表現的場景、畫面、人物造型、時空關系都得以逼真實現,呈現奇觀化的趨勢。
《阿凡達》已實現數倍成本以上的盈利。我國很多影視作品收益也很喜人,2009年春節期間,一部國產原創動畫電影《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牛氣沖天》紅遍全國僅600萬元的制作費,第一輪票房收入就突破了800萬元。由于高新技術的發展和在影視業中的廣泛運用我國影視業得到快速發展,以江蘇電影業為例,2009年新建影院14家,全年城市票房收入突破4億元,比上一年增長超過50%,票房、場次、觀眾人次和盈利水平方面都上了一個新臺階。
影視業是以創意為源頭、內容為根本、版權為核心、高新技術為表現手段的知識經濟形態。因此我們要從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上增強科技“自覺”身體力行,努力實踐,鑄就影視業的更大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