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原

Silverlight也可以實現富媒體交互的功能。
2010年3月11日,微軟在沒有先兆的情況下,突然發布了Silverlight for Symbian的Beta版,并在網上提供公開下載,雖然又出人意料地迅速撤下,但已在業內掀起了一朵小小的浪花,引發眾多愛好者關注的目光。
其實,早在2008年3月的Mix 2008大會上,微軟就與諾基亞共同宣布為運行Symbian系統的S60手機提供Silverlight技術。但是在發布了這一消息之后,微軟就再也沒有提到過這一產品,直到整整2年之后,這一技術才再次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
Silverlight和人們熟悉的Flash類似,以瀏覽器插件的形式存在,可以顯示矢量圖形、動畫和視頻。它是Windows Presentation Foundation的一個子產品,利用了跨瀏覽器Web技術進行設計,以實現多操作系統,甚至是移動設備上的無縫運行。針對其功能特征,有人既形象又略帶夸張地將其形容為“Flash的終結者”。
其實,Silverlight更大的優勢在于富互聯網應用的框架搭建。Silverlight和Flex、AJAX一起被稱為富互聯網應用的三大架構。所謂富互聯網應用,指的是使用包括動畫、視頻、3D效果等在內的一系列多媒體手段組成的可以更快響應用戶交互式使用需求的應用。Silverlight可以在客戶端創建這樣的應用框架,用戶的瀏覽器不交換比較大的單獨信息塊,而是以異步的方式每次發送一小部分數據。這意味著界面中只有相關的部分進行更新,從而可以讓用戶進行更多其它的操作,并且可以保障其它操作的速度,這是傳統的Web應用所不能完成的。
目前Silverlight支持Windows、Mac電腦操作平臺,支持IE、Firefox和Safari瀏覽器。人們無需對現有的網站設計進行移植,便可直接使用Silverlight,甚至包括利用Adobe Flash設計的內容。也正因此,憑借微軟強大的軟件設計能力,以及強勢的品牌號召力,“Flash的終結者”的稱號顯得并不為過。
不過,Silverlight在多媒體制作方面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生成的文件不能像Flash一樣打包成一個文件,而需要提供一堆文件才能運行;很多素材不能方便地整合,需要通過繁瑣的步驟才能打包等等,這些問題使得Silverlight還不能被作為一款制作工具來替代Flash在多媒體制作方面的作用。
Silverlight for Symbian便是Silverlight朝著移動設備無縫運行邁出的堅實一步。此次發布的Beta版可運行于諾基亞Symbian手機操作系統的S60第五版,同時發布的還包括與之相配套的開發工具,包括Silverlight Runtime仿真器、示例應用程序和開發文檔。
Silverlight for Symbian的發布之所以引起人們如此大的興趣,除產品本身的特性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微軟的“跳票”。2008年3月,微軟就與諾基亞共同對外宣布,為運行Symbian系統的某些手機提供Silverlight技術,但從此之后便如石牛入海,再無任何消息。用戶們懷著期盼的心情開始了漫長的等待,這一等居然就是整整兩年。兩年的時間,手機市場已經改天換地,曾經的市場霸主諾基亞在這兩年中受到強大的挑戰,已不復當年之勇,旗下的Symbian操作系統在蘋果、Android等新生代操作系統的圍攻下,也同樣顯得力不從心。
面對這樣的情形,人們不由得猜測微軟是否還會繼續與諾基亞合作,從而兌現兩年前的承諾。2009年,微軟發布Silverlight for iPhone,似乎更印證了人們的猜測,微軟正在拋棄諾基亞,更趨向于與風頭正勁、風靡全球的蘋果手機iPhone展開合作。然而正如常言所說,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和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智能手機的新一輪大戰中,受傷的并不僅僅是諾基亞,手擁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微軟敗得更慘,Windows Mobile的市場份額更是已經掉到了第四位。在iPhone、BlackBerry、Android的步步緊逼下,微軟于2009年8月宣布與諾基亞進行合作,將微軟的Office軟件應用到諾基亞手機中。

Silverlight for Symbian時隔兩年終于亮相。
有了這樣的前提條件,我們便不難理解在延誤兩年之后,微軟又突然推出Silverlight for Symbian的原因所在。
對此次匆匆發布Silverlight for Symbian,微軟并未給出明確的官方說明,但回顧兩年前提出的“跨設備、跨平臺、跨瀏覽器”的許諾,相信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或許還會有Silverlight for Windows Mobile等版本問世。但會不會出現Silverlight for Android卻值得懷疑,就目前來看,Android操作系統上的Java構架并不屬于微軟支持的范圍。
不過如果換個角度來看,由于微軟一直在手機操作系統中都算不上強者,假如它并不希望在3G時代與眾多對手比拼手機操作系統,而更愿意將精力集中于手機軟件的開發,那么它似乎就沒有理由拒絕Android。對于微軟而言,開發Silverlight for Android并不是什么太大的難事,障礙其實只存在于心理因素。而且在此之前,Microsoft Tag Reader已經有了支持Android的版本。讓自己的產品運行于更多的平臺上,憑著強大的品牌號召力搶占更大的市場份額,從而擠壓競爭對手的生存空間,這本就是微軟最擅長的手法。
由于Silverlight是微軟Windows Mobile 7系列應用開發的關鍵,那么很可能Silverlight for Symbian就是一個信號,表明Silverlight移動跨平臺戰略的大幕已經拉開。我們已經可以從某些應用中看到Windows Mobile 7上的Silverlight預覽了。微軟最近發布的Bing for Windows phone就是基于.NET Compact Framework并且使用XAML技術來表現界面的程序,這其實就是Silverlight在Windows Mobile上的預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