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白宮東廳內人頭攢動,支持醫改法案的民主黨籍國會議員應邀集聚一堂。在副總統拜登的溢美豪言之后,奧巴馬用22支筆簽署了新醫改法案。
整個過程,臺上僅有兩人在座。除奧巴馬外,便是簽字桌左邊的那位老者,來自密歇根州第15選區的國會眾議員約翰·丁格爾。這位現年83歲的民主黨人精神矍鑠,戴著金絲眼鏡,系著紅藍相間的領帶,毫不吝惜燦爛的微笑,頻頻向臺下的同僚豎起大拇指。丁格爾的高調出鏡,似乎在告訴世人,左右美國變革的不僅僅是還未“知天命”的總統,還有很多早已“不逾矩”的國會老人。
自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來,國會眾議院始終是個相當講究紀律的世界。每兩年一次的頻繁改進,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眾議院的新陳代謝。當前第111屆國會眾議院擁有投票權的全部435位議員中,有60%在五六十歲,正處于政治生涯的黃金期。70歲以上者有48人,其中超過80歲的6人。有趣的是,來自伊利諾伊州的共和黨人艾倫·斯高克年僅28歲,國會眾議院已是“三世同堂”了。丁格爾不僅是超過80歲的6人之一,而且因其眾議員任期最長而被冠以“泰斗”地位:1955年當選后他一直連任至今,經歷了26次改選,是有史以來任期最長的國會議員。
與眾議員年齡結構分布相對均勻相比,參議員一方明顯呈現出高齡化傾向。2007年時,時任參議員人均年齡已達62歲。在當前第111屆國會的100位參議員中,70歲以上者有27人,高齡比例幾乎是眾議院的3倍。其中,最高齡的當數現年92歲的西弗吉尼亞國會參議員羅伯特·伯德。伯德1917年出生,1953年當選國會眾議員,1959年當選國會參議員并連任至今,是歷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國會參議員。在過去半個世紀的競選歷程中,除1958年當選參議員的首次選舉外,伯德在所有選舉中都獲得了60%以上的選票。
美國國會兩院議員的高齡化現象,是國會議員在沒有任期限制的前提下不斷連選連任的結果。總統的兩屆任期限制在1951年國會批準的第22條憲法修正案中得到確立,但國會議員的任期限制雖被多次提及,如1994年的“與美國締約”,卻最終沒能成文。國會議員任期沒有限制,其弊端顯而易見,那就是參選者會與選區利益集團結成利益共同體,在制定國家政策時產生傾向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