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惠珍
529100 南方醫科大學附屬新會人民醫院骨科 (葉惠珍)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占到門診腰腿疼就診患者的15%[1],是骨科常見的慢性常見病、多發病,有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經非手術治療而愈。已有研究證實,運動訓練有利于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的治療療效[2]。腰椎間盤突出癥常伴有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但運動訓練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生活質量的報道卻甚少。本研究通過對干預組與對照組療效及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變化的比較,明確了運動訓練的效果,以期為今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運動訓練提供參考。
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6年4月~2008年1月在某醫院住院的120名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包括:①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②意識清醒,具有溝通表達能力;③自愿參加本研究。研究對象排除標準包括:①排除快速牽引或手術治療者;②排除內分泌、心血管疾患者。將符合上述要求的患者120名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兩患者一般情況對比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同質,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運動干預內容及時間 運動干預內容根據相關研究而設定,分為主動運動訓練和被動運動訓練,具體包括仰臥位或側臥位下四肢關節運動、仰臥位下抬肩抬頭運動、仰臥位下抬臀運動、仰臥位下挺腰抬臀運動、俯臥位、站立位下多關節旋轉復合運動、站立位下伸展后仰運動,各項運動結束前均保持體位姿勢3~10s。于患者入院7d后,對干預組實施干預,參考腰椎間突出癥保守治療相關研究,干預時間為4周。
1.2.2 研究工具 本研究療效判定依據以下標準: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消失、直腿抬高試驗大于70°,腰椎功能活動正常為治愈;腰痛及下肢放射痛明顯減輕,直腿抬高試驗大于50°,腰椎功能活動明顯改善為顯效;腰痛及下膛放射痛減輕、直腿抬高試驗及腰椎功能活動有改善為有救;癥狀、體征、功能活動無改善或改善根輕微為無效。本研究生活質量的評估采用健康狀況調查問卷SF-36。SF-36是在MOS(Medical Outcomes Study)健康問卷的基礎上,由美國波士頓健康研究所研制的簡明健康調查問卷,包括生理、心理、功能以及主觀感受等方面的健康概念,已經廣泛地應用于一般人群調查、臨床試驗、健康政策和臨床實踐中[3],是目前普遍認可的生活質量測評工具。國際生活質量評價方案的研究結果表明,SF-36翻譯版本的內容恰當,信度、效度好,適合于各國老年人生活質量的評價。

表1 干預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比較
1.2.3 資料收集 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入院7后,首先向患者說明本研究的目的,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后在干預前后即干預第1d及干預4周后分別進行生活質量的評估。資料收集由骨科的責任護士完成。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問卷經整理、編碼后,采用Epidata3.1雙人錄入,然后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設定檢驗水準α=0.05。d
2.1 一般情況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對比結果表明,2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教育程度及病程上均無統計學差異(見表1),表明2組同質性較好。
2.2 兩組療效比較 干預組治愈12人,顯效為35人,有效為10人,無效為3人;對照組治愈6人,顯效為18人,有效為29人,無效為7人(見表2)。由于療效屬于等級變量,本研究中采用Ridit分析對2組患者的療效進行分析。首先將2組的頻數合并為標準頻數分布,計算各等級的Ridit值。然后以各等級Ridit值作為標準,分別計算2組平均Ridit值,用樣本標準差St替代Sd=構造各組精確置信區間。經計算,干預組患者95%置信區間與對照組患者95%置信區間二者無重疊,說明干預組患者的療效與對照組患者的療效存在統計學差異性。

2.3 兩組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比較結果表明,干預組生活質量的8個維度在干預前后的變化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在干預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3)。
3.1 運動干預對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療效的影響 腰椎間盤突出癥確診后若不管病程長短、椎骨狹窄、側隱窩狹窄、脫出型、游離型和極外側型腰椎間盤突出都一律手術治療,不但給病人增加痛苦,經濟上增加負擔,而且有些手術效果不好,出現其它并發癥給病人造成終生的痛苦。有研究者提出,80%~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可以經非手術治療而愈。本研究通過對干預組與對照組治療結果比較發現,干預組治愈12人,顯效為35人,有效為10人,無效為3人;對照組治愈6人,顯效為18人,有效為29人,無效為7人。后利用Ridit分析明確干預組與對照組間療效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干預組患者95%置信區間與對照組患者95%置信區間無重疊,提示干預組患者的療效與對照組患者的療效存在統計學差異性,干預組好于對照組,這與閔克智[2]的研究相一致,說明運動干預有利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的效果。

表2 干預組與對照組療效比較/例

表3 干預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變化比較
3.2 運動干預可以明顯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生活質量 腰椎間盤突出癥伴有腰痛及下肢放射痛,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干預組與對照組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變化比較結果表明,干預組患者生活質量的生理功能、生理職能、身體疼痛、總體健康等8個維度在干預前后的變化均具有統計學意義,而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在干預前后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這說明運動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的生活質量。這也提示,在今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中開展運動訓練的重要性,為今后腰椎間盤突出癥保守治療患者其他康復干預提供了參考。
[1] 丁躍華,汪秀珍.保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80例臨床體會[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6):2409-2409.
[2] 克智.主被動運動訓練在腰椎間突出癥保守治療中的療效探討[J].現代康復,2000,4(5):742-743.
[3] Cella DF.Cherin EA.Quality of life during and after cancer treatment[J].Compr Ther,1988,14:6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