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全科學技術研究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2)
在工業化社會進程中,人們的生產、生存和生活方面臨著諸多風險,它們演變成各類事故、災難和災害,嚴重地影響著社會、經濟的安全生產,威脅著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關系著國家發展和穩定大局。國外發達國家的安全生產發展歷程表明:在工業化進程中,都經歷了事故易發、高發、趨于穩定到穩定下降的過程,特別是在工業化初期到中期階段,存在事故“高發”現象。2007年,新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2217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關,按照錢納里對工業化階段的劃分標準和安全生產階段發展理論,新疆目前正處在工業化初期階段的后半段和安全生產事故“易發期”。隨著新疆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發展,安全生產問題在未來很長一段時期內將會更加嚴峻,死亡人數有可能出現上升的趨勢。本文從分析新疆工業化進程中安全生產現狀出發,探討安全生產與新疆工業發展之間的內在規律性。
研究表明[1、2],安全生產狀況與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與工業發展水平間關系十分密切,其間關系呈現非對稱拋物線函數關系。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工業化初級階段,工業經濟快速發展,工傷事故多發;二是工業化中期階段,工傷事故達到高峰;三是工業化高級階段,工傷事故快速下降;四是后工業化和知識經濟時代,工傷事故穩中有降,事故傷亡人數較少,職業病等是造成作業人員身體傷害的主要因素。根據《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1995~2005年中國省域工業化水平評價與研究》對中國工業化進程的綜合評價分析,新疆正處于工業化初級階段(表 1)[3]。2008 年,新疆國民生產總值(GDP)達到4203.41億元,同比增長11%;人均GDP達到2864美元,同比增長8.9%,因此,新疆目前已進入工業化初級階段的后期,新疆安全生產事故有可能出現高發現象。
為了更深入地進行分析安全生產對新疆工業進程的影響,本文選取4項最能反映安全生產現狀的指標死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工礦商貿10萬人死亡率、億元GDP死亡率和6項最能反映工業化進程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X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X2)、第二產業增加值(X3)、工業增加值(X4)、科研經費投入(X5)、城鎮化率(X6)。
本文結果分析采用1996~2008年統計數據,其中涉及安全生產方面的統計數據來自新疆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的統計年表,涉及工業化發展指標方面的數據來源于新疆統計年鑒和新疆統計公報。

表1 新疆安全生產與工業化發展指標
運用Excel和Spss13.0進行數據的分析并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方程。
為了研究新疆工業化進程對安全生產的影響,將選取新疆近10年的億元GDP死亡率(X1)、工礦商貿10萬人死亡率(X3)、直接經濟損失(X4)、死亡人數(X5)4 項安全生產指標作為因變量,6項最能反映工業化進程的指標國內生產總值(X1)、人均國民生產總值(X2)、第二產業增加值(X3)、工業增加值(X4)、科研經費投入(X5)、城鎮化率(X6)作為自變量,分別進行多元逐步回歸分析。
將所選定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作為自變量,以新疆死亡人數為因變量,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通過運用多元逐步回歸方程原理,得到如下模型:
Y=28815+0.000192X1-0.00225X2+0.00126X3+0.0038998X4-0.00595X5-0.2351X6
其中,偏相關系數、t檢驗值、顯著性水平、標準偏回歸系數情況見表2。

表2 回歸系數檢驗表
F=187.412 決定系數R2=0.998 統計量D.W=2.456
由回歸方程結論可以看出:上述回歸方程通過了D.W檢驗、F檢驗,決定系數達到了R2=0.998,所有的偏回歸系數全部通過了t檢驗,說明方程的殘差項已不存在序列相關,回歸方程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意義,解釋效果很好。從表2結果分析表明,死亡人數與工業化進程之間存在著相當密切的關系,從標準偏回歸系數來看,對死亡人數影響最大的是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回歸系數的符號看,死亡人數與國民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呈正相關關系,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科研投入經費、城鎮化率呈現反相關關系。這表明,隨著新疆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死亡人數將有可能呈現上升的趨勢。
將所選定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作為自變量,以直接經濟損失為因變量,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通過運用多元逐步回歸方程原理,得到如下模型:
Y=27.556+0.000036X1-0.0063X2+0.00232X3+0.00683X4-0.0105X5-0.3016X6
其中,偏相關系數、t檢驗值、顯著性水平、標準偏回歸系數情況見表3。

表3 回歸系數檢驗表
F=182.027 決定系數R2=0.998 統計量D.W=2.72
回歸方程的結論:上述回歸方程通過了D.W檢驗、F檢驗,決定系數達到了R2=0.998,所有的偏回歸系數全部通過了t檢驗,說明方程的殘差項已不存在序列相關,回歸方程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意義。結果分析表明(表3),直接經濟損失與工業化進程之間存在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從標準偏回歸系數來看,對直接損失影響最大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從回歸系數符號看。所選擇的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直接經濟損失與國民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呈相關性,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科研投入經費、城鎮化率呈現反相關關系。這表明今后隨著新疆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新疆的安全生產狀況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這與新疆目前的實際情況相符。
將所選定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作為自變量,以工礦商貿10萬人從業人員死亡率為因變量,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通過運用多元逐步回歸方程原理,得到如下模型:
Y=28.916-0.0049X2+0.0018X3+0.0032X4-0.00511X5-0.2355X6
其中,偏相關系數、t檢驗值、顯著性水平、標準偏回歸系數情況見表4。

表4 回歸系數檢驗表
F=322.213決定系數R2=0.998統計量D.W=2.693
回歸方程的結論:上述回歸方程通過了D.W檢驗、F檢驗,決定系數達到了R2=0.998,所有的偏回歸系數全部通過了t檢驗,說明方程的殘差項已不存在序列相關,回歸方程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意義。從表4結果分析表明,直接經濟損失與工業化進程之間存在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從標準偏回歸系數來看,對工礦商貿10萬人從業人員死亡率影響最大是工業增加值。從回歸系數符號看,所入選的5項工業化進程指標,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科研投入經費、城鎮化率與直接經濟損失呈現反相關關系;與第二產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呈現正向關性。現階段新疆工業主要以能源原材料開采為主,隨著生產規模擴大、生產集中化程度提高、城市化進程加快,農民工迅速向第二產業轉移,但由于勞動生產率低下,從業人員安全意識不強,安全素質不高,“三違”現象普遍等問題,導致群死群傷重特大事故的幾率增加,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將所選定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作為自變量,以億元GDP死亡率失為因變量,建立多元逐步回歸方程,通過運用多元逐步回歸方程原理,得到如下模型:
Y=26.659+0.6037X1-0.0044X2+0.0018X3+0.0046X4-0.0068X5-0.2368X6
其中,偏相關系數、t檢驗值、顯著性水平、標準偏回歸系數情況見表5。

表5 回歸系數檢驗表
F=198.982 決定系數R2=0.998 統計量D.W=2.046
回歸方程的結論:上述回歸方程通過了D.W檢驗、F檢驗,決定系數達到了R2=0.998,所有的偏回歸系數全部通過了t檢驗,說明方程的殘差項已不存在序列相關,回歸方程具有顯著的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意義。從表5結果分析表明,億元GDP死亡率與工業化進程之間存在著比較密切的關系。從標準偏回歸系數來看,對工礦商貿10萬人從業人員死亡率影響最大是工業增加值。所選擇的6項工業化進程指標,億元GDP死亡率與國民生產總值、第二產業增加值、工業增加值呈現正相關性,與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科研投入經費、城鎮化率呈現反相關關系。結合新疆實際情況和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新疆安全生產狀況與新疆產業結構密切相關,對以能源原材料為主的重化工業的依賴性較大,特別是石油、石化、煤炭等工業的發展影響著新疆的安全生產狀況。
目前,新疆正處于工業化初期的后半段向工業中期階段轉變時期,新疆工業化的進程決定了產業發展在未來較長時間內,發展趨勢是以原材料為重點的重化工業。從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經驗看,到工業化基本完成期,重化工業的比重一般都會不斷上升,占工業總產出3/4的水平。隨著大企業大集團戰略的實施,眾多大企業大集團積極參與煤炭、煤電、煤化工和優勢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反映出原材料型重化工業特征明顯,而且原材料型重化工業階段將經歷一個較長時期,從新疆經濟發展趨勢看,重化工產業比重還會不斷增加。由于新疆工業增長主要依靠重化工業拉動,而這些行業正是安全生產的高危行業,也是重大危險源的主要產生點,將對新疆整體安全生產形勢造成很大壓力。總之,新疆作為經濟不發達地區,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方式和不合理的產業結構在短時間內不可能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將會較長時間地給新疆安全生產形勢帶來嚴峻挑戰。
安全生產與工業化進程是辨證統一的關系,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是實現工業化的重要保障條件,而工業化的快速發展又為安全生產的建設提供了足夠的物質基礎和文化基礎,工業化的發展模式和結構影響著安全生產發展的進程,因而需要正確認識兩者之間的辯證統一性,從而制定正確的工業發展戰略,以實現良性互動性和兩者的雙贏。
[1]李毅中.談談我國的安全生產問題[N].中國安全生產報,2006-07-01.
[2]王顯政.安全生產與經濟社會發展報告[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6.
[3]中國工業化進程報告——1995~2005年中國省域工業化水平評價與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