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夢怡
2010年5月22日,我來到位于桂元路上的173藝術空間,參加了【江湖戲班】的“表演訓練營”。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郎劍飛。第一次看到這個名字時,我甚至懷疑這是不是“藝名”,因為它太具有江湖味道了。眼前這個個子不高、看似大學剛畢業,實際上已畢業六年、現為大學老師的男人,便是【江湖戲班】的班主。
活動過程中,郎劍飛一直不斷地強調思想的“碰撞”,因為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表演方式。在戲班里,表演就像一場華麗的煙火盛宴,正是因為這些各放異彩的火花,戲劇才更加精彩。
戲劇之家:【江湖戲班】是如何組織起來的?這個名字有什么特殊意義?
郎劍飛:【江湖戲班】全稱應該是“【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自我大學畢業后就一直期待武漢能有一個民間的戲劇組織,能夠為我們這些戲劇愛好者提供一個戲劇展現的平臺,這一等就是五年。2009年一個偶然的契機,我和幾個朋友作為武漢地區唯一的戲劇團隊,收到“德中同行·走進武漢”活動主辦方的邀請,進行了戲劇文化交流活動,并出演實驗戲劇《格林搜集的童話故事之灰姑娘》,向武漢人民和德國人民展現了武漢的民間戲劇形態,由此萌發了自己建立民間戲劇團體的念頭。其間,我與幾個朋友一起,參與運作了上海民間戲劇團體“草臺班”的作品《小社會》在武漢的全部活動,并成功協助上海民間戲劇團體“戲劇者工作協會”的《江河行》活動在武漢站的舉辦,正是這兩次活動的承辦,使得【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的成員班子開始逐漸形成。至于【江湖戲班】這個名字我覺得頗具江湖色彩。顧名思義,“江湖戲班”就是一個愛戲人的草根組織,體現其民眾性,希望更多的人通過戲劇這個特殊的載體,傳遞出他們的觀察、體驗、思考。
戲劇之家:你們的介紹里說【江湖戲班】是“一個非牟利性的民間戲劇實踐團體”,“實踐”體現在哪里?
郎劍飛:戲班目前主要做三件事:1.戲劇訓練;2.戲劇創作與展演;3.促成來漢的民間戲劇團體進行戲劇活動。“實踐”強調的是身體力行,比如說我們兩周一次的戲劇訓練,通過簡單的練習,引導參與者完成戲劇交流、戲劇創作、戲劇演出等實踐活動。自成立開始,已經先后展演的原創戲劇作品有《格林搜集的童話故事之灰姑娘》、《狼》、《顏色》等,目前正在進行最新作品《音符》的創作,并計劃于七月排演原創作品《洞》。
戲劇之家:目前【江湖戲班】的組織活動情況是怎樣的?
郎劍飛:到目前為止,除了戲劇訓練和戲劇創作由我來做組織者及引導者,其他的活動都是先由戲班成員集體商議活動的大致流程(包括活動前的準備和活動結束后相關事宜的處理等),再以分工協作的方式來完成。主要通過豆瓣網等網絡平臺發布各項活動信息,同時也會根據活動的性質等在其他的相關渠道里發布。
戲劇之家:【江湖戲班】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郎劍飛:最大的特色,應該是集體創作的原創形態,以及對戲劇方向上的推動。【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強調民眾的參與,強
調基于個體和群體的思索及表達。
戲劇之家:網絡上看到你們負責承辦了“第八屆戲劇研修營”這樣一個活動,請主要介紹一下這個活動的情況。
郎劍飛:“非職業戲劇研修會”(簡稱“非職”、“研修會”),成立于2007年5月。是在北京戲劇家協會大力支持下,由旅美戲劇人邢劍君先生創辦的一個非盈利性民間戲劇組織。旨在通過特色培訓、演出等各種活動來普及戲劇藝術和促進大陸戲劇活動的發展。“非職”的各種活動不僅僅局限在戲劇藝術本身,而是強調人與人,即創作者與參與者之間的理解、溝通和合作,強調和諧向上的團隊精神。前幾屆研修營是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地舉辦的。第八屆戲劇研修營在武漢主要由【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組織安排,上海戲劇學院臧寧貝老師主持引導研修,參與人員以武漢的戲劇愛好者為主,北京、上海、西安,長沙、湘潭等各地愛好者均有參與,臧老師認為本屆研修營與以往歷屆研修營相比,效果理想許多。大家的交流更多更深入,合作得更默契,同時也充實了武漢的民間戲劇力量。
戲劇之家:目前看來,【江湖戲班】最有特色的一個活動就是“表演訓練營”,這個活動當初是誰提出來的?目的是什么?如何保證“訓練營”的權威性、豐富性和連貫性?
郎劍飛:這個活動是源于奧古斯都·波瓦的“被壓迫者劇場”,【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希望通過這個活動讓大家接觸戲劇,體驗戲劇表達的方式。這些訓練的游戲都是由我這些年從各種各樣的書上、參加過的訓練(如“非職”)以及跟其他民間團體交流獲得的,也有一些游戲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訓練營的重點不是學習表演技巧,而是引發參與者的思想碰撞,引導參與者運用身體表達。“訓練”在“被壓迫者劇場”中定義為劇場游戲,內容本身對于一個普通的人來說沒有難度,所以對于新成員來說也不會跟不上進度和節奏,而思想碰撞的過程會因為時空不同、交流的人不同、議題不同而不同,這對于老成員來說總有新鮮感。
戲劇之家:組織者在創辦時最希望向成員傳達什么?成員能從江湖戲班的活動中獲得些什么?
郎劍飛:我希望成員了解身體,讓他們在活動中使身體具有表達性。身體是很具象的,比如說:嘴張到最大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感覺,雙手由緊握的拳頭到五指憤張的過程是一種什么感覺,反過來做這個動作又是什么感覺,記住這些過程中身體的變化,包括肌肉、情緒、控制動作的方式等。能夠自如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每一部分、每一個行動之后,我們就將注意力集中到動作(行動)與表達上來,演員(表達者)運用自己的身體所傳遞出的信息(包括語言)是否能夠準確地傳遞給觀眾,在訓練過程中通過反復的訓練和觀演交流來完成個人表達的提升。
戲劇之家:如果說“興趣”是支撐江湖戲班的主要因素,如何保持“興趣”的持久性?有沒有想過組織將來的發展和傳承?
郎劍飛:對,江湖戲班是由戲劇愛好者組成的團體,興趣的持久性取決于大家對戲劇的認知,當大家對戲劇越了解時,就會發現需要認知的東西越多,而需要表達和能夠表達的東西也會越多,從而形成了個體精神訴求的提升。這是戲班的生命所在。【江湖戲班】是一個非牟利性的組織,所以談不上很宏偉的發展。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并且一直堅持下去。
戲劇之家:既然是戲班,必然要演出戲劇。從往期的活動來看,戲劇的演出活動所占的比例還是比較少。這是由于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突破現在的狀況?
郎劍飛:【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不是一個演出團隊,而是一個民間戲劇實踐團體,成立至今的戲劇演出已經過于頻繁,幾乎每個月一次演出,這不是一個好現象,因為這樣的頻率出不了好戲。于是戲班放慢腳步靜下心進行戲劇創作,目前已進入一個良性的軌道。
戲劇之家:對于演出的劇本有什么要求?
郎劍飛:公開展演的作品全部由江湖戲班原創,是由【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成員共同完成的創作作品,演員就是編劇就是導演。原創方向由戲班成員討論決定,不同的成員討論組會有不同的方向,而經典劇本戲班會做內部練習使用。
戲劇之家:希望江湖戲班以后能走上一條怎樣的道路?
郎劍飛:希望【江湖戲班】以后能成為更多人表達的平臺,以戲劇為載體,以身體為依托。我們希望武漢民間戲劇能夠蓬勃發展,有更多的戲劇團體出現,相互交流,共同進步,也希望武漢各機構能夠實實在在地扶持武漢民間戲劇團體,讓戲劇在武漢繁榮起來。讓戲劇藝術真正走進民眾,讓大家能在戲劇中感受樂趣。

四個小時的“訓練”比想象中快很多,在班主的帶領下,成員們都很盡力且盡興地表達著自己。從呼吸到垃圾桶、從慢跑到塑料繩,原來每一件細微的實物都是可以通過表演這種途徑來實現的。郎劍飛說,想通過戲劇來提升個人和團體的生活品質及精神品質,以生活為根基去思考、去創作、去實踐,以戲劇為媒介去傳播、去表達、去自省。在訓練營里,你大可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演出你自己,這就是目的。
談到戲班未來的發展時,郎劍飛說,“我之后”是五十年以后的事情,我現在考慮那么遠的事情不切實際,等過十年二十年再回頭來看戲班該如何發展吧,至于【江湖戲班】戲劇工作室是有人承接還是解散或是兼并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戲劇在民眾中具有了活性和力量。
對于武漢地區的民間戲劇團體來說,前途總是霧蒙蒙的,由于缺少官方和民眾在場地、資金方面的大力支持,他們能做的,就是一步一個腳印,做好眼前的工作。這是打下良好基礎的前提,但是也些許摻雜了一絲無奈。只有更多營養的注入,這些武漢戲劇圈的細胞才能更加健康地成長,并且分裂出更多成熟的戲劇團體。那時候,武漢的戲劇文化才能更加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