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瞿玉杰
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的三大意義
■北京 瞿玉杰
最高檢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實際上是變被動介入為主動介入,體現了檢察機關的責任意識。
最高人民檢查院近日下發決定,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加大懲治和預防瀆職侵權犯罪工作力度,特別強調檢察機關探索同步介入重大事故、案件的調查工作,重點做好同步介入重大安全生產、食品藥品、環境污染、國土資源和環境建設等領域的案件調查工作。
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可以說是一項“國際慣例”。以采礦業為例,美國、韓國等國都規定沒有發生礦難之前由政府安監部門負責日常監管,但是一旦發生礦難,就由檢察機關接手進行獨立調查。前不久創造救援奇跡的智利礦難,在積極救援的同時,該國檢察機關也一直沒有閑著。救援成功的次日,智利總統就宣布對礦難責任者要進行嚴厲的問責。
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其實也是我國法律法規的要求。然而,由于事故發生后救援工作千頭萬緒,導致很多事故調查組有意無意就忘了“邀請”檢察機關派員參加。在此情形下,最高檢要求全國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實際上是變被動介入為主動介入,體現了檢察機關的責任意識,具有三大積極意義。
首先,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有利于提高事故責任調查、處理的權威性。近些年來,我國對重大責任事故的問責不可謂不嚴,但是仍然有不少群眾認為對責任者的處理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一些人認為事故發生單位的地方政府、職能部門參與調查難免會“護短”,因而產生了“天然”的不信任感。在此情形下,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無疑有利于消除公眾的疑慮。
其次,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有利于破解重大事故中瀆職、侵權犯罪“發現難、查證難、處理難”等難題。應當看到,近些年來由于檢察機關沒有及時介入而導致重大事故責任者掩蓋、銷毀瀆職、侵權犯罪證據的現象,時有發生。在此情形下,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檢察人員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不僅能夠對事故是否存在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涉嫌職務犯罪作出直觀判斷,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固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等職務犯罪線索,為事故問責提供有力證據。
其三,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有利于從反復發生的責任事故中發現事故發生的規律和機制上的原因,進而建立防范重大事故的預警機制。懲治犯罪和預防犯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一直以來,我國檢察機關就將預防職務犯罪作為一項經常性工作,建立了相應的預防職務犯罪部門,并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和法律效果。顯然,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就是檢察機關預防犯罪,尤其是預防職務犯罪的一項有益探索。
檢察機關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調查工作此前雖有成功的個案,但在事故調查工作中檢察機關與其他部門如何配合、檢察機關的調查如何做到不影響救援工作的開展等,仍需在事件中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