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供稿/ 尚文博 高一平
“在經濟林當中,我覺得可以開發多種經濟林,包括你講的油料林,確實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緩解農業上的一些瓶頸矛盾。這件事情,我覺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后,林業部門很努力,還需要更進一步地鼓勵農民在開展多種經營上下工夫。這對于解決山區、老區、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的脫貧致富問題,是一條重要的渠道。”這是兩會期間溫家寶總理對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林業廳副廳長吳鴻的提案作出的點評。
3月4日下午,溫家寶總理來看望全國政協經濟界、農業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這是吳鴻自參加全國政協會議以來,第一次在溫總理面前發言,這也是為林業產業發展建言、為國家糧油安全獻策的寶貴機會。
吳鴻以《加快木本油料產業發展 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為題作了發言。從確定選題到最終定稿,這份提案,吳鴻準備了半年之久。多次到農村實地調研,找農林專家多方請教、探討,幾經修改才成定稿。提案希望國家充分認識發展木本油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發展木本油料產業放在和糧食、油菜生產同等重要的地位列入國家發展戰略。
被譽為我國“第三次土地革命”的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從明晰產權入手,穩步建立新型林業經營體制并不斷深入,已喚醒了全國43億畝沉睡已久的山林,掀起了新一輪農民創業熱潮,極大地促進了林業的發展和山區經濟的繁榮。目前,林改的一個關鍵問題在于調整現有的林業產業結構,而發展新興木本油料產業是調整林業產業結構的重要著力點。我國是世界油料生產大國,也是第一消費大國,食用油已成為對外依存度最高的大宗農產品,事關國家戰略安全。我國食用油缺口大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基本依靠種植草本油料,90%以上是從油菜籽、花生、大豆等油料中榨取的,要滿足需求,唯有擴大規模,但為了國家糧食安全,要拿出更多的耕地發展油料生產不大可能,而通過提高現有草本油料作物單產的作用也很有限。縱觀世界油脂市場,生產木本油脂是當今世界解決食用油短缺問題的主要措施,如印尼的椰子油供其60%人口的食用油,馬來西亞的油棕油占世界棕油總產量的60%以上,希臘橄欖油占全國食用油的93%,西班牙也達48%。
吳鴻在提案中提出,只有充分利用尚有2億畝適宜發展木本油料的丘陵荒山和30萬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巖),因地制宜大力發展木本油料,才能應對我國食用油市場被“洋油”主宰的危險。目前,我國扶持木本油料生產的重點單一,主要局限于油茶,而且也只是處于恢復啟動階段。油茶面積約4500萬畝,分布于南方14個省、區,其中江西、湖南、廣西占總面積的76.2%。相比其他經濟林,在一些經濟較發達地區,因油茶投入產出比較低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但實際上,我國木本油料資源豐富,分布廣,發展潛力大。除了油茶,油橄欖、山核桃、香榧等都是含油量較高的樹種,又是公眾喜愛的珍稀、休閑干果,具有明顯的優勢和特點:油質好,營養豐富;一般不受化肥農藥的污染;抗干旱、瘠薄,適應性強,適宜山區、丘陵發展;不與糧棉爭地,能夠騰出更多的耕地種植糧食,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一次種植,多年受益,能持久致富農民;受益面廣,幾乎全國各省區均可發展,特別是廣大中西部地區;兼具生態效益。
經過廣泛調查,事實證明:發展木本油料產業是一項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兼顧的戰略決策,不僅有利于增加食用油供給和提高自給水平,改變我國食用植物油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滿足人民群眾的消費需求,而且能鞏固和擴大林改成果,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同時有利于加快貧困地區和山區的建設與發展。例如香榧,其種仁含油率達56%以上,干果市場價格高達每公斤160~220元,畝產值達8000元以上,效益居經濟樹種之首。野生榧樹分布廣泛,跨北起大別山區,南到南嶺,東起浙江沿海,西至貴州一線的8省區。從生態條件看,只要有野生榧樹生長的地方均適合種植香榧。特別是香榧適宜在石灰土上生長,而我國有30萬平方公里的喀斯特地貌,且是貧困地區,具備大規模推廣種植香榧的條件。又比如核桃,它的含油量達70%左右,其亞油酸與亞麻酸比值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比例,好于其他任何食用油。種植面廣,北起內蒙古、遼寧,南到云南、廣西,西至新疆、西藏,東至江浙沿海的廣大地區。同樣,山核桃、油橄欖等的含油量普遍高達70%以上,均適合在我國大規模推廣種植,經濟效益也很高。
如何大力發展木本油料產業,吳鴻總結了四個著手點:一是切實加強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和專家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在油茶產業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根據油料樹種的適宜生長區、發展潛力、綜合效益等編制國家木本油料生產發展規劃,并由國務院發布實施。各省區也應選擇適宜當地發展的木本油料樹種,科學規劃、上下聯動、整體推進。二是在管理體制上要理順關系,建議由國家林業局牽頭,發改、財政、科技等多部門協調,形成合力,共同促進木本油料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要制定出臺類似糧食、油菜生產直補等相關的配套政策與措施。三是強化科技支撐,提升發展層次。啟動科技專項和推廣專項,提高隊伍的素質和創新能力,改善服務條件,確保林業科技成果及時有效轉化,以滿足林農對技術的需求。要從制度上確保研究和推廣經費的增長與G D P增長同步,將推廣經費投入納入科技進步考核。四是制訂切實可行的中長期扶持政策。設立財政專項發展資金,進行專項投入,支持和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建立有效的資金投入、科技支撐、標準生產、有效監督、績效評價等木本油料產業發展的機制和環境,促進產業快速、健康、有序地發展,真正把木本油料產業建設成為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改善民生和生態環境及區域協調發展、維護國家糧油安全的重要產業,常抓不懈。
限時8分鐘的發言完畢后,溫總理就對發言的內容進行了點評。他說,吳鴻同志提到我們食用油的一個薄弱環節。現在我們食用油中,花生油、菜籽油基本上還可以靠自己解決,但是大豆油基本上都是靠進口,而且每年的進口量都很大,對外依存度確實很高,單從美國進口就有3000萬噸以上。
溫總理接著說,你提到要發展我國的木本油料生產,所謂木本油料,最早談的是油茶。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就曾經搞過。剛才你提到的像香榧、油橄欖、山核桃等,這些都可以發展。這里提到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我曾經講過,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它的意義不亞于家庭聯產承包。我們的耕地只有18億畝,但集體林地是25億畝。如何把這些林地利用起來,這是一個大問題。農民有經營自主權,林地上既可以種用材林、生態林,也可以種經濟林。在經濟林當中,我覺得可以開發多種經濟林,包括你講的油料林,確實可以增加農民收入,而且能緩解農業上的一些瓶頸矛盾。
“我覺得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以后,林業部門很努力,還需要更進一步地鼓勵農民在開展多種經營上下工夫。這對于解決山區、老區、貧困地區、邊遠地區的脫貧致富問題,是一條重要的渠道。”溫總理的點評久久回蕩在吳鴻的腦海中。
盛世興林,林業的春天正在向廣大務林人揮手召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