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翌
我國對管理會計的研究和應用起步較晚,約開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經過多年實踐和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總體上來講,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應用幅度還較小,許多企業中的應用還處于初級甚至起步階段。那么,倒底是什么因素在限制其更廣泛合理的使用呢?本人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會計學界長期不重視管理會計的理論研究。目前會計界對管理會計討論更多的是其是否應獨立成科,至于對其理論結構的研究還談不上。一些管理會計的研究成果,常以介紹管理會計的各種方法為主,而忽視了管理會計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其次,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專門機構來研究和指導管理會計工作,也沒有單獨出版有關管理會計的期刊,關于這方面的資料很少。第三,只重視財務會計所提供的企業內部數據,而忽視了企業的外部信息,從而削弱了管理會計存在的意義。
2.管理會計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從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現狀來看,以引進國外管理會計理論為主,缺少對其的深入研究。理論的產生和發展是以一定社會的客觀經濟形態為背景的,不同的社會背景和經濟環境造就不同的經濟形態,不同的經濟形態又引發相應經濟理論的產生。西方國家管理會計的產生和發展是以其高度發達的經濟為背景的,而我國社會背景、經濟環境、人文觀念等與西方不同,其理論與我國的國情不符,很難在實際經營管理中得到應用。此外,引進的管理會計方法中,有一部分是從實踐中得來的,是經驗的總結;而有些方法則來自于經濟學、統計學等學科,就理論而言,在管理會計學中引進這些方法是進步的表現,但因為這些方法都有前提,故在實際應用中較難實施。
管理會計的應用必須要有一個完善的宏觀環境。在現實生活中,主要包括市場經濟環境和法制環境。
1.市場經濟環境的影響。處于經濟發展時期的我國,其市場經濟建設還不全面。在這種非規范的市場經濟環境下,一方面,由于過去計劃經濟體制所遺留下來的行政性行業壟斷及地方保護主義在一定的范圍內仍然存在,受到保護的壟斷部門或企業無需在管理上下大力氣就能獲得穩定的壟斷利潤,從而失去了強化內部管理的革新動力。另一方面,在各級政府機關、社會團體等部門由于握有招標項目以及政策制定權,如果監督、約束機制不健全,就會發生權力尋租。在此背景下,企業采用非市場競爭手段如權錢交易等可能比采用市場競爭手段更容易取得訂單、項目和優惠政策,管理會計的應用也就自然失去了應有的魅力。再者,在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大量存在的情況下,由于多級代理制而導致的企業所有者缺位,代理人共謀、內部人控制等現象時有發生。種種情況,使管理會計的應用失去了環境的依托,應用效果因此弱化。
2.法制環境的影響。從法律制定方面說,目前我國的法律體系還存在很多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尤其是經濟法律,制定上有一定的滯后性。這些缺陷使我國在應用管理會計時,缺乏一個相對平等、公平、競爭和高度靈敏的市場經濟條件,從而造成其提供的信息在相關性和有用性方面大打折扣。從法律的執行方面說,我國出臺的許多法律在實際工作中有法不依的情況常常發生,一些非規范的會計行為幾乎存在于所有企業,這使得財務會計提供的信息不準確,而管理會計的主要信息來源于財務會計,在財務會計信息不準確的前提下,管理會計只能給企業的決策者提供非準確的信息,從而影響決策的科學性。
不管管理會計的理論多么精深,方法多么先進,始終必要由“人”來使用它。一個企業是否應用了管理會計的方法,應用的效果如何,都將受到人為影響。
1.企業經營管理者對管理會計不夠重視。首先,現階段我國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多數只知道經營,不懂得管理,不會分析會計資料提供的信息,對管理會計的知識更是了解甚少,這使得管理會計很難在企業中普遍應用。其次,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實行封建專制制度,由此而造成了經營管理者的“長官意志”。雖然管理會計利用各種信息,經過各種計算分析得出最優方案提供給領導者,但在這種“長官意志”前,是否有作用不敢斷言。再次,我國許多經營管理者還存在“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傳統思想,難以做到“罰”字,使得管理會計在評價業績時常常事倍功半,也影響了它的推廣應用。
2.會計人員總體素質偏低。會計人員對管理會計運用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會計人員素質上。目前,我國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比較低,無論在知識結構上,還是職業水準上,都存在很多問題。雖然有些會計人員學過一定的管理會計知識,但多數沒有進行系統的掌握和實際操作,難以達到運用自如的境界。同時,我國會計人員的職業水準普遍不高,在執業時存在很多“弄虛作假”的行為,從而造成大量的會計信息失真。這些因素都影響了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應用。
3.管理會計應用的電算化水平滯后
現階段,雖然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應用在不斷深化,會計軟件也日新月異。但仍然存在嚴重的“重核算、輕管理”的問題,其應用仍以事后算帳為主,不具備事中控制和事前預測的能力。同時,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軟件開發嚴重滯后,使得管理會計中,一些復雜的公式和模型無法運用,也限制了管理會計的進一步推廣。
1.結合我國特色健全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并加強典型案例研究。針對中國的國情,要推廣管理會計,應特別強調其應用要符合中國人特有的社會行為和社會心理,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管理會計理論體系。同時,要將在實踐中的典型案例加以科學、系統的研究和總結,并從中找出管理會計發展的客觀規律,以利于管理會計的進一步發展。
2.深化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完善法制規范,優化宏觀環境。要促進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中的應用,必須不斷深化政治和經濟體制的改革,使我國的市場經濟更加公平化和規范化。同時,考慮到我國會計工作樂于應用法律規范的慣例,制訂相關法律來引導企業管理會計的運行是十分必要的。出臺管理會計準則,對目前我國管理會計的實踐加以指導和規范,必將極大地推動管理會計在我國的普遍應用。
3.增強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會計意識,提高會計人員總體素質。要促進管理會計在我國企業的應用,最為關鍵的因素在于企業經營管理者的重視程度。所以,可以通過加強企業管理者的培訓、對決策層的項目投資等重大決策建立管理會計的“一票否決制”等措施,增強企業經營管理者的管理會計意識。再則,通過在高等學校教育中,尤其是經濟、管理類專業中均設置管理會計學科,以及加強會計人員的后續管理會計教育,來提高會計人員總體素質。
4.大力開發和推廣管理會計軟件。隨著目前會計電算化在我國企業的日益普及和深化,只有開發出更加成熟和完善的管理會計軟件,才能真正擴大管理會計的應用范圍。所以,軟件開發企業通過設計出成熟和完善的管理會計軟件,將復雜的公式和計算過程留給機器去完成,就會受到實際工作者的歡迎并得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