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迎春
1.概念。智能卡(SmartCard),又稱智慧卡、聰明卡、集成電路卡及IC卡,是指粘貼或嵌有微處理器、I/O接口及存儲器等集成電路芯片的一種便攜式卡片塑料,能提供數據的計算、訪問控制及存儲等功能。
智能卡預收費系統是指基于智能卡技術開發的先存款后零星支付的預收費信息系統(以下簡稱預收費卡系統)。
2.智能卡預收費系統的優越性。(1)支付便捷,大幅減輕收費環節的工作量,提高服務質量。通過已預收費的智能卡零星支付,可以在收費環節避免收現,也避免了假鈔、破鈔等情況,改善工作效率,提高服務質量。同時節約了前期零用現金準備、后續回籠、清點、核對、保管及送存等一系列的工作量。(2)免費獲得一定量周轉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由于預收費卡系統需要事先預存金額后才能進行支付,使用單位免費獲得了預存資金后至支付時為止資金使用權,等同于無息借款。由于預收費卡系統一般都是整存零支,因此該部分資金在總量上來說是極為可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為單位周轉資金的重要來源。(3)提升使用單位管理信息化水平。應用預收費卡系統的單位一般其主要收入是通過零星收現方式實現的,主要集中在服務業、零售業等,通過該系統,一方面有效解決了原有手工收現的種種缺陷,同時在另一方面也使業務流和信息流密切結合,在業務發生的同時,其相應的信息也產生于單位管理信息系統中,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及時性,也確保了業務流在信息系統中的真實反映,從而有助于提升單位管理信息化水平。
隨著IT技術進步和我國金卡工程的發展,預收費卡系統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總體上看目前預收費卡系統應用具有以下特點:
1.零星支付金額小,但應用面廣,社會影響大。預收費卡系統目前廣泛應用于公用電話卡、公交乘車卡、城市市民卡、各類一卡通、就餐卡、就醫卡等方面,涉及到稅務、勞動社會保障、交通及公共設施建設、金融、電信、醫療、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領域。雖然從每筆支出金額來看,基本上都屬于零星支出,但從涉及的領域和用戶來看,其應用已經在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
2.產品生命周期長,更新不易。很多單位原有預收費卡系統已經使用了十幾年,仍是原有最初實施時的技術。由于系統收費客戶是眾多的外單位及個人,收費地點多,收費工作不能中斷,同時因技術進步原因,原系統的舊技術完全被淘汰,導致系統更新只能采取完全換新而無法采取部分升級,從而使系統更新成本高、難度大,因此很多單位在采用某一系統后只要系統還能使用都是將就著繼續使用。
3.產品核心技術單一,技術門檻相對較低。預收費卡系統其核心技術主要在智能卡和讀寫卡設備上,該技術主要由幾個公司提供,各開發廠商使用的智能卡從基本上來看基本上都屬于是同一類。相關廠家只需要購買相關設備,在此基礎上進行數據應用開發即可形成一套功能完善的預收費卡系統,行業入門相對較易。
4.廠家眾多,產供銷一條龍。由于入行門檻低,很多業內技術人員在掌握技術后紛紛自立門戶,使得該行業的廠家數量極多,但很多是屬于個體小作坊式。由于核心技術的同一化,開發商在智能卡的保護密碼、數據加密等方面采取了較嚴格的控制手段,以確保自身利益,導致售后服務等工作只能由開發商來進行,形成產供銷一條龍。
1.開發商重銷售、輕產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受開發商人為技術壁壘及更新難因素的影響,預收費卡系統是屬于一次選擇項目,一旦選定某廠商的預收費卡系統后,后續使用無論如何不如意,都難以更換。因此開發商把主要精力放在了銷售環節,一旦拿下項目并取得項目款后,對于軟件質量問題及售后服務問題,開發商就會采取能拖則拖,不能拖就不理的態度。
2.大多用戶嚴重缺乏系統維護能力。預收費卡系統從維護技術要求上來看,涉及到電子、網絡、數據庫、財務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對于維護人員的素質要求特別高。但除了極個別大型預收費卡系統有專門的維護部門外,大多單位因該系統主要是解決收費問題而將系統的日常維護和管理放在了財務部門,由于財務部門自身維護力量很難達到預收費卡系統管理的要求,導致了很多單位只有對操作人員的控制,而沒有對機和系統的管理,使預收費卡系統處于一種嚴重失控狀態。
3.系統安全性堪憂。由于入行門檻低,使得系統開發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再加上開發商忽視軟件開發,導致預收費卡系統軟件中存在很多問題,導致出了錯誤無法發現和查明,報表數據不平時只能任由廠家售服人員亂改數據來強行擠平數據,同時也意味著無法及時發現人為因素導致的錯誤如被篡改的數據等。另外,大多預收費卡系統都是網絡版的,由于使用單位維護水平限制,對于網絡安全往往一無所知,出了問題也無法發現,導致系統安全存在極大隱患。
1.完善相關法規規章制度,強化行業自律。從現階段來看,對于預收費卡系統,缺乏國家相關部門的有效管理,工信部和金融管理部門應對該系統的廠商及使用單位制定相應規范文件,同時組織相關行業協會進行行業自律,從而做到從要求和內容上有章可循,以解決當前行業混亂、競爭無序的局面。
2.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做強做大龍頭企業。國內預收費卡系統市場中有不少較大規模的企業,如新中新、新開普、華潤達實等,對于這類大企業,售后服務從質量和時間上來說相對有保障,但由于相對缺乏售前公關靈活性往往導致招標失敗。因此,應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并將這類企業做強做大,以確保軟件質量和售后服務質量。
3.規范開發相關資料的共享程度,提高相關設備的通用性。造成目前很多單位勉強繼續使用原有預收費卡系統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于現有各廠商的設備不存在通用性,無法進行相互替換。作為用戶來說,一旦選錯,也沒有重新選擇的可能,只能將就使用,而這種專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廠家加密手段造成的。因此,作為用戶有權了解該部分資料,一方面有助于二次開發,同時也能使相關設備通用化,促使廠家必須在產品質量上去下苦功。
4.規范軟件功能,改變現有收費模式。作為廠商來說,為了保證系統正常運行以及在運行中及時發現錯誤,軟件應提供定時自行查錯及調整錯誤的功能,同時也應提供各類查詢功能,包括各相關部門查詢和用戶查詢,有助于錯誤的發現。同時對于收費模式,應改變目前系統一次購買的方法,明確SAAS理念在預收費卡系統中的應用,應盡量減少設備購買的初期價格,相應增加各年售后服務收費,從而有助于提高售后服務的質量,使開發商改變只重銷售不重售服的短視行為。
總之,當前預收費卡系統應用中所存在的競爭無序、功能不全、售服差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與這一系統未能得到應有重視有關,只有從根本上重視這一系統的重要性,并在制度上加以完善和規范,強化行業自律,才能確保預收費卡系統得到有序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