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麗霞 于愛平 曹武奎
干擾素和核苷類似物是目前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藥物。阿德福韋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是一種新的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藥物,對HBV野生株及拉米夫定耐藥株均有較強的抗病毒活性,已成為臨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抗病毒藥物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討ADV抗病毒治療的療效及其影響因素。
1.1 研究對象 為2006年1月—2007年1月在我院門診就診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隨機分為治療組(35例)和對照組(33例),診斷均符合2005年中華醫學會傳染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聯合修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1],治療前6個月內均未接受過抗病毒治療,HBV DNA>4 log10拷貝/mL,治療前6個月內至少1次血清丙氨酸轉氨酶(ALT)超過2倍的正常值上限(ULN),且用藥時血清ALT超過ULN但低于10倍的ULN。2組性別、年齡、體質量、HBeAg陽性例數、ALT水平、HBV DNA水平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2組均常規給予保肝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ADV 10 mg,每日1次,連續治療48周。對照組未予任何抗病毒藥物治療。
1.2.2 觀察指標 治療開始后,每12周隨訪1次,檢測患者血常規、肝功能、腎功能、HBV DNA定量指標。肝腎功能采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TOSHIBA TBA-120FR)檢測。乙肝標志物測定采用ELISA法。HBV DNA定量采用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Amplicor Cobas),最低檢測限值為 2.69 log10拷貝/mL(500拷貝/mL)。HBV DNA轉陰定義為經治療血清HBV DNA<500拷貝/mL。為便于統計分析,文中HBV DNA水平數據用測量值的以10為底的對數值表示。
1.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A組和B組治療前HBeAg情況比較采用確切概率法。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均數比較的t檢驗,將HBV DNA轉陰作為應變量,將患者治療前各情況作為自變量,行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ADV治療療效的影響因素。
2.1 2組治療48周后ALT、HBeAg及HBV DNA變化的比較 治療48周后,2組ALT降至正常率、HBeAg轉陰率、HBV DNA轉陰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治療組治療48周后HBV DNA 水平降至(3.98±1.11)log10拷貝/mL,與治療前(5.83±1.30)log10拷貝/mL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332,P<0.01)。
表2 治療48周后2組ALT、HBeAg陽性及HBV DNA變化的比較
2.2 影響ADV抗病毒治療療效的因素 根據治療48周后HBV DNA轉陰情況將治療組分為2組,即HBV-DNA轉陰組(A組)11例,HBV-DNA未轉陰組(B組)24例。2組治療前性別、年齡、體質量及HBeAg陽性情況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ALT水平及HBVDNA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顯示,治療前HBV DNA對療效的影響大于ALT水平,且ALT水平為HBV DNA轉陰的保護因素,而治療前HBV DNA水平為其危險因素,見表4。
表3 A組和B組治療前情況比較
表4 ADV治療48周影響HBV DNA轉陰的危險因素多元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2.3 藥物不良反應 治療組少數患者(5例)治療過程中出現惡心、乏力、肝區不適和失眠等輕度到中度不良反應,未予處理,繼續治療自行減輕或消失,未見嚴重不良反應。血常規、肝功能和腎功能等未見明顯異常。治療組治療48周后未出現病毒耐藥情況。
ADV是阿德福韋的前體藥物,是單磷酸腺苷核苷酸類似物,在體內通過細胞激酶的作用被磷酸化為有活性作用的二磷酸阿德福韋,二磷酸阿德福韋抑制HBV DNA聚合酶或逆轉錄酶,其抗病毒作用機制包括競爭脫氧腺苷三磷酸底物和終止DNA鏈延長[2],且對肝DNA病毒、逆轉錄病毒和皰疹病毒均具有很強的抑制活性[3]。體外實驗以及以鴨和土撥鼠為模型的動物實驗均顯示,ADV能夠治療HBV感染,且對HBV野生株及YMDD變異株均有效[4-5]。本研究結果表明應用ADV抗病毒治療在生物化學應答、免疫學應答及病毒性應答方面均獲得良好效果,且治療過程中腎功能未見明顯異常,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患者耐受性好,表明ADV治療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但是面對眾多而病情復雜的慢性乙肝患者,探索適宜的治療時機及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是備受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比較明確的觀點是,基線ALT水平較高(>3倍ULN)及基線HBV DNA 水平較低(<107拷貝/mL)的患者對標準治療方案應答較好[6-8]。本研究表明治療前ALT水平為HBV DNA轉陰的保護因素,而治療前HBV DNA水平為其危險因素,故這兩項指標可作為選擇ADV抗病毒治療的重要參考指標。此外,有研究表明服用ADV治療療效與患者體質量相關[9],但本研究結果未發現患者體質量與治療48周HBV DNA轉陰有關,且患者性別、年齡及治療前HBeAg情況與ADV治療48周HBV DNA轉陰無關,因此尚有待加大樣本量繼續觀察研究。
[1]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12):881-891.
[2] 茅益民,曾民德.抗乙型病毒性肝炎新藥—阿德福韋酯[J].中華肝臟病學雜志,2004,12(1):61-63.
[3] 董晉鋼,董晉瑛.阿德福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藥物與臨床,2004,4(12):943-944.
[4] Cullen JM,Li DH,Brown C,et al.Antiviral efficacy and pharmacokinetics of oral adefovir dipivoxil in chronically woodchuck hepatitis virus-infected woodchucks[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1,45(10):2740-2745.
[5] Heijtink RA,De Wilde GA,Kruining J,et al.Inhibitory affect of adenine on human and duck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Antiviral Res,1993,21(2):141-153.
[6] Dusheiko G.Adefovir dipivoxil for the treatment of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a review of the major clinical studies[J].J Hepatol,2003,39(Suppl 1):S116-S123.
[7] Tillmann HL.Antiviral therapy and resistance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J].World J Gastroenterol,2007,13(1):125-140.
[8] 林希,張劍波.瞵甲酸鈉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臨床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6,10(3):100-102.
[9] 湯影子,陳耀凱,劉霖,等.阿德福韋酯治療慢性乙型病毒肝炎療效相關因素分析 [J].第三軍醫大學學報,2007,29(18):1805-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