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明
(遼寧省圖書館,遼寧 沈陽 110015)
薛 明 女,1969年生。圖書館學碩士,副研究館員。發表論文數篇,研究方向:信息服務。
國家信息化水平總指數是繼國內生產總值(GDP)之后反映信息時代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是由包括資源開發利用、信息網絡建設、信息技術應用、信息產品與服務、信息化人力資源和信息化發展環境等6個方面的20項指標綜合測算出來的。有人形象地稱之為信息時代的“國家智商(NIQ)”。據報道,美國的信息水平總指數為71.76,日本為69.97,而中國僅為6.17。從以上數據看,我國公民的信息素質有待提高。如何提高國民信息素質?靠的就是信息素質教育。
目前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就全民信息素質教育的研究和實踐而言,最有能力和責任的就是圖書館界了。國內各高校圖書館已經先行一步,開設了文獻信息檢索課,其教育對象基本上是學生和科研人員,而面對所占比重更多的一般公眾而言,這方面的教育幾乎還是空白。所以對圖書館界來說,要提高全民信息素質,公共圖書館責無旁貸。
我們調查發現,在公共圖書館讀者中,大、中學校的在校學生占了較大比重,其次是在職人員,而離退休人員、無業人員及兒童所占比例較小。在這些讀者中多數人是因為喜歡公共圖書館良好的設施和環境而來的,而學生們到圖書館來大多是為了備考或者復習功課。雖然常來圖書館,但對圖書館的資源和服務并不十分了解。公共圖書館盡管也配備了聯網的計算機、現代化設備、電子出版物以及網絡資源等,但大多數讀者利用的還是圖書和報刊。電子出版物、網絡資源以及聲像資料利用率還很低。由此可見,公共圖書館在非傳統媒體資源的收集、提供、宣傳等工作中還存在著不足,公眾的信息素質較低,導致公共圖書館讀者的現代化信息意識還比較差,不能自覺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和手段獲取最新信息。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教育中的“應試教育”讓學生從小就忽視了對圖書館的使用,使得學生沒有自覺形成利用圖書館的意識,加之中小學校的圖書館條件簡陋,不成規模,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利用圖書館的積極性,他們錯誤地認為圖書館的利用價值不高。而在中小學課程中也沒有圖書館知識或信息檢索知識的相關內容,所以大部分學生沒有利用圖書館的實踐經歷,各公共圖書館則只注重現實讀者,沒有注重這一潛在讀者群的信息素質教育。在開展早期信息素質教育的圖書館中,大多數是采用參觀、訪問圖書館等走馬觀花的方式對中小學生進行相關教育的,其教育效果可想而知。我國人口數量多,由于受教育程度不同,其知識水平和素質高低有別,其中有相當比例的人群根本沒有任何圖書館知識。通過了解我們發現,在未利用圖書館的人當中,有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圖書館的存在,不了解圖書館的人很多,他們總是將圖書館和書店混為一談。而那些到館的讀者也因缺乏基本的信息檢索知識而只能望書興嘆。因此,公共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工作應從早做起。

表1 公共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現狀調查統計
調查中發現,公共圖書館對讀者進行信息檢索知識和現代化信息知識教育的比例很低,在調查的公共圖書館中沒有一家開展過關于讀者信息素質狀況的調查和網絡培訓;也沒有幾家圖書館開展信息知識講座與培訓。可見,公共圖書館對讀者信息素質教育重視不夠,需加大力氣開展此項服務。
公共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內容非常單一,很多公共圖書館中都開設了各種經常性的專題講座業務,內容主要是配合當前形勢和不同的讀者群展開的某一方面的知識講座,對信息檢索相關知識、現代信息技術知識、法律法規的教育則很少涉及。此外,公共圖書館所采用的教育、宣傳方法比較呆板,采用最多的仍是在新讀者辦理借閱證件時將關于本館基本知識的讀者手冊或讀者指南發放給讀者;有很多圖書館連起碼的讀者入門知識都沒有傳授,筆者親眼目睹很多讀者辦理完借閱證仍是一臉的茫然。
公共圖書館是知識經濟時代信息傳播與交流的重要基地,是社會性的信息服務機構,是讀者獲得信息必不可少的來源和工具??梢哉f,公共圖書館因讀者的需要而存在,因讀者的使用而存活,能為讀者提供所需是圖書館的生命線。因此,我們強調對讀者進行信息素質教育,就是要培養讀者知道何時有信息需求,學會利用所需的信息來解決問題。明白查找所需信息的途徑,能確切評估已查詢到的信息,做到利用有效信息去解決問題。通過信息素質教育,我們可以使讀者的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得到優化和提高。
公共圖書館應把讀者信息素質教育納入到圖書館應盡的義務和工作中去,讓圖書館工作人員明確對讀者進行信息素質教育是圖書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公共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意識到信息素質教育是發揮圖書館社會教育職能,進行自我宣傳,提高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率的一種有效途徑。開展信息素質教育能夠正確處理好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的收藏與利用之間的關系,能夠加強讀者與圖書館館藏資源的緊密聯系,吸引更多社會成員有效地利用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能夠普及圖書館知識,增強公民的信息意識,從而提高全民的信息素質。
2.2.1 加強圖書館知識教育
每一個有閱讀需求的人員,都有資格成為公共圖書館的讀者。有效地利用圖書館這一使人終身受益的技能很有必要讓讀者盡早掌握。首先,對到館讀者進行圖書館知識的培訓。讓讀者了解圖書館能提供哪些服務,圖書館擁有哪些文獻信息資源,怎樣才能夠查找、借閱到所需的文獻信息。其次,對不到館的讀者開展網絡培訓。網絡培訓不受時空限制,讀者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求有選擇地學習,在圖書館網站上提供的利用圖書館知識及技能的教程,易學、易懂、易用。如開設電子資源的檢索與利用、館藏資源與服務指南、常用軟件使用及提供國內外一些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的鏈接、提供一些數據庫使用方法的培訓課件等等。同時,圖書館定期舉辦圖書館知識和技能的廣播、電視講座和比賽,通過組織讀者經驗交流會、報告會和聯誼會等交流活動,推動圖書館知識的普及與應用,使讀者進入圖書館和使用圖書館時能夠得心應手。
2.2.2 加強信息檢索知識的教育
信息檢索知識的教育主要是指關于信息檢索基本原理、檢索語言和檢索方法的教育和培訓,既包括傳統印刷型文獻信息檢索知識的教育,也包括現在的電子型信息源的檢索與利用知識的教育。了解獲取信息的費用和效益,最終選擇合適的信息檢索系統,實現信息檢索較高的性價比。能合理構建有效的檢索策略,并能根據檢索結果迅速調整、隨時改正檢索策略,以提高查全率和查準率。能夠對各類不同信息源使用不同的檢索技巧和工具。例如:介紹手檢技巧、聯機檢索技巧和網絡檢索技巧。重點掌握各類聯機數據庫的檢索技能。例如:介紹布爾算式和符號、限制符、截詞檢索,并能熟練使用適當的檢索語言檢索信息資源。指導讀者了解各類網絡搜索引擎的特點,充分利用各自的檢索特色,檢索網絡信息資源。特別要注重元搜索引擎的使用,以縮短檢索的時間成本。能夠了解引文索引的功能,從相關引文進行進一步的詳細檢索。能確定檢索結果的準確性、相關性、全面性,排除不正確或誤導性的檢索結果。
2.2.3 加強現代信息技術知識的教育
信息社會,各種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蓬勃發展,給人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帶來了無盡的方便和快捷。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目前在圖書館得到了普及和應用。于是對讀者進行現代化信息知識宣傳和教育的任務就落在了圖書館的身上。其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圖書館為讀者提供良好的演示、實習操作條件,使讀者通過實踐了解現代化技術并逐步掌握現代化設備的使用。比如了解Internet知識、網絡傳輸知識、電子討論組、遠程登陸、FTP文件傳輸、主要搜索引擎及其使用等等。
2.2.4 加強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規信息教育
由于Internet是完全開放性管理系統,各種不健康的、不文明的、偽科學的文化也會隨之侵入,各種垃圾信息也會隨時出現。此外,網絡也涉及許多法律法規信息知識,如音樂和圖書的知識產權問題就是大家比較關注的問題。因此,在網絡環境下,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規信息教育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社會文化事業的重要機構,公共圖書館在對讀者進行網絡信息相關知識教育的同時應承擔起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規教育的重任,這是社會賦予圖書館的歷史使命,也是圖書館履行其教育職能的重要體現。
高素質的專業隊伍是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根本保證。為此,公共圖書館應努力加強隊伍建設。根據實際需要,對專業人才隊伍逐步進行有計劃、有步驟、多層次、全方位的培養,提高館員的業務水平。
信息素質教育是公民的普及性教育,公共圖書館應該設立教育培訓部,并由專人負責開展此項工作,使之常態化。
我國目前還沒有適合國情的信息素質教育標準。應該盡快制定出滿足不同類型、不同層次讀者需求的信息素質教育標準,使他們能具備熟練地查詢各類文獻信息資源的本領和技能。不同階段的信息素質教育大體可分4個層次:
基礎信息素質教育階段,側重培養圖書館基礎能力和信息技術基礎能力。圖書館基礎能力包括圖書館應用技能,如圖書館的布局、館藏、服務及利用等;信息技術基礎能力包括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技能,如利用網絡瀏覽器、搜索引擎等進行信息搜索。對象是中學、高校低年級學生和社會大眾。
通用信息素質教育階段,側重培養學術與非學術信息的獲取和評價能力。包括了解信息源的特點,根據需求選擇恰當的信息源,使用檢索方法及策略,對獲得的信息進行評價,通過交流信息、組織與綜合信息完成具體任務,懂得如何合法地檢索與利用信息。適用于高年級本科生和機關、企業管理層人員。
專業信息素質教育階段,主要開展基于學科的專門信息素養教育。包括了解本學科信息的范疇、類型以及常用的信息資源,并對本學科文獻的內容作出有效的評價和判斷。對象是高年級學生、研究生、科研人員和高級管理層人員。
研究信息素質教育階段,主要針對那些專門致力于某一學科領域全面、深入研究的教學、科研、管理部門的專家,引導他們跟隨信息技術的發展前沿,掌握學科發展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等。此層次的信息素質不是靠教育和培訓得到的,而是靠信息素質的長期培養和積累才能夠形成。信息素質教育應針對社會不同的用戶群和不同的層次開展不同形式的個性化教育,并制定適合各專業領域的信息素質教育培訓方案,加強讀者個性化教育是信息素質教育的發展方向。
信息素質是人的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國家民族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綜合能力,關系著個人、團體、社會在信息時代的生存與發展,關系著整個國家、民族的國際競爭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因此,公共圖書館有責任和義務在全民中開展信息素質教育。
[1]吳志紅.構建河南省全民信息素質教育體系之探討.情報資料工作,2009(2):84-87.
[2]劉敏,關家麟.信息素質基礎教育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2008(6):890-893.
[3]曾曉牧,孫平.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發展的基本架構[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6(2).
[4]熊光明,徐忻,鄧光榮.國內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淺論.圖書館界,2009(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