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廣西旅游總收入超過701億元,同比增長31.3%,高于全國平均增幅20個百分點,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09.85萬人次,居西部第二,旅游外匯收入6.43億美元;吸引國內游客首次突破1億人次。鄉村旅游發展成為廣西旅游新增長點和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山歌好唱新歡樂,唱得花蕾幸福開,村貌變樣人人愛,紅心向黨幸福來。”南寧市西鄉塘區壇洛鎮中北村農業旅游示范點村民們的山歌,唱出了改變他們生活的歡喜之情。
鄉村旅游是廣西旅游開發的一大特色,已成為廣西旅游業的品牌,目前全區像中北村一樣的農業旅游示范點有140多個,并形成了六類鄉村旅游產品:農家樂,如恭城縣紅巖瑤族村;民俗文化村寨,如賓陽蔡氏書香古宅;集觀光、體驗、購物于一體的農園,如南寧鄉村大世界;高科技生態農業觀光園,如廣西八桂田園;依托鄉村名勝開展鄉村旅游,如龍勝平安鄉的平安壯寨,借助龍脊梯田稻作文化景觀;融合當地鄉村民族風情開展的鄉村旅游,如陽朔高田鎮櫪村等。這些示范點年旅游接待人數約有2000萬,旅游總收入約50億元人民幣。

風景秀麗的廣西北海

廣西北海銀灘打造海濱游新天地
除了鄉村旅游,廣西還推出了一批旅游消費新熱點:圍繞“2010中國生態旅游年”主題,建成一批具有廣西特色、競爭力強的生態旅游產品;開展特色景觀旅游鎮(村)創建工作;以百色起義、龍州起義紀念活動為契機,深度開發紅色旅游產品;加快推進潿洲島等旅游重大項目建設;推出“廣西旅游年票”、“城市旅游套票”、“城市旅游一票(卡)通”;開展了“廣西人游廣西”、“廣西人游廣西-走進各城市”和“百城旅游宣傳周”、“越南名網看廣西”活動等,形成多層次、多品位的旅游消費熱點,進一步調動了區內外游客游廣西的熱情,拉動了廣西旅游消費。
同時,自治區旅游局與南寧、柳州、桂林、百色、賀州、崇左和梧州七市政府簽署《共同打造廣西特色旅游線路合作協議》,共同打造“廣西少數民族風情游”、“中越邊關探秘游”、“桂東北山水精華游”三條“廣西特色旅游精品線路”。沿著這些線路,游客在感受大自然對廣西獨特的偏愛的同時,更可以品味厚重的歷史文化氣息,聆聽歷史在這片迷人的山水間留下的足音。
當年的“桂林山水甲天下”,今天的壯鄉風采遍八桂。從2006年到2010年,廣西旅游業發展速度超出全國平均水平近5%,旅游接待量和總收入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長,為同時期國民經濟增速的2倍。
以中國旅游研究院副院長石培華為代表的國家北部灣旅游區規劃專家組和廣西旅游業發展規劃專家組認為,發展廣西旅游業,要發揮環境優勢,引領健康旅游發展浪潮,打造綠色健康旅游目的地。充分利用廣西養生型氣候適宜居住的優勢,開展康養健身旅游活動。
充分利用桂菜“綠色、保健、長壽”的理念和獨特文化色彩,充分發揮民族醫藥——桂藥的特色,通過植入健康膳藥、療養元素,廣西完全可以成為康養健身旅游的市場領跑者。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全面建成,廣西和東盟之間在互免簽證、互通車輛、自由換匯、安全報警發布、旅游信息交流等方面將會有新突破,將成為中國旅游國際合作的典范和引領者。
大力發揮廣西文化優勢、引領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新浪潮,打造心靈旅游目的地。廣西作為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一個自治區,在“文化廣西”的戰略下,卓有成效地推出了如大型山水實景演出《印象·劉三姐》《鼓樓大樂》、音樂劇《陽朔西街》、實景劇《龍脊》等一批獲得各類國家級榮譽的舞臺藝術,使廣西民族文化旅游在新時代大放異彩,引起全國關注。要發揮海洋優勢,引領海洋旅游新浪潮,打造新興的海洋旅游目的地。
石培華等專家認為,廣西發展旅游業,應該聯動發展,構建“巨龍騰飛”的發展大格局。轉型升級北龍頭(桂林),打造國際一流旅游城市;夯實做大南龍頭(廣西北部灣核心區),形成國際化發展新格局;培育形成“龍脊”南北旅游黃金帶;拉動培育形成“龍爪”崇左、玉林、百色、河池、梧州,各市充分利用各自區域優勢,分工合作。


廣西德天跨國大瀑布
齊聚地理優勢、資源環境、國家政策扶持在身,北部灣無疑造就了中國一條不可缺少的旅游發展線。廣西北部灣旅游區規劃總指揮魏小安等專家認為,在發展布局方面,應啟動壯大北部灣旅游核心發展區,包括廣西的南寧、防城港、欽州、北海四市,使其成為引領北部灣旅游發展的重點區域,主要是抓好北海潿洲島國際休閑度假島、北海銀灘國際濱海旅游度假區、南寧北部灣旅游集散中心等“十個一”項目的建設。
進一步做大做強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等節慶活動;積極發展跨國旅游線的建設;積極推進文體休閑旅游活動。分層整合旅游圈,共同打造世界頂級濱海旅游目的地,建立無障礙旅游區,構建泛北部灣區域旅游大市場、泛北部灣區域城市旅游聯盟;依托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的主體職能和組織能力,發揮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粵港澳及珠三角合作發展、越南北部沿海經濟圈發展中的旅游市場支撐力和吸引力;打造特色突出的跨國、跨區域旅游發展軸,形成東西互動、南北串聯、國際拓展的旅游大格局。
在產品體系上,打造海濱度假旅游產品、國際商務會展與節慶旅游產品、海洋旅游產品等十張王牌,推出濱海跨國郵輪旅游線、中越邊境探秘旅游線、海上絲路歷史文化旅游線等7條精品路線。在產業體系方面,大力發展旅游核心產業,依托傳統產業優勢融合發展,加快培育海上郵輪游艇游船產業、中越合作建設跨國公園、北部灣高爾夫集群等新興業態;大力發展旅農林漁產業鏈、旅城地居產業鏈、旅商會展產業鏈等六條產業鏈。重點培育形成景區業、旅游住宿業、旅行社業等十五個重點產業。
“如果不是參與旅行社的促銷活動,我恐怕永遠也等不來‘免費新馬5日游’這樣的機會。”南寧市民卓凱激動地說。在國家旅游局組織全國138個旅游城市同時舉行“全國百城旅游宣傳周”活動,南寧作為主會場組織50多家旅游企業開展旅游促銷。卓凱抽中了由廣西康輝國際旅行社提供的“出國免費游”。
廣西康輝國際旅行社出境中心銷售總監蒙斯敏說,中國東盟博覽會落戶南寧之后,東盟國家的旅游是南寧市民首選的出境游線路。近幾年,廣西借助中國東盟博覽會開展旅游招商引資活動,掀起了投資廣西旅游的熱潮。第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期間,旅游開發投資共簽訂投資項目近200億元,首次超過制造業,躍居各簽約行業榜首,凸顯出廣西旅游在東盟商貿中的重要地位。
今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為廣西旅游業提供了新機遇,也提出了新挑戰。自治區旅游局局長陳建軍告訴記者,2010年廣西旅游總收入將力爭突破900億元大關。國內旅游收入預期達到821億元,旅游外匯收入7.42億美元。同時,致力創建10個以上4A級以上景區,10個以上高星級酒店,啟動10個以上投資額超過10億元的旅游項目,打造10個以上營業收入超過億元的旅游企業。在完善“新馬泰”等傳統旅游線路的基礎上,新開辟“越老柬神秘之旅”、“中越跨國胡志明足跡之旅”、“中越邊境探秘游”、“中越海上跨國之旅”等多條跨國旅游線路。目前,廣西正與越南的河內市、廣寧省等共同打造“中越跨國自駕車旅游線路”,并計劃將該線路擴展到整個東南半島地區。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成和發展,廣西將努力加快推進以旅游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產業優勢的步伐,吸引更多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投資者開發廣西旅游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