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稿件由王非采寫

廣西漁業大豐收
全國最大的水牛養殖區在廣西;全國朗德鵝種鵝存欄第一在廣西;全國三大羽絨基地之一也在廣西;廣西羅非魚的養殖量和出口量雙雙穩坐全國第三把交椅;中國鵝肥肝產量居世界第三,廣西占1/5。朗德鵝、肉兔、奶水牛、山羊等草食畜禽特色產業,以其穩定的市場和較高的回報在廣西養殖業中異軍突起;羅非魚、對蝦、龜鱉類、亞冷水類、生魚、方格星蟲以及抗風浪網箱養殖,正成為廣西養殖業的新亮點;鵝絨裘皮、豬牛皮革、羅非魚對蝦等,正成為廣西出口創匯的拳頭產品。
在廣西,養殖龜鱉成為百萬富翁,不足為奇。庭院龜鱉養殖占地少,勞動強度小,飼養成本低,市場穩定,收益高,一只雄性金錢龜苗可以賣10萬元!以黃沙鱉養殖為例,30平方米的庭院可以養殖100只鱉苗,養殖2年,產量約100公斤。按去年商品鱉市場價格150元/公斤算,收入1.5萬元,苗種、飼料、水電、養殖設施、人工等總支出約7500元,投入產出比高達1∶2。
廣西欽州市靈山縣靈城鎮譚禮村王茂揚從上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養殖商品龜,現在每年出售石龜、山瑞、巴西龜、鱷龜及草龜的收入就有200萬元。現在譚禮村已有124戶養殖龜鱉,僅養殖龜鱉一項年收入360萬元,戶均收入2.9萬元。這類特色養殖已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據統計,2009年龜鱉養殖在廣西已形成年產值14.5億元的規模。
據專家測算,廣西全區農產品加工率每提高1%,可增加35億元的工業產值,安排2.5萬個勞動力就業;出口1萬美元勞動密集型農產品,可帶動40個就業崗位。
隨著歐洲鵝肥肝生產重心逐步東移,我國將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鵝肥肝生產國。
三年前,廣西佳佳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與全球最大種禽繁育及出口中心——法國奧爾維亞集團公司聯手,在廣西建立中國最大的法國朗德鵝種鵝孵化和養殖基地,其中包括在中國唯一的祖代朗德鵝養殖基地。經過幾年的繁育,佳佳公司種鵝存欄量已逾5萬羽,位居全國第一。總經理彭忠寧介紹,公司計劃明年上半年建成兩條國內最先進的現代化屠宰生產線和鵝肥肝醬加工生產線,項目完成后,孵化和養殖商品鵝200萬羽,年產優質鵝肥肝800至1000噸,生產分割肉1萬噸,年產值6.5億元,出口創匯1200萬美元。
在廣西欽州市靈山縣,奶水牛正成為當地的特色養殖產業。2003年,集奶水牛養殖和奶水牛產品開發、生產、銷售于一體的百強水牛奶乳業有限公司入駐靈山,不僅解決了當地奶農“賣奶難”的問題,還實現當地奶水牛深加工零的突破。公司生產的3大系列15個奶水牛品種,暢銷廣西、廣東、浙江、云南、貴州、四川等各大中城市。2008年該公司生產奶水牛制品9500噸,產值5816萬元。2013年,百強公司將實現日加工液態奶200噸、日加工奶水牛奶酪2噸、銷售收入6.5億元的目標。
廣西的特色養殖業正在帶領廣大農民在小康的道路上飛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