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西咸經濟一體化大踏步的邁進——西咸新區成立,在咸陽的東部地帶,在涇河、渭水交匯的三角洲,一個屬于涇渭新區的時代即將到來!涇渭新區正在促成古都咸陽產業的大突破、大發展,一個美麗的經濟新區正在顯現!
咸陽市在2008年9月曾成立了一個涇渭新區,當時規劃范圍僅170平方公里,由一名市級領導擔任該新區的黨工委書記。新成立的涇渭新區,面積比原先咸陽市建設的涇渭新區要大將近一倍,規劃總面積為305平方公里,位于渭河以北,西咸北環線以南,西到老咸宋公路,東至西咸分界線,全部為咸陽用地。
咸陽市市長莊長興表示,建設西咸新區,是省委、省政府在關中—天水經濟區建設的大背景下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對于實現建設大西安、帶動大關中、引領大西北的戰略構想和建設西部強省的宏偉目標,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影響;對咸陽市更是一件大好事,是咸陽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大機遇,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對于涇渭新區建設的具體構想,莊長興表示,咸陽將按照“一年快啟動,三年出形象,五年大變樣,十年大跨越”的要求,努力把涇渭新區建設成生態景觀橫貫東西、歷史文化一脈相承、現代產業高度聚集、人居環境適宜優美的特色功能區。
我們打開大關中的版圖,尋找大西安的規劃區域,看到涇渭新區中間地帶為五陵塬保護區,四周有較大的開發建設空間。按照《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要求,涇渭新區將重點按照空港產業園、歷史文化聚集區、現代產業聚集區三大功能區進行打造,建成西部最大的臨空產業園區、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秦漢歷史文化集聚區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現代產業基地。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旅游業總收入達到70億元。
咸陽空港產業園。該區是西北最大的航空貨運集散地,是陜西省重點規劃建設的三大物流園區之一。以臨空產業為主導,重點發展航空物流、大型飛機改裝及維修、航空服務和運輸等產業,到2020年生產總值將達到100億元,人口達到20萬人,建成西部最大的臨空產業園區和國際知名的航空產業城。
五陵塬歷史文化聚集區。堅持保護優先,著力打造精品景點景區,重點發展生態文化旅游、休閑娛樂、生態田園觀光等產業,建成在全國具有重要影響的秦漢歷史文化集聚區和生態宜居新區。力爭到2020年旅游總收入達到70億元。
現代產業聚集區。按照循環經濟發展理念,積極發展機械加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等現代制造產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綠色加工等生態產業,適度發展風力發電設備、太陽能發電設備等新興產業。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00億元。
受政策層面影響及對發展態勢的看好,國家政策銀行、商業銀行以及各種民間資金,必將紛紛流入涇渭新區。
3月3日下午,咸陽市涇渭新區管委會與中國進出口銀行陜西分行、中信銀行西安分行,成功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3月5日,上海澤大投資19億元企業總部基地建設項目,率先落戶涇渭新區。
協議的簽訂必將對推動涇渭新區發展、加速西咸一體化進程起到巨大的保障和促進作用,從而拉開了涇渭新區實現10年收入500億元的發展序幕。
按照西咸新區的編制,咸陽市涇渭新區管委會為咸陽市政府派出機構,副廳級建制。設主任1名,副主任4名。目前班子成員正在醞釀,即將產生。
3月16日,記者在現任涇渭新區管委會主任劉宇斌的辦公桌上,看到一本由咸陽市“三新”主題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編發的《建設國際化大都市》一書,里面內容登載了中央、省、市各級關于咸陽未來發展思路的重要論述,關于《關中—天水經濟區規劃》賦予西安、咸陽共建國際化大都市的明確定位,以及干部如何解放思想等一系列內容。
據劉宇斌主任介紹,“把涇渭新區建設成為大西安的新浦東。這是涇渭新區兩年前提出的戰略目標。”當年為落實推進西咸一體化,整合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空港產業園、渭北生態產業帶,以及涇陽、三原工業密集區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產業、人文資源,設立了涇渭新區,定位建設大西安的新浦東。到如今,該區域已經啟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部分產業布局。尤其是從2009年上半年開始,在新區投資的節奏陡然加快,來這里創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目前,15.5公里的蘭池大道和渭河橫橋的主體工程已經建成,我們能看到寬闊的大道和飛渡的橫橋,把涇渭新區與西安、咸陽主城區緊密融為一體;5公里的空港大道、新賀路及其配套工程、征地拆遷等項目,已在去年8月建成;以多晶硅為龍頭的硅電子產業園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全面展開,拉開了園區發展的序幕;閻良國家航空高技術產業基地與涇渭新區聯手開發建設4.7平方公里的西安咸陽空港產業園,部分項目開始啟動;德國微電子、741廠單晶硅項目,決定入駐硅電子產業園;上海投資集團、廣東河源安能燃料有限公司、西安立明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美旗集團、中國國能集團等大批企業紛紛發出了投資的信息;……劉宇斌透露,從今年起,涇渭新區每年的融資規模將不少于30億元。
“加快涇渭新區建設是落實《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推進西咸經濟一體化的重要抓手”,劉宇斌說。對于西咸新區正式掛牌,涇渭新區面積擴大后,省上提出的“一年快啟動、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計劃要求,他非常樂觀。
涇渭新區如何在高起點上邁開新步子,在差異化中顯現特色,在區域競合中脫穎而出?2010年新區的工作如何安排?劉宇斌介紹,今年工作主要從五方面著力進行:
一是強化規劃引領,高起點編制新區戰略規劃、總體規劃和建設規劃,統籌做好新型產業、現代商業、文物旅游、自然生態等功能定位。涇渭新區,作為咸陽未來發展的最大平臺和載體,正在加快制定涇渭新區總體規劃、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交通規劃以及五大園區控制性詳規,預計6月底前將完成所有規劃的編制。
二是抓好資本運營。依托涇渭發展有限公司,探索建立政府主導、社會資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開發建設新機制,促進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轉化,吸引外資和民間資本參與新區建設,不斷提升新區融資能力和城市經營水平。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配合做好蘭池大道、渭河橫橋建設的各項環境保障工作,著力推進“三縱三橫”六路兩橋建設,搭建支撐發展的路網大框架。目前省道208改線工程正在緊張實施,上林大道、秦漢大道、蘭池二路、正陽大道和正陽渭河大橋工程正在開工建設。同時抓好光伏產業園、空港產業園、閻良航空產業基地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啟動光伏產業園光伏一路、二路以及配套設施建設,開工建設空港產業園臨港路、興港路和港務一路等基礎設施,構建相對完備的配套設施;積極運作光伏產業孵化園,全面啟動航空產業孵化園建設,力爭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取得突破性進展。

涇渭新區示意圖
四是全力招商引資,將與渭城區一道,依托多晶硅,積極引進光能產業園、模具工業園等項目,提升園區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結合新區建設總體規劃,全力建設渭河橫橋商務經濟區、光伏產業園和空港產業園3個最具潛力和發展前景的板塊,吸引項目投資。
五是積極引進人才,優化人才政策環境,逐步形成高級人才引進的長效模式,為新區加快發展提供智力保障。
與此同時,該區還緊緊依托渭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漢陽陵、周陵、秦遺址等現有景點,加快啟動一批文物旅游項目和生態治理項目,著力打造綠色生態人文新區。加快制定文物旅游發展規劃,爭取年內啟動實施1~2個歷史文化主題公園。并加大招商力度,依托項目拉動發展。
涇渭新區,猶如一曲壯美的樂章,正在綿延不絕的渭水之濱盛大開場;未來的日子里,我們期待涇渭新區將再次展示秦人的氣魄和無限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