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英 王百慶
(1.嵊州市城關中學,浙江嵊州 312400;2.嵊州市第一中學,浙江嵊州 312400)
高三復習時要重視對學生解題思維品質與解題思維能力的培養.其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在習題課和平時的練習中選好題目,做到精選精練.
例題.(由2007年江蘇省高考題改編)如圖1所示,一小圓環A套在一均勻圓木棒B上,A和B的質量都等于m,A和B之間的滑動摩擦力為f(f>mg),開始時B豎直放置,下端離地面高度為h,A在B的頂端,讓它們由靜止開始自由下落,當木棒與地面相碰后,木棒以豎直向上的速度反向運動,并且碰撞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設碰撞時間極短,不考慮空氣阻力,問:在B再次著地前,要使 A不脫離B,B至少應該多長?
這是一道能統領動力學主要內容和所需要考查能力的大題目,更是一盤給學生的思維“大餐”.本文以此題為例闡述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思維品質和綜合解題思維能力.

圖1
思維的深刻性,集中表現為善于深入地思考問題,抓住事物的內在規律和本質聯系,預見事物的發展進程.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事物的本質、內在因素進行分析思考,對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進行訓練.
思維過程:

過程 2:深入理解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通過對初狀態的受力與運動分析揭示各物體的運動本質.

圖2


挖掘物理問題中的隱蔽條件,并用聯系的觀點理解兩物體的聯系和區別.

圖3


所以棒的長度至少應大于

上述過程,對學生而言這真是一餐思維的“盛宴”.解題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清晰展現兩物體的運動過程,還能從聯系的觀點對兩物體通過對初狀態和B最高點的分析,揭示兩物體的運動本質.并且當 A、B速度相同時還要進行討論,討論B是否已經著地.分析的過程是嚴密推理的體現,是思維深刻性好的具體表現.通過解題能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邏輯推理能力、計算能力,能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思維獨創性是指通過獨立思考,創造有價值的具有新穎性成分的智力品質.思維獨創性訓練的關鍵要為學生提供開放性問題.此題解的過程是開放性的,學生還可應用相對運動和圖像法等解法,大大簡化解題過程.
思維過程:



t時刻速度相同得(規定向下為正)



圖4
此題靈活應用相對運動、圖像等物理規律,打破思維定勢的影響,采用簡潔明快的解題方法,可有效啟發學生的思維獨創性,并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思維靈活性是指思維活動的靈活程度,包括思維起點的靈活,即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方面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思維過程靈活,即能從分析到綜合、再從綜合到分析,能全面靈活地進行綜合分析;思維的遷移能力強,即能舉一反三、多解求異,進行發散思維.培養學生思維靈活性的途徑很多,利用物理問題的改造與變換便是一條有效的途徑.所謂物理問題的改造與變換是指:在一道題的基礎上進行物理過程、物理狀態、物理條件、物理模型的多角度、多層次的變換.在這種改造與變換中,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改變已知條件讓學生自己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一個好題本身還應具有這樣的功能: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發散,體驗各種解題方法與策略,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思維品質,提高綜合解題能力.在平時教學中注意收集經典例題或進行改編,使習題具有上述思維的特性,有目的地對學生的解題思維能力進行培養與訓練.特別是在高三復習中,請學生多參加這樣的思維“盛宴”,提供學生更多的建構屬于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解決策略的機會,提升解題思維品質.
參加文獻:
1 閻金鐸,田世昆.中學物理教學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田世昆,胡衛平著.物理思維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 滕祖偉.全國中學物理特級教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06.8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