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我們一直認為,最好的出版社不一定要產品大而全,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讓讀者在某些方面認可和信任它所出版的圖書。作為中小型的出版社,我們要緊緊抓住“婦女社”的特色,將上述幾類產品做深、做細、做精,做成品牌。
部委出版社改制是整個文化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我社作為全國婦聯主管的帶有“婦女”字頭的綜合出版社,被列入第一批部委出版社轉制名單。按照上級制定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我們的轉制工作嚴格遵照程序,目前,我社已完成了事業編制核銷、清產核資、財務審計等多項工作。2010年3月,財政部對我社清產核資結果予以批復,將在近期開始辦理事業單位法人注銷、企業工商注冊登記等事宜。與此同時,在編人員的安置和勞動關系調整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全國婦聯作為我社的主管主辦單位,對改制工作高度重視,成立了以第一書記、黨組書記黃晴宜同志為組長的出版社改制工作領導小組,多次召集專門工作會議討論有關的指導思想,改制的總體方案、具體的困難問題和對策,改制的步驟和措施,等等。其中作出的最重要的決策是:根據中央的有關精神,全國婦聯依然作為中國婦女社的主管主辦單位;中國婦女社在未來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應保持獨立的市場主體地位,不進行橫向或縱向的資產重組,全力打造以“專精特新”為特色的女性文化產品,力爭成為在國內國際都具有相當影響的中型現代出版企業。
在時代的大背景之下,出版行業的歷史性重大變革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盡管轉制任務繁重而艱巨,挑戰性極強,但我們認為與其等待、觀望,拖延時間,不如立足自身,不等不靠不猶豫,為轉制扎扎實實地做好工作。同時,為了能使轉制工作順利推進,中央和全國婦聯也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改革基礎,制定了各項優惠政策,我們應該抓住有利時機,一方面積極爭取一切有利條件解決企業和職工的后顧之憂;另一方面加快進行單位內部的各方面改革,苦練內功,力爭能夠用較短時間完成企業化經營及管理機制的轉換。歸根結底,只有不失時機地跟上時代的步伐,在改革中發展壯大自己,才有可能確定我社在未來出版產業中的地位,把握未來生存和發展的主動權。
出版社轉制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極強、涉及內容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對國家主管部門、出版單位及職工個人等方方面面的利益關系進行重新調整,因此,制訂的轉制方案是否科學、合理和完備,直接決定著轉制質量和結果,也直接關系到能否真正解決好單位各類職工今后生活保障和出版社未來可持續發展這兩個緊密關聯的重大核心問顧。
我社成立于1981年,由全國婦聯主管主辦,屬自收自支事業單位。員工隊伍相對短小精悍,年齡結構比較合理,退休人員相對較少。
我們從1993年開始展開的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不僅在出版行業中獨樹一幟,而且雙效俱佳,成為我社的主要經濟支柱之一。從2003年開始,為了提高我社在圖書市場的競爭力,開始試行醞釀已久的項目負責制,以取代此前在編輯業務工作中的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部門負責制,與此改革配套的新的《員工分配制度》、《項目考核制度》、《質量檢查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及《社委會工作條例》等制度也陸續出臺。在改革過程中,這些制度也一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完善和調整。事實上,經過這些年不斷進行的內部改革,我社的管理體制更加企業化,運行機制也更加市場化。從某種程度上說,我社已經初步完成了企業市場化運行機制的轉換。絕大部分員工在這些年的改革中,已經可以用平穩的心態從容地應對當前的轉企改制。因此,相對于某些傳統出版社來說,我社已經進行的8年改革,打下了較強的經濟基礎和市場化運行機制保障,提前消化了大部分的轉制成本。歷史欠賬并不多。
但是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社距離一個真正的以市場為主體的,有效率、有活力、有競爭力的現代化出版企業,仍有相當差距。因此,轉制也是一個契機,利用好轉制期間的國家優惠政策,制定科學合理的轉制方案,做實做好,就有可能為出版社的再次騰飛創造機會。
在這種精神的指導下,我們成立了由社領導牽頭的改制領導小組,這是一個有社辦、財務、人事、營銷、編輯等各方面人員參加的專項團隊,并吸納了“老人”、“中人”和“新人”共同參與。小組成員分頭調研,集思廣益,從各自專業角度認真學習、領會文件精神,最大限度用足政策,制訂出轉制方案。草案出來以后,在社里幾上幾下地充分討論,對于事關單位長遠發展和職工切身利益的實質性內容,組織相關人員充分討論,權衡利弊,反復論證,對于難點或專業性較強的問題還借助專業機構的力量,盡可能保證方案的科學和完備。轉制方案經全社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后,報全國婦聯改制領導小組審核,并報全國婦聯黨組審核通過。在轉制過程中,這一方案被證明是切實可行的。
新聞出版總署領導提到,改革是否成功,其重要標準有三個:一是出版社必須擁有自己的“全部”財產;二是人員必須“全部”轉換身份;三是改革單位“全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包括現代產權制度、現代經營制度、現代管理制度。產權制度的建立才能保障企業進一步的繁榮發展。我社在實踐中認識到,要做到符合這三個重要標準,必須要抓住自身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實現質的突破。
首先,明晰產權,我社把重點放到了辦公樓的產權明晰問題上。由于多年來的科學管理,我社在其他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方面賬目清晰、賬貨相符,不良資產和呆賬壞賬均控制在合理的范圍。清產核資因此進展順利,在短短45天內就順利完成,并在財政部得到一次性過關的批復。然而由于歷史原因,我社自籌資金建筑、使用的辦公樓的產權一直沒有明晰。因此在轉制方案的制定中,我們將其作為一個最緊迫的事項上報主管部門,希望在轉制清產核資過程中,由全國婦聯作為產權所有者出面協調,解決這個問題。在全國婦聯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幾個月的細致工作,在有關部門的多方配合和協調下,目前這一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
其次,人員身份的轉變的關鍵在于穩定編制內人員的人心。如何在轉制方案中充分落實上級的各項配套政策,妥善處理好編制內的“老人”和“中人”各種利益關系,真正保障轉制職工的基本權益和切身利益,給他們吃下定心丸,這是我社始終關注的問題。我社改制領導小組經過充分論證后,做出鄭重承諾:無論是否得到國家財政的支持,“老人”和“中人”轉制后,其原有的權益確保不變。根據這一承諾,對于編制內人員,我社本著切實保障職工合法權益、確保社會穩定的原則,按照中央文件精神,制定了人員安置和勞動關系的調整方案,細致地做好員工個人相關信息的基礎性工作。人事部還專門召開了退休老干部的會議,向大家解說相關政策,解除大家的顧慮。目前我社參加北京市社會養老保險統籌的工作正在平穩進行,而且人心穩定,保證了轉企改制的順利實施。
第三,抓好選題策劃,促進產品轉型。轉制意味著出版社將作為以營利為主要目標的企業主體全面參與市場競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獲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下大力氣,開發出更多的適銷對路的圖書精品,創立和培育獨立自主的市場品牌。因此,我社利用轉制的契機,重新梳理、分析產品。結論是:經過8年的努力和積累,我社的家庭教育、孕產養育和生活健康類圖書已經在全國樹立了品牌和優勢地位,家庭教育類圖書的市場占有率穩固在前三位,孕產養育類在前五位,生活健康類在前十位。我們一直認為,最好的出版社不一定要產品大而全,而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讓讀者在某些方面認可和信任它所出版的圖書。作為中小型的出版社,我們要緊緊抓住“婦女社”的特色,將上述幾類產品做深、做細、做精,做成品牌。轉企過程中,我們在原來圖書策劃中心和讀書活動策劃中心的基礎上,將編輯隊伍重新整合,根據個人的專業定向和興趣特長,成立了家庭教育編輯部、孕產養育編輯部和生活健康編輯部,又向社會招聘了一批思維活躍、項目運作能力強的編輯,進一步充實一線生產力量。
我社的轉企改制剛剛邁出步子,想實現真正的、全部的、實質的身份轉換,全面提高出版產品的市場化程度,將是我們在相當長時期內的更高層面的戰略任務。包括轉企之后的改制,形成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出版社還將面臨新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