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湘婷
當前傳媒產業發展存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障礙,未來戰略發展不是很清晰。許多地方對傳媒產業的改革發展并未真正達到“高度重視”的程度,談論得多,研究卻不深,具體措施辦法更是缺失。我們期待郭全中這一專著能成為推動這一領域研究的共同財富。
南方報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國家批準的第三家有傳媒背景的科研工作站,郭全中有幸成為第一位進站人員。自2005年8月份進站后兩年時間內,他在北京大學和南方報業共同指導下,深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各部門、各單位,共計訪談各級員工150多人次,發表學術論文25篇,積極探討集團發展戰略,對南方報業的集團化管理、新媒體發展戰略以及區域發展戰略等提出了諸多有價值的建議。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博士后出站報告,具有很高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獲得了專家評審委員會的較高評價。
在2007年7月完成博士后出站答辯的時候,郭全中就表示了將出站報告整理出版的意愿。之后,又經過一年時間對內容的完善和修正,形成了這本《傳媒集團戰略與管理體制研究》。
國內專門研究傳媒企業尤其是傳媒集團管理的著作不多。目前,我國傳媒行業產業化、傳媒單位企業化、傳媒產業市場化、傳播媒介融合化等趨勢日漸明顯,傳統傳媒集團要想實現科學發展,做強做大做優,須制定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集團管理體制,實現“控之有序、分之有度”的集團化管理。從這個意義上講,郭全中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書是十分有益的。
自1996年我國成立第一家報業集團以來,我國的傳媒集團在探索中發展,經歷了一個由“報辦集團”到“集團辦報”的演進過程,也暴露出諸多問題,較突出地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尚未成為真正的企業集團,難以實施真正的集團化管理,從而影響其企業優勢的發揮。
其次,戰略管理的水平有待提高。很多傳媒集團缺乏系統科學的戰略管理理念和方法,戰略規劃的前期工作不足,或者雖然也有戰略,卻沒有分解和細化,導致戰略懸在半空,難以落地。
第三,管理體制不順,導致增長乏力。很多傳媒集團的管理體制仍是采取單體企業的管理體制,這種管理體制存在三個明顯缺陷:成本虛高、利潤不真實、投資過度沖動與投資動力機制缺乏并存。
第四,公司治理機制缺失,決策機制不科學。對于許多傳媒集團來說,尚未建立科學合理的公司治理機制,尤其是缺乏“精神激勵和物質激勵并重、長期激勵和短期激勵相結合的激勵約束機制”。
第五,集團架構中的職能部門能力較弱,難以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難以實施有效的監管,制約了集團化管控能力的提升。
以上幾點是當前國內傳媒集團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制約著傳媒集團加快改革、實現科學發展的進程,也是今后一個時期傳媒集團亟待解決的嚴峻課題。
郭全中的這部專著著眼于分析和解決上述問題,循著戰略決定體制、體制決定機制、機制決定活力、活力決定效益、效益決定發展的研究思路,重點研究當前制約和影響報業傳媒集團發展的主要問題——戰略和管理體制。他認為在當前的環境下,傳媒集團必須緊緊抓住這兩大利器,首先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其次在正確戰略的指引下,實現從“單體企業”管理向集團化管理的轉變。專著還提出傳媒集團切實可行的戰略發展路徑,在分析傳媒集團的經營管理特點和特性的基礎上,提出構建科學合理的適應新型現代大型傳媒集團要求的母子公司體制,并系統地研究了傳媒集團的集團化管理。所有這些,對于中國傳媒集團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見解,許多觀點具有較高的研究和實操價值。
當前傳媒產業發展存在體制、機制等方面的障礙,未來戰略發展不是很清晰。許多地方對傳媒產業的改革發展并未真正達到“高度重視”的程度,談論得多,研究卻不深,具體措施辦法更是缺失。我們期待郭全中這一專著能成為推動這一領域研究的共同財富。
毋庸諱言,以一個高水平的、嚴謹的學術專著的嚴格要求來審視該書,難免會發現其中所存在的不足之處。例如,對于一些材料缺乏系統的分析和梳理,從材料到某些結論之間還缺乏令人充分信服的邏輯支持,書中的某些部分論述架構還不十分清晰等。在此衷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對此進行研究,更希望郭全中同志在未來學術研究和管理實踐的道路上走得更遠,為我國傳媒業和傳媒集團的發展貢獻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