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力
再次傾聽莊子的道言,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向“道”而思的詩人哲學家。他用看似無情實則充滿溫情的一雙慧眼,審視這個充滿誘惑的現代化叢林,提醒著我們拂去遮在生命之上的塵埃,去尋找自我生命的引擎,做心靈自由的游戲。
莊子是戰國時代最富浪漫情懷的哲學家和最具批判智慧的抒情詩人。他獨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體驗讓無數人為之神往癡迷,他妙解生死、笑傲人生的曠達與幽默和“圣人不死、大盜不止”的激情吶喊,留給后人幾多的感嘆和無限的遐思。走進莊子的精神世界,領悟莊子的詩性智慧,需要讀者具有行吟詩人般的浪漫與豪情;在莊子營造的理想世界徜徉,需要同行者有超越萬有的曠達心境去放歌于無窮之野,否則你無法洞見“乘天地之氣,御六氣之辯”的逍遙游之大景象。
《莊子》研究作為一種“意義的追尋”,解釋者的情感體驗、價值觀念及個體思想立場不盡相同,于是呈現給讀者的是不同視域、不同角度的《莊子》解讀。“意義的追尋”不僅要揭示和還原哲學家精神世界中所蘊含的“意義”,而且也是研究者自身對生命意義的探求和叩問的旅程。《莊子》研究豐富了莊學的思想寶庫,讓莊子的精神花園綻放出不一樣的璀璨。
李振綱先生的近作——《生命的哲學——(莊子)文本的另一種解讀》(以下簡稱為《生命的哲學》)在當代人生存境遇中對莊子的意義世界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詮釋。作者從大生命視域的角度對莊子的生命整體觀、生命價值觀、理想人格與理想境界及莊子哲學的局限性等諸多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在現代語境中還原了莊子哲學的思想內涵和深層價值。作者將文本解讀與語境轉化相結合,讓哲學問題與現實問題、古代智慧與現代人生進行了幾乎沒有智障的對話,開啟了莊子世界通向現代生活的敞開之門,激活了《莊子》哲學中潛在的后現代意識,實現了《莊子》哲學研究范式的突破。
《生命的哲學》緊扣《莊子》哲學的核心問題。即生命的安放問題,把現代人遭遇的生態、世態、心態問題,這些現代化焦慮放在大生命視域下,通過對莊子精神世界和價值世界的解讀,深刻詮釋了《莊子》哲學的內涵,用當代話語精心地描畫出莊子的心靈境界和精神家園。這種詮釋,不僅在學理上理清了莊子思想的宗旨和命題、范疇的語意與隱喻內涵,而且揭示了莊子哲學在現代大生命視域下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這種詮釋,撥開了現代人心靈世界殘缺雜亂的迷霧,給現代人尋求生命的家園提供了一條還鄉的路徑。
作者采用隨文解讀、解析與注釋相結合的行文方式,內篇為綱、外篇為目,以經緯交織、相互滲透的解釋體例,揭開莊子寓言世界的層層面紗,引領讀者走進莊子構建的自由幸福的精神樂園。此書把現代人的生存境遇和莊子的生命哲學結合于一體,對《莊子》原本話語進行了現代語境的逆向詮釋。作者在理論上嘗試用古代道家的思維方式去調適現代人的心態,提出了生態和諧、世態和諧、心態和諧是現代語境“大生命視域”下《莊子》哲學的題中之意,并對之進行了系統的闡釋,提出了用生命整體性價值觀導引構建“與天地和諧共生”生存世界的可能性。這種研究不僅是一種對莊子精神世界的追尋,同時傳達著作者對自由人生的思考,書寫著一個當代學者對社會現實的深切憂慮和對理想境界的執著追問。
作者在書中寫道:“莊子的人生感悟不似屈原那樣壯烈,更接近于幽默滑稽的喜劇。這位詩人哲學家雖然已作古于兩千年前,今天,我們重讀其寓莊于諧‘汪洋恣肆以適已的話,雖感荒唐,卻不失深刻。”現代社會,人們忙著追尋各種附加的價值,卻往往忽略了生命真正的意義。那些裹挾著各種目的的生活方式讓我們喪失了生命的真體驗,遮蔽了生命的純然之光。人們迷失在利益、權力、物質的各種網羅中,成為了“終身役役而不知所歸”的異化人。《生命的哲學》為現代生活開啟了如何理解生命、如何對待生活的另一扇窗。
莊子說:“生者。德之光也。”在他看來,每個人的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只有從欲望的、知識的重重迷霧中解放出來,生命才能在自由的游戲中由黑暗走向光明。在那朝陽初啟的濠水之上,莊子是一條洄游世界的魚。今天,當我們讀著《生命的哲學》,再次傾聽莊子的道言,我們眼前仿佛出現了那個向“道”而思的詩人哲學家,他用看似無情實則充滿溫情的一雙慧眼,審視這個充滿誘惑的現代化叢林,提醒著我們拂去遮在生命之上的塵埃,去尋找自我生命的引擎,做心靈自由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