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曼春,方世平,王智勇,吳建元,袁嫻芬
(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湖北 武漢 430071)
鹽酸左氧氟沙星為氧氟沙星的左旋活性體,是第3代喹諾酮類抗菌藥物,通過抑制細菌DNA回旋酶、破壞細菌DNA代謝而發揮作用。鹽酸左氧氟沙星具有抗菌譜廣、抗菌作用強的特點,臨床廣泛用于治療呼吸道、泌尿道、腸道及皮膚軟組織等多種系統感染[1]。筆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對鹽酸左氧氟沙星在健康受試者體內的藥代動力學進行了研究[2-6],現報道如下。
LC-90A型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包括SPD-10A型紫外檢測器、LC-10AD泵、千譜HW信號處理系統;XK-96A型旋渦混合器;Beckman GS-15R型高速冷凍離心機;AP-9901型真空泵;BF-2000型氮氣吹干儀;FA2004型電子分析天平(上海恒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鹽酸左氧氟沙星對照品(含量為97.2%,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為30455-200202);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商品名彼妥,廣東彼迪藥業有限公司,規格為每片100 mg,批號為20030512);乙腈、二氯甲烷為色譜純,磷酸、三乙胺、異丙醇為分析純。
色譜柱: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 μm);流動相:乙腈 -0.04 mol/L 磷酸 -三乙胺(2 ∶8 ∶0.02);流速:1.0 mL/min;柱溫:30℃;檢測波長:298 nm。
選擇無心、肝、腎、代謝異常等病史,無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無藥物過敏史,試驗前接受全面體格檢查,且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心率、血壓、心電圖等均正常的健康男性志愿者20例,平均年齡(21.6±1.8)歲,平均身高(171.00±3.17)cm,平均體重(62.25±4.04)kg。試驗方案與知情同意書經武漢大學醫學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本研究為單劑量給藥試驗,受試者試驗前1個月至試驗期間不使用任何藥物,于試驗前1 d晚餐后開始禁食,試驗當天晨間空腹口服試驗藥鹽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用200 mL溫開水送服。服藥2 h后方可飲水,4 h后統一進標準低脂飲食。試驗期間忌煙、酒,禁飲含咖啡因類成分的飲料,避免劇烈活動和長時間臥床。服藥前(0 h)及服藥后 0.25,0.5,1,1.5,2,3,4,6,8,12,24 h 時采集上肢靜脈血5 mL至肝素抗凝試管中,離心分離血漿,置-30℃避光冷凍貯存待分析。
取血漿0.5 mL,加pH為6.8的磷酸鹽緩沖液0.2 mL,混勻,加入二氯甲烷-異丙醇(9∶1)5 mL,旋渦混勻,3000 r/min離心20 min,吸取有機相4 mL置清潔試管中,50℃水浴氮氣流下吹干,用 100 μL 流動相溶解殘渣,20 μL 進樣。
在上述色譜條件下,色譜峰與血漿雜質峰分離良好,無干擾峰出現,鹽酸左氧氟沙星保留時間約為5.7 min。取加入標準品的空白血漿 0.051,0.101,0.202,0.505,1.011,1.516,2.022,4.044 μg/mL,按上述血漿樣品處理法處理,依法測定,得標準曲線方程 A=63.9257 C-1.18496,r=0.9993( n=8)。結果表明鹽酸左氧氟沙星血漿質量濃度在0.051~4.044 μg/mL范圍內與峰面積線性關系良好。取鹽酸左氧氟沙星低、中、高3個質量濃度(分別為0.051,0.505,2.022 μg/mL)的溶液進行回收率和日內、日間精密度考察,結果見表1。
表1 鹽酸左氧氟沙星回收率及精密度試驗結果
用DAS 1.0程序分別計算各受試者的有關藥代動力學參數,受試藥藥 -時曲線下面積(AUCT)按梯形面積法計算,峰濃度(Cmax)和達峰時間(Tmax)均為實測值。20例健康受試者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后的血藥濃度分別經DAS 1.0程序處理后,各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見表2。
表2 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
表2 主要藥代動力學參數()
參數吸收相半衰期(t1/2ka,h)消除相半衰期(t1/2β,h)分布相半衰期(t1/2α,h)表觀分布容積(V d,L)0 ~24 h 藥-時曲線下面積[AUC0→24,mg/(L·h)]0 ~ ∞ 藥 - 時曲線下面積[AUC0→∞,mg/(L·h)]數值0.233±0.0609.628±5.2131.188±0.7261.795±0.91824.385±3.22229.866±3.892
20例健康受試者單劑量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200 mg后的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見圖1。
圖1 20例健康受試者平均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圖
本試驗采用HPLC法測定鹽酸左氧氟沙星濃度,方法專屬性高,線性范圍包括了所有體內血藥濃度實測數據點,高、中、低3個質量濃度水平的回收率均大于80%,日內及日間變異均小于10%,達到了生物樣品測定的要求。
在確定色譜分離條件時,經系統比較,選用乙腈-0.04 mol/L磷酸-三乙胺(2∶8∶0.02,V/V)作流動相,鹽酸左氧氟沙星與其他雜質峰分離良好。在樣品預處理時,加入pH為6.8的磷酸鹽緩沖液混勻后再加入二氯甲烷-異丙醇(9∶1)提取,選用的方法提取效果好,簡便、準確,重現性好。
試驗全過程在醫生、護士的監護下進行,受試者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1]Davis R,Bryson HN.Levofloxacin:a review of its antibacterial activity,pharmacokinetics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J].Drugs,1994,47(4):677-700.
[2]張 靜,施裕珍,王海燕.左旋氧氟沙星血藥濃度測定及藥物動力學[J]. 中國臨床藥學雜志,1999,8(3):155-157.
[3]周 文,李朝武,薛玉英,等.國產鹽酸左旋氧氟沙星分散片藥代動力學及生物利用度研究[J]. 中國藥房,2000,11(4):173-174.
[4]雷嘉川,羅順德,張如洪.左旋氧氟沙星在開顱手術病人中的藥代動力學[J]. 中國藥學雜志,2000,34(11):761-763.
[5]馬越鳴,曾照宏,陳 波.鹽酸左旋氧氟沙星膠囊人體生物利用度[J].中國臨床藥理學與治療學,2000,5(4):333-335.
[6]張宏文,邵志高.反相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左旋氧氟沙星血藥濃度[J].中國藥房,1998,9(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