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先
(廣西壯族自治區腦科醫院,廣西 柳州 545005)
隨著精神疾病的增多,抗精神病藥的應用也增加,如何合理應用,是臨床應該重視的問題。作為廣西最大的一家精神病醫院,我院抗精神病藥的使用情況具有一定代表性。筆者調查分析了2006—2008年本院臨床抗精神病藥的使用狀況,以便為臨床用藥提供參考。
資料來源于我院計算機網絡系統用藥信息中抗精神病藥的相關數據。統計2006—2008年我院各種抗精神病藥的消耗數據,包括用量、金額等信息,并進行分類、排序、統計等處理。采用WHO推薦的限定日劑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DDD值是為達到主要目的用于成人的藥物平均日劑量,因此在確定某藥DDD值時,其重點是突出“主要治療目的”、“成人”、“平均”等幾個方面[1]。參照2005年版《中國藥典(二部)》和第15版《新編藥物學》中推薦的日劑量,文獻未收載的以藥品說明書規定的日劑量[2]設定各藥的DDD值。用藥頻度(DDDs)=藥品總消耗量(規格×發出量)/相應的DDD值,用DDDs說明合理用藥的程度。藥品的日用藥金額(DDDc)=藥品消耗金額/該藥的DDDs,以此可了解藥物治療費用的高低[3]。藥物利用指數(DUI)=金額排序/DDDs排序。
統計結果見表1。
表1 2006—2008年我院抗精神病藥用藥情況統計
各種抗精神病藥的DDDc比較穩定,說明近3年來抗精神病藥的價格波動不大。DDDc排序前8名中,除2個長效注射劑外,其余都是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因為我院使用的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除奧氮平2006年為進口,2007年后為國產外,均為國產,這使得大部分患者有能力選擇療效好且不良反應小的藥品。
2006—2008年我院抗精神病藥年銷售總金額每年呈上升趨勢,年增長幅度分別為43.94%和44.67%。每年總金額排序前5名基本上都是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第1代中只有癸酸氟哌啶醇注射劑和氯氮平曾排在前5名。利培酮前兩年排在第1位,后被阿立哌唑取代。阿立哌唑雖是后引進,但該藥對D2受體和D3受體有較強的作用,對5-羥色胺(5-HT)受體具有部分激動和部分阻斷作用,作用機制不同于其他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少有不良反應,故用量增長較快。經典口服抗精神病藥總金額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而第2代口服抗精神病藥總金額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這與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不良反應少,患者耐受性、依從性好等有關。總金額中體現出口服制劑用量占絕大部分,而注射劑和口服液占少量。但近年較多長效注射劑和口服液的出現,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2006—2008年我院抗精神病藥的總DDDs分別為143.61萬、145.82萬、164.87萬,年增長幅度分別為1.55%和13.06%。這與人們越來越重視精神疾病的治療、注重生活質量的提高有關。其中氯氮平片、舒必利片一直穩居前2位,其次是奮乃靜片,說明我院抗精神病藥的應用比較穩定、合理。阿立哌唑持續增長,反映其為醫生與患者普遍認同且用量穩定。經典抗精神病藥如氯丙嗪、奮乃靜、舒必利、氟哌啶醇等與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相比,不良反應較多,特別是錐體外系反應、體位性低血壓、靜坐不能,服藥后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使患者難以融入社會,但價格便宜,品種較多。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僅對D2受體有較弱的作用,對5-HT、去甲腎上腺素(NE)和調節谷氨酸受體有較強的阻斷作用,特別是對5-HT2A有很強的作用,所以對陽性癥狀、陰性癥狀、情感癥狀和認知功能都有較好作用,而錐體外系反應則明顯減少,使得患者服藥后在控制病情的同時能較好地融入社會。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少、耐受性好,患者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更愿意選擇。
DUI是反映購藥金額與用藥人數是否同步的指標,比值越接近1,說明二者的同步性越好、使用者越多。17種藥品中,傳統抗精神病藥注射劑的DUI接近1,同步性較好,傳統口服抗精神病藥都大于1,其中又以氯氮平、舒必利的DUI較大,表明其日治療費用較低。第2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藥的DUI都小于1,表明其日均費用較高,因此臨床上對這些高檔抗精神病藥的應用要綜合考慮藥物經濟學和最佳療效的關系,掌握適應證。
近年來精神病患者逐年增多,藥品消費也隨之增加。從藥物治療范圍看,傳統抗精神病藥多改善精神病患者的陽性癥狀,而新型抗精神病藥能顯著改善患者的陽性或陰性癥狀、情感癥狀、認知障礙等。不論是經典還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藥,都對D2受體有一定作用,只是程度不同。查閱文獻發現[4-5],經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精神分裂癥的療效沒有顯著性差異,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對陰性癥狀、雙相障礙患者及認知功能甚至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都優于經典抗精神病藥,特別是錐體外系反應,非典型抗精神病藥比經典抗精神病藥少得多。經典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在長期治療過程中都面臨著患者的體重增加和血脂、血糖變化的代謝綜合征,但非典型抗精神病藥在這方面的發生率相對較少[6],因此,臨床醫生應做到合理選用抗精神病藥,使精神病患者的用藥更加合理、有效、安全、經濟。
[1]鄒 豪,邵元福,朱才娟,等.醫院藥品DDD數排序分析的原理及利用[J]. 中國藥房,1996,7(5):215.
[2]陳新謙,金有豫.新編藥物學[M].第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36-274.
[3]顏文偉.臨床精神藥理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70-121.
[4]馬振武,李梅香,石玉中,等.喹硫平(35例)與氯丙嗪(34例)治療精神分裂癥的比較[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4,23(5):273.
[5]路光輝,高麗紅,任清濤.氯丙嗪與維思通對精神分裂癥患者生活質量影響的比較[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04,4(7):1066.
[6]張 程.抗精神病藥對精神疾病患者糖代謝影響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05,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