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連串跳樓事件之后,富士康“北上西進”的內遷計劃似乎開始提速。在深圳廠區,富士康正在將近40萬員工逐漸削減至10萬~15萬。
從深圳到河南,從昆山到重慶,富士康一路攻城拔寨,地方政府紛紛向其拋出橄欖枝,為爭奪這個巨型企業暗戰不休。
對于深圳,富士康已是低附加值的雞肋;而之于中西部,富士康卻是GDP寵兒。中國的地域差異消弭了這家勞動密集型企業的轉型壓力。
人們大多相信,富士康向內地城市的持續擴張,是為了追逐更低廉的勞動力和更優惠的條件。但在種種表象之下,富士康與地方政府的政企聯盟之中,其實有著更為隱密的利益來源和利益分成模式。
借由富士康的北遷之舉,透視這種分成模式,或許可以從中檢視中國發展模式的深層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