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玲 ,秦貽強 ,何 潔 ,彭智翃
(1.桂林醫學院附屬醫院,廣西桂林 541001;2.桂林市第三人民醫院,廣西桂林 54100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滑膜炎和血管炎為主要病理表現的慢性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受累關節疼痛、腫脹、功能下降甚至關節畸形,患者生活質量低下,痛苦不堪,其患病人數約占全世界總人口的1.0%。目前,西醫臨床上多采用抗炎、免疫抑制或免疫調節等化學藥物來治療類風濕疾病,而采用中醫藥治療可取得良好效果,中成藥的療效也得到越來越多的醫生與患者的肯定。因此,本文對我院近兩年的抗風濕類化學藥與中成藥的用藥情況進行分析比較,旨在為抗風濕類藥物在臨床上合理使用與管理提供參考。
利用我院藥庫計算機信息系統,收集2008~2009年我院常用抗風濕類化學藥物與中成藥各10種,對有關數據進行統計。
采用限定計量(defined daily dose,DDD)分析方法[1-2],計算藥品用藥頻率(DDDs)、日用藥費用(DDC)和排序比。
DDDs=藥品的年用量/該藥的DDD值;反映藥物的使用結構和動態變化,值越大表示藥物的使用頻率越高。
DDC=藥品的年銷售總金額/該藥的DDDs;代表藥物的總體價格水平,表示患者應用該藥的平均日費用。
排序比=金額排序/DDDs排序;反映藥品銷售金額與用藥人次是否同步的指標,比值接近1,表示同步性較好。
我院兩年間抗風濕類化學藥物與中成藥的銷售金額明顯增加,說明該類藥物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藥物銷售的總金額也有較大增長,抗風濕類藥物的使用與銷售比例變化不大,應用情況比較穩定。我院抗風濕類化學藥物與中成藥的銷售金額與比例統計見表1、表2。

表1 抗風濕類化學藥物的銷售金額及比例Tab.1 Ratio and the consumption sum of the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2008~2009年我院抗風濕類藥物多為片劑與膠囊劑等口服制劑?;瘜W藥物方面,尼美舒利顆粒、奧沙普秦分散片、雙氯芬酸鈉雙釋放腸溶膠囊、骨肽片等由于臨床上應用療效明確,應用情況穩居前列,來氟米特片的構成比排序由2008年的第六位躍居2009年第一位,說明該藥療效較佳,醫生和患者都傾向于選用該藥物。在中成藥方面,復方塞隆膠囊與盤龍七片構成比排序一直位居前一二名,但2009年前者的應用量增加較大,后者的用量略有下降,而其中跌打七厘片的用量由2008年的排名第七位躍居到第四,這可能與醫院藥品集中采購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的調整有關。我院抗風濕類化學藥物與中成藥的銷售金額以及構成比排序見表 3、表 4。

表2 抗風濕類中成藥的銷售金額及比例Tab.2 Ratio and the consumption sum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3 10種抗風濕類化學藥物的銷售金額及構成比Tab.3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ten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4 10種抗風濕類中成藥的銷售金額及構成比Tab.4 The consumption sum and constituent ratio of te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我院大多數抗風濕類藥物的DDC小于10元,說明患者的平均日消費金額比較低,藥品使用合理。從排序比來看,大多數藥物的排序比接近或者大于1,說明抗風濕類藥物的使用率高,應用比較廣泛,受到醫生和患者的歡迎。而2009年的應用情況優于2008年,有了一定的提高。我院常用抗風濕類化學藥與中成藥DDDs、DDC、排序比見表5、表6。

表5 10種抗風濕類化學藥物的DDDs、DDC、排序比Tab.5 The DDDs,DDC and ratio of sorting in ten anti-rheumatism chemical medicine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表6 10種抗風濕類中成藥的DDDs、DDC、排序比Tab.6 The DDDs,DDC and ratio of sorting in ten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of anti-rheumatism which were cured the beriberoid disease
本文通過對兩年間抗風濕類藥物的應用分析,我院的抗風濕類藥物的使用符合安全、有效、經濟用藥的原則,為該類藥物臨床的合理用藥提供參考。統計顯示,我院抗風濕類藥物的銷售金額逐年增加,每年均有一定數量的新藥應用于臨床,表明該領域治療藥物的研發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為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與臨床廣泛使用的西藥相比,中藥抗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活性成分繁多,具有抗菌、抗炎、鎮痛、免疫調節等多方面生理活性,因此對風濕類疾病的療效確切、安全、副作用少,且價格較為低廉,在臨床應用顯示了一定的潛力和獨特的優勢,目前越來越多的患者在治療時傾向選擇中成藥。因此,應有效地開展中醫藥的研究與開發,使之在風濕類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得到更好的利用。
[1]鄒豪,邵元福,朱才娟,等.醫院藥品DDD數排序分析原理及利用[J].中國藥房,1996,7(6):264.
[2]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15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