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焰松,田明華,吳紅梅,安寶利,李 強
(1.北京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北京 100038;2.水利部水土保持植物開發管理中心,北京 100038)
沙棘是一種具有環境保護功能的造林樹種,能夠起到保持水土和防風固沙的作用,同時沙棘果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飲料、保健、醫療、食品、化妝等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開發和利用,基于此 “晉陜蒙砒砂巖沙棘生態工程建設項目”于1998年在我國正式實施,并且取得顯著的成效,對當地的環境、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帶來了很大的改善。為了對沙棘生態工程建設項目進行經濟社會效益評價,項目組對陜西省府谷縣進行了實地調研,并針對府谷縣的沙棘生態工程建設情況進行經濟社會方面的分析和評價。
經濟社會效益評價指標的選擇在遵從客觀性、可比性、可量化性、代表性和獨立性的原則基礎之上,主要是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即主要來源和重要來源,主要來源是實地調查得到的經濟社會評價指標和一些學者、研究機構對沙棘經濟社會效益的評價指標,重要來源是我國在實施相關工程時所選擇的指標。王雄在分析沙棘林的生態經濟效益分析評價中選擇的指標包括涵養水源效益、農田防護效益、保持水土效益、營林成本以及營林產值等方面[1];王清君等對沙棘經濟林營造技術及經濟效益探討時所選擇的指標包括經營林產量分析、沙棘果銷售效益、沙棘果加工利用效益分析等方面[2];董明朝對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指標體系研究中選取的指標包括人均純收入、森林覆蓋率、水土流失治理率、清潔能源普及利用率(%)、人均擁有公共綠地面積、基礎設施建設、環境管理等[3];任建智選取的全面小康社會指標有:人均GDP、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經濟增長率、就業率、民主化率、公民對政府的滿意度、國民平均受教育年限、電視廣播人口覆蓋率、文化娛樂支出比重、平均預期壽命、勞動參與率、貧困發生率等[4]。綜合以上指標和項目的具體情況,本文選擇的指標具體如下:農戶收入、鄰里與干群關系以及與其他相關生態工程的比較。
府谷縣數據的來源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從當地政府部門獲取的數據,我們從政府獲取的資料包括歷年的統計年鑒、整個地區沙棘種植情況等數據;二是對沙棘種植農戶做的問卷調查。我們選擇府谷縣的麻鎮、孤山鄉、府谷鎮、黃甫和清水鄉等5個鄉鎮的22戶種植面積較大的農戶進行調查,麻鎮選擇的大戶有5戶,孤山鄉選擇的大戶有3戶,府谷鎮選擇的大戶有7戶,黃甫選擇的大戶有 6戶,清水鄉選擇的大戶只有1戶。
按照所選擇的指標來分析沙棘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
農戶收入是反映沙棘經濟效益的一個重要指標,它是沙棘能給種植農戶所帶來的經濟利益的具體體現,只有沙棘能夠給種植農戶帶來經濟上的切身好處,才能提高農戶種植沙棘的積極性,這樣才會進一步有利于沙棘的種植與發展。本部分以2008年的數據作為分析的基點,將沙棘在2008年能夠給農戶帶來的收益與農業、畜牧業所帶來的收益進行比較分析。
表1 2008年府谷縣被調查農戶沙棘收入與農業、畜牧業收入的對比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盡管2008年府谷縣沙棘種植大戶的純收入當中,沙棘的純收入相對于農業和畜牧業來說較低,但是從1元支出所產生收入的角度來說沙棘是最高的,達到4.73元,既高于農業的3.36元,又遠遠高于畜牧業的1.28元。因此從整體上來說,沙棘給農戶帶來的經濟效益是比較明顯的,投入少而收入高,表明種植沙棘有較高的經濟效益,能夠給農戶帶來較大經濟利益,也表明沙棘種植是值得推廣的。
將鄰里與干群關系變化作為指標之一是從社會效益的角度進行考慮,鄰里與干群關系的變化是社會效益的重要方面,在設計問卷時也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因素和指標。對這類問題進行設計時設定了4個選項,即有很大提高或改善、較大提高或改善、沒有變化以及惡化。
表2 沙棘種植前后鄰里與干群關系變化 (單位:%)
上表反映了沙棘種植前后鄰里與干群關系的變化,從中可以知道高達73.7%的調查農戶認為沙棘的種植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或改善了鄰里與干群關系,9.1%左右的種植農戶認為沙棘的種植使鄰里關系和干群關系有了較大提高或改善,僅有17%左右的人認為沙棘種植前后并沒有發生變化,認為沙棘種植導致關系惡化的現象不存在,因此可以知道沙棘的種植對鄰里關系和干群關系有很大的正效應,沙棘對社會產生了很大的正面影響,有利于鄰里之間關系的改善,當地政府與農戶關系的提高。
為了進一步反映沙棘工程的經濟社會效益,我們還調查了種植農戶將沙棘工程與其他工程的比較,根據調查我們知道當地除了實施沙棘工程之外,還實施了其他的生態工程,其中包括退耕還林工程和天然林保護工程。
表3 沙棘工程與其他工程之間的比較
表3反映了沙棘工程與其他當地工程之間的差異,從表中的數據可知,同其他工程之間比較,沙棘工程對收入、就業、環境和培訓機會的積極影響均是最大的,尤其在提供培訓機會方面,90%的被訪者認為沙棘工程提供培訓機會最多。對環境的積極影響方面,85%的被訪者認為沙棘工程對環境的改善作用最大。
從以上的分析中可知府谷縣沙棘工程的實施為當地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既提高了當地的農戶收入,也使得當地的社會關系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同時也極大地保護了環境,但是在我們對府谷縣沙棘工程調查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在對不同鄉鎮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當地沒有沙棘果的加工企業,這制約了農戶收入的提高。沙棘的經濟價值主要是通過對沙棘果的加工利用體現出來的,同時又由于當地的交通條件比較落后和沙棘種植地區比較偏遠,使得沙棘果的銷售情況并不是十分好,甚至個別農戶沙棘果銷售收入無法彌補自己所花的交通費,這限制了農戶種植沙棘的愿望和激情,因此沙棘的種植目前還主要是依賴于當地政府的財政激勵,如何將沙棘果的經濟價值體現出來,使種植農戶真正獲益是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關系到沙棘的種植和開發利用前景,解決好這個問題一方面能夠提高種植農戶的收入,還能夠減輕當地財政負擔。
沙棘協會正在毗鄰鄂爾多斯市的各縣建立起來了。對沙棘產業發展的作用是巨大的,沙棘協會的職責包括沙棘種植技術的培訓和推廣、沙棘銷售渠道的開拓以及沙棘企業權利的維護等方面,因此沙棘協會是沙棘種植和開發的重要參與者,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通過對當地的調查,我們發現當地沙棘協會組織的發展滯后,對農戶發揮的作用有待于提高,目前履行這一職責主要是由當地政府的一些部門來執行,而這些職責由政府部門來執行往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為政府部門處理的工作比較多,花費在沙棘產業上的時間就會相對比較有限,同時政府部門的人員并不一定是沙棘方面的專業人才,使得沙棘的開發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會受到阻礙。
在對農戶調查問卷的設計中我們還考慮了沙棘的后續管理,針對種植農戶在沙棘種植之后是否對沙棘進行管理提出詢問,接近70%的農戶對沙棘并不撫育,造成沙棘成活率一定程度的下降。對沙棘后續管理的缺乏不利于沙棘的生長和存活。
針對以上的分析和問題,結合當地的具體情況,我們提出如下的對策與建議:
由于府谷縣沒有沙棘加工企業,所以不得不將沙棘果運往臨近的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這一方面增加了運輸成本,同時增加了對沙棘果的損壞,因此當地對沙棘果的采集數量并不多。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應當招商引資,建立沙棘加工企業,以便消化本地的沙棘果,進而提高農戶種植沙棘的主動性,促進當地產業結構的升級。沙棘企業還應當生產多樣化的沙棘加工產品。沙棘不僅可以起到保護環境的作用,沙棘果還具有多項功能,例如可以制成藥品、保健品等加工產品。這些加工產品在倡導環保和健康生活的今天,能夠得到市場的親睞,受到消費者的歡迎。在不斷擴大市場容量的同時,逐步建立起當地的沙棘產業。發展沙棘產業的過程,既是種養加、產供銷一體化的過程,也是三大產業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各級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其他部門的協作,爭取他們在資金、科技、信貸、稅收等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同時建立與國際標準一致的國家質量標準體系,圍繞這個標準體系安排產品的生產、加工、包裝和儲運環節。
由于沙棘協會在沙棘的種植和開發過程中具有其獨特的職能,不能由其他部門來代替,在府谷縣沒有沙棘協會的情況下,建議盡快建立沙棘協會,不斷完善沙棘協會的職能,使沙棘協會成為政府與企業、企業與消費者、種植農戶和企業的橋梁,不斷深化沙棘的市場化程度。
沙棘生產的后續管理是關系到沙棘成活率和生長的重要保障,因此沙棘的后續管理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方面。對于沙棘的后續管理可以由當地政府委派專門人員進行管理,也可以由種植農戶自發管理。
[1] 王雄.沙棘林的生態經濟效益分析評價[J],山西水土保持科,2006.6(2):33-34.
[2] 王清君,褚雅君.沙棘經濟林營造技術及經濟效益探討[J],中國林副特產,2006.6(3):61-62.
[3] 董明朝.新農村建設環境保護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08(8):105-107.
[4] 任建智.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統計指標體系[J],生產力研究,2004(5):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