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學
企業績效評價方法,不應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要隨著企業內外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而變化。同時,也應根據企業的發展階段及自身業務特點,不斷調整、完善。
我國現代制造業企業與傳統制造業企業發展要求相比,呈現出4個新特征:第一,更注重創新成本、時間成本;第二,更注重研發、營銷、制造、物流整體四個環節有機銜接;第三,更注重相關產業集群發展能力強的區域;第四,更加注重選擇員工包括家屬工作環境、學習環境、生活環境、交流環境好的區域。
評價體系設置
案例企業廣州某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A公司”),是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專注于高精密注塑設備技術與產品領域的研發和生產,目前已成為中國極具規模和最具競爭力的注塑機械與設備綜合服務商之一。該公司是“廣州市優秀民營企業”和“廣州市著名商標”企業,2008年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8年初進入廣州現代工業制造企業綜合實力30強。
根據我國現代制造業企業的特征,筆者從制造業運作績效的四個層面出發,提出如圖所示的指標體系結構,這四個層面的指標相輔相成,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績效和核心競爭力。
接下來,我們運用上述評價體系對A公司2009年度的經營績效進行評價。
指標體系設置
根據重要性、可操作性、可控性以及關聯性的原則,結合案例企業的實際情況,對四個層面設置了適合于該公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
指標隸屬度計算
一、計算財務方面定量指標的隸屬度
定量指標的隸屬度模型的計算公式:
根據定量指標的計算公式,財務指標相對于優秀指標的隸屬度計算結果如表2。
二、計算非財務方面定量指標的隸屬度
對于計算非財務方面定量指標的隸屬度,其關鍵在于確定隸屬函數的上下限的取值,在本案例研究中,我們將評價標準主要定位于內在性,即參照企業自身多年來的發展情況作為評價標準。因為如果在該企業所在區域選擇多個同類型同規模的企業作為評價標準并獲得相關數據困難很大,另一方面是因為該企業一些歷史數據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經過調查研究,我們將所獲得的數據整理后,得到如表3所示的企業非財務方面定量指標值。
這些非財務指標的計算步驟同計算財務指標一樣,只不過這里隸屬函數的上限值a2取企業的歷史平均最高值,下限值a1取企業的歷史平均最低值。
三、計算定性指標的隸屬度
針對定性指標,我們設計了調查問卷,分為管理人員、員工和客戶三種,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分析統計(調查結果分優秀K1、一般K2及差K3三等級),我們得到如表4所示的統計結果。
這里我們規定,評價等級V={v1(優秀),v2(一般),v3(差)},所以定性指標的隸屬度得分=
(K1,K2,K3)?
四、計算績效評價綜合隸屬度和各層面指標隸屬度
根據各個指標的權重情況,應用我們前面介紹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計算企業經營績效水平的綜合隸屬度。
績效評價綜合隸屬度=∑(層面指標隸屬度×指標權重)
結合A企業的真實數據,計算出A企業的內部績效隸屬度得分是0.679(權數是0.60),外部績效隸屬度得分是0.766(權數是0.40)。則綜合績效隸屬度得分=0.679×0.60+0.766×0.40=0.714
評價結果分析
A企業的經營績效綜合隸屬度得分為0.714,評語值達到了優秀等級,說明企業的整體經營績效較為理想。其中,外部績效綜合隸屬度得分為0.766,達到了優秀等級,但內部績效綜合隸屬度得分為0.679,評語值等級為一般。出現這種整體績效良好,分布績效有較大差別的情況,正是各個層面指標權重大小體現的結果,這也在各個層次的指標評價中都得到了體現。
1.財務層面。從財務層面來看,財務層面績效綜合隸屬度得分為0.618,處于一般等級,其中盈利能力得分處于優秀等級,償債能力得分處于差等級,資產營運能力得分處于優秀等級,發展能力得分處于一般等級,這說明該企業的財務狀況一般,盈利能力和資產營運能力較強,但償債能力很差,發展能力也比較差。
2.業務流程層面。從業務流程層面來看,該層面績效的綜合隸屬度得分為0.771,處于優秀等級。其中,技術創新指標綜合隸屬度得分處于一般水平,說明企業在創新方面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從創新投入、創新過程和創新產出及其下一級指標的隸屬度得分來看,企業對創新的投入很高,但產出很少,所以管理者應該考慮重點考核一下研發人員的工作績效,并應該對銷售市場作出正確的分析。
3.顧客層面。從顧客層面的績效來看,還是不錯的,其評價結果達到了優秀等級,主要表現為在顧客的取得與保持方面做得比較好。另外,企業也能根據顧客的需要來調整產量。
4.社會層面。從社會層面來看,績效優秀。其中,公共關系得分比較高,處于優秀等級,說明企業的社會形象和社會信譽比較好。但企業并沒有很好地擔負起它的社會責任,主要表現在社會貢獻較少,如對扶貧投資項目的投資金額、對慈善公益的捐助金額以及對特定公益事業的支持金額比較少。
通過以上對現代工業制造企業經營業績相關理論的闡述和對企業目前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進行分析,并且對業績評價體系的改進,從而得出以下結論:
結論一:提出了一種新的綜合評價模型—綜合績效記分法。綜合績效記分法是對平衡計分卡、全面質量管理和績效管理概念的擴展和融合,它將個人目標與組織目標結合在一起,將個人績效與組織績效結合在一起,不僅有利于個人的學習和進步,更有利于組織的成長和發展。
結論二:體系的設計考慮了多方利益主體的利益,指標的設計不僅符合一般投資人對業績評價的要求,而且還符合企業內部管理需求;不僅考慮到短期利益的實現,而且更要注重戰略目標的實現。同時,本體系更關注企業的技術和創新能力、創造現金能力、企業對社會的貢獻(比如對環境和生態的貢獻)。
結論三:構建了現代工業制造企業績效評價體系框架,并且重點研究了指標體系的建立和評價方法的選擇,指標體系是評價的核心。
本文在借鑒平衡記分卡評價內容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制造業企業的特點建立了包括五級指標的可選評價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進行了量化。本套評價體系在企業中進行得到了實證研究。研究結果表明,本套評價體系完全適合于該制造業企業,評價效果良好。
(作者供職于海華電子企業(中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