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5月1日,“中國普洱·日本巖手·大可堂2010年上海世博會茶秀展”在浦西世博園綜藝大廳正式拉開帷幕。
此次茶秀展由云南普洱市、日本巖手縣及上海大可堂聯合主辦,主題為“博大精深 有容乃大”,取自2010年上海世博會海寶的創意靈感“海納百川,以成其大。博大精深,有容乃大。”
“博大精深”代表以普洱茶的歷史、文化與在全世界范圍內對于中華文明傳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它也正是古老而又年輕的普洱市的代言者,啟發并帶動了普洱市其它產業的共同繁榮。“有容乃大”,容,容量、容器,代表著南部鐵器,同時寓意著歷經千錘百煉的中日兩國間的友誼,文化上的寬容與理解,溝通與努力,日本南部鐵器(鐵瓶)對于傳統技藝的尊重、400年來廣開渠道,融合各國文化,終鑄經典。大可堂則是上海世博“以成其大”的一個小小縮影,同時,也在“博大精深”與“有容乃大”之中起到了溝通、融合與連接的作用。
舉辦“中日世博茶秀展”旨在展示“生態、和諧、魅力”普洱新形象,展示普洱茶從傳統產品到現代產品的發展歷程,展示普洱民族文化和普洱茶文化,同時,也展示日本“南部鐵壺”文化及日本巖手縣風貌和傳統文化。這將是將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個新起點,也是人類健康文明的一次精彩對話。
日本巖手縣知事達增拓也、普洱市市委書記沈培和大可堂主人張奇明等參加了開幕儀式并為現場剪彩。
云南省普洱市由云南省思茅市2007年更名而來。普洱是世界上最早種茶、制茶、飲茶、賣茶的地方,這里有近8萬畝的野生古茶樹群落,樹齡2700余年的鎮沅千家寨野生茶樹王,還有樹齡千余年的瀾滄邦崴過渡型古茶樹和景邁萬畝栽培型的古茶山,遺存的化石和古茶樹都證明,普洱是茶葉原生地的中心地帶,是“世界茶鄉”。曾作為“茶馬古道”上重要驛站的普洱市,被評為CCTV“傾國傾城”最值得向世界介紹的十個城市之一。
普洱是“世界茶源、中國茶城、普洱茶都”。普洱是世界茶樹原產地的中心地帶,也是普洱茶的原產地。僅見于景谷的3540萬年前的寬葉木蘭化石,以及135萬畝保護完好種類齊全的野生古茶樹群落、人工栽培古茶園,證明普洱是世界茶樹原產地。2700年的鎮沅千家寨野生世界“茶樹王”、上千年的瀾滄邦崴古茶樹和1800多年的景邁山萬畝人工栽培古茶園堪稱世界奇觀,是世界茶樹資源的重要寶庫。
南部鐵器
南部鐵器指的是江戶時期的“南部藩”所產的鐵器制品,約在今日日本東北部的巖手縣境內,其中又以盛岡及水澤兩地為最主要的產地。如今是巖手縣的著名特產,用傳統鑄造法,以及使用手工打造的生鐵制品。其制品有:鐵瓶(鐵壺)、急須(茶壺)、火缽(火爐)、瓶墊、茶托、鐵鍋、風鈴以及花瓶等種類。南部鐵器的“南部”兩字約來自400年前,南部信直(戰國時的武將)修筑了盛岡城,作為藩主的他,開始擁有了這片土地。
盛岡盛產砂鐵、巖鐵等優質的鐵資源,以及川砂、黏土、漆、碳等原材料,這對鑄物業來說,有這些先天優勢條件是再好不過的了。南部信直請來了鑄物師——鈴木縫,和釜師——小泉五郎七、有坂、藤田等人。從此,盛岡開始了鐵器的制造。
上海大可堂茶莊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經營云南普洱茶為主業,以弘揚中國茶文化為宗旨,以推廣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為理念的企業。
公司以多年從事文化產業的人文積累為依托,立足上海,架設一條從西南邊陲到東海大都市的橋梁,為普洱茶這一歷史名茶融入現代時尚,面向國際市場打造一座全新的平臺。

公司全方位地從事普洱茶生產加工、新品研發、營銷推廣、收藏鑒別、售后服務等一系列工作。為了更好地弘揚傳播普洱茶文化,公司以大可堂茶園、大可堂普洱茶網站、大可堂產品專賣店等多種形式為廣大茶友服務,并正在籌建上海第一家普洱茶博物館。
公司主要的產品有古樹茶系列、生茶系列、熟茶系列、迷你沱系列、“萬歷藏”系列、“玄色羽”老茶系列、茶具系列,并為客戶定制各種紀念性禮品茶。
“大可堂普洱茶”正以一個既有深厚文化底蘊,又具新潮時尚概念的全新品牌面世,相信一定能得到各個層面普洱茶愛好者的青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