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廣生 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江蘇泰州 225300
新城疫(ND)作為禽類重要疫病之一,從發現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程,給養殖業帶來不可估量的經濟損失,因而人們對ND的預防、控制、撲滅采取了大量的措施,但其仍然給集約化養殖帶來威助。雞新城疫發病后,抗生素、磺胺類藥物無治療作用。為了探討中藥抗雞新城疫病毒的作用,我們依據中獸醫的辯證施治理論,對中藥進行篩選,選出了以貫葉連翹、香薷兩味中藥的方劑,進行抗雞新城疫病毒的體外實驗。
1.1.1 試驗雞胚:10日齡非免雞胚,購自南京藥械廠。
1.1.2 雞新城疫毒株:由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預防獸醫教研室提供,雞胚尿囊液的HA效價為8log2。
1.1.3 藥品:中藥復方制劑由貫葉連翹、香薷組成,制成含生藥2g/ml的口服液,所用中藥購自泰州仁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金剛烷胺,由江蘇倍康藥業公司提供,配成0.2mg/ml濃度,滅菌后備用。
具體分組情況見表1。

表1 實驗分組情況
1.3.1 測定半數致死量:將尿囊液稀釋不同倍數,接種非免雞胚,得出胚胎半數致死量。經過測定,尿囊液半數致死量的稀釋度為1:1000,正式試驗的接種稀釋度用1:500的尿囊液。
1.3.2 藥物毒性試驗:將中藥原藥液用生理鹽水作倍比稀釋,將原藥液及不同濃度的藥液分別接種于4枚10日齡雞胚的尿囊腔中,每只0.2m L,置37℃恒溫箱孵育72小時,每天觀察存活情況,雞胚全部存活的最高藥物濃度為正式試驗的起始濃度。同時設生理鹽水對照組。
1.3.3 中藥復方口服液對雞新城疫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測定:按1.3.1尿囊液的稀釋度和表2的藥物濃度做為接種的依據。
1.3.3.1 中藥組:每個雞胚尿囊腔同時接種中藥0.2m L,病毒稀釋液 0.1m L。
1.3.3.2 西藥組:每個雞胚尿囊腔同時接西藥0.2m L,病毒稀釋液0.1m L。
1.3.3.3 生理鹽水對照組:每個雞胚尿囊腔同時接種生理鹽水0.2m L,病毒稀釋液0.1m L。
上述雞胚在37℃恒溫箱中孵育,每天照蛋2~3次,棄去24小時內死胚。收取72小時內活胚和24~72小時死胚尿囊液,低溫保存備用。以血凝(HA)試驗檢測每組雞胚尿囊液的病毒滴度。
2.1 藥物毒性實驗:經過2次重復試驗,中藥復方制劑的原藥液及其不同稀釋度均對雞胚無明顯致死作用。其存活情況見表2。故用原液濃度為正式試驗的起始濃度。

表2 藥物對雞胚毒性實驗結果(n=4)
2.2 中藥復方制劑對雞新城疫病毒增殖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中藥復方制劑對雞新城疫病毒增殖的抑制作用測定結果
3.1 雞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傳染病,由于疫苗的廣泛應用,使該病多以慢性或散發為特點。雞新城疫發病以后,目前還無有效療法。用中藥治療畜禽病毒性疾病,已有很多成功經驗,本試驗就是為臨床治療雞新城疫提供理論依據。
3.2 中藥復方制劑能明顯抑制雞新城疫病毒增殖,降低雞胚死亡率。分析中藥配方的作用,貫葉連翹具有抗抑郁、抗病毒、鎮痛等作用。香薷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的作用。中藥復方制劑的效果明顯高于金剛烷胺。
3.3 本試驗對中藥復方制劑在雞胚內抗雞新城疫病毒的效果進行了觀察,在動物上的效果如何以及作用機理有待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1]郝文利,葛政文.中草藥免疫作用研究[J].當代畜禽養殖業,2005,(05):44~46.
[2]馬興樹.禽傳染病實驗室診斷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359~367.
[3]瞿自明,徐方舟,江钖基.獸醫中草藥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1998,761-762
[4]魏新,周魏明,陳進.雞新城疫的診斷與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Z2):27-29+246
[5]畢延清.雞新城疫的診斷和防控[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9,30(9):154-456
[6]張延明,張志英,苗永泉等,雞重點疫病的流行特點與防制對策 [J].畜牧與飼料科學,2005,26(5):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