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民強 施瑞潔 閆福堂 任健康 袁軍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ACE)又名激肽酶Ⅱ,是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以及緩激肽系統的重要調節因素,影響人體多種生理機能。ACE廣泛分布于全身各組織的血管內皮或上皮細胞,是血管緊張素Ⅰ(AngⅠ)形成血管緊張素Ⅱ(AngⅡ)過程中重要的限速酶,在血管生理調節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ACE主要定位于毛細血管內皮細胞,由于肺組織具有豐富的毛細血管且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所含的ACE位于細胞外(外周血管內皮細胞所含的ACE位于細胞內)促使血管緊張素I轉化為血管緊張素II的作用較強,且肺循環是體內唯一不使血管緊張素II滅活的循環器官。肺循環流出的血液中血管緊張素II的含量最高。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呼吸系統不同疾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血清ACE的檢測, 探討不同肺部疾病患者血清ACE的變化及臨床價值.
1.1 材料
1.1.1 研究對象 選取2007年3月~2009年12月在陜西省人民醫院和西安市結核醫院就診的195例經影像、支氣管鏡和病理切片等確診的不同肺部疾病患者。男115例,女80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58±19)歲,其中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32例、肺心病47例、肺結節29例、肺結核48例和肺癌39例。正常對照組130例,來自門診體檢中心。其中男76例,女54例,年齡33~78歲,平均年齡(56±18)歲,其與患者年齡相近。
1.1.2 試劑和儀器 ACE試劑(速率法)來自寧波美康生物有限工程公司;校準品及質控品購自英國朗道實驗診斷有限公司。采用日立(Hitachi)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1.2 方法 抽取被檢者清晨空腹血液3~5ml,37℃30min后離心(3000r/min)分離血清,嚴格按Hitachi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操作規程及試劑盒說明進行操作。
1.3 統計學處理 計量資料以x±sD表示,采用SPSS10.00統計分析軟件,以 =0.05為檢驗水準。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F),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健康對照組與不同肺部疾病患者血清中ACE活性結果見表1。首先各組間進行方差分析,F=6.582,P<0.01,即各組間ACE活性有明顯差別。而組與組之間進行t檢驗,其中肺癌、肺結節和肺結核與正常對照組比較,t=3.11~3.62,P<0.01;肺心病、COPD組與正常對照組比較,t=2.15~2.38,P<0.05;而肺癌組與正常對照組以及其它肺部疾病組比較,t=2.87~9.23,P<0.01或P<0.001。

表1 各組血清中血管緊張素轉化酶結果(x±sD, U/L)
3.1 實驗結果表明,血清ACE活性,不同肺病患者除過肺癌、COPD和肺心病低于或顯著低于正常人群外,其余均高于正常人群。不同肺病患者之間,其活性高低也不盡相同,其中,肺結節和肺結核患者雖然顯著高于正常人群,但它們之間無明顯差異(P>0.05)。有趣的是肺癌、COPD患者卻顯著低于正常人群,特別是肺癌患者除明顯低于正常人群外(P<0.01),卻遠低于肺結節和肺結核患者(P<0.001)。而肺心病略低于正常人群(P<0.05)。揭示檢測血清ACE活性有助于肺心病、COPD與肺結節和肺結核以及肺癌與肺結節和肺結核等的診斷或鑒別診斷。
3.2 有學者報道COPD、肺心病血清中ACE的降低的原因是:(1)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使ACE生成減少;(2)缺氧引起血清ACE含量下降,可能與肺內生成ACE減少及肺毛細血管收縮流經肺微循環血量減少而使血清ACE含量降低有關;(3)循環復合物對血清ACE的抑制作用[1]。又有研究發現,肺心病患者急性期肺部感染加重能使血清ACE升高,在肺心病急性期ACE含量是降低而血管緊張素-II是增高的,而在肺心病緩解期ACE含量是增高而血管緊張素-II(AT-II)水平是下降的。可能原因是在肺心病急性期缺氧可能使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損傷ACE合成減少引起血清ACE活性下降,而缺氧使交感神經興奮腎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減少刺激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使ACE作用底物增加因而消耗ACE使血中ACE水平下降而AT-II水平增加。在肺心病緩解期損傷的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逐漸修復合成ACE逐漸增多并反饋抑制血管平滑肌細胞合成ACE酶使血清ACE水平增加。有研究發現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階段即使肺通氣和彌散功能損害,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水平仍維持較高水平,只有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血氣發生改變時ACE才有明顯下降。
3.3 大多數中外學者研究發現結節病活動期患者血清ACE 升高非活動期ACE大多在正常范圍,病變越重ACE升高越高。因此認為ACE測定不僅可作為結節病的輔助診斷且可作為觀察病情變化的指針。結節病ACE升高的來源在于肉芽腫上皮細胞和巨噬細胞分泌ACE入血所致。還有人認為結節病患者血清中存在免疫復合物,肺巨噬細胞在吞噬免疫復合物過程中也可分泌大量ACE,或者免疫復合物作為一種損傷的病理因子刺激肺泡內皮細胞產生ACE。
3.4 本研究發現,肺癌患者血清ACE活性明顯低于正常對照組和非腫瘤肺病患者,其與國內外相關報導基本一致[2]。還有報導ACE差異無性別和年齡的差別,并表明腫瘤病人ACE活性降低與疾病的臨床進展直接相關,轉移性腫瘤的平均ACE值明顯低于未轉移的腫瘤病人治療期間病人ACE值,也明顯低于恢復期病人ACE檢測值。然而,肺癌患者血清ACE活性降低的原因有許多解釋,其一是腫瘤產生的酶抑制劑抑制了ACE的形成;其二是肺缺氧抑制了ACE的活性。而大多數學者認為肺癌患者ACE活性減低與機體免疫狀態有關[3]。所以血清ACE檢測可作為肺癌與非腫瘤性肺部疾病鑒別診斷、肺癌的治療療效觀察的有效手段。
[1]Kohlstedt K,Brandes R P,Muller W,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s involved in outside-in signaling in endothelial cells[J].Circ Res ,2003,13(2):167-169.
[2]Patel S,Woods D R,Macleod N J,et al.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genotype and the ventilatory response toexertional hypoxia[J].Eur Respir J.2003,22(5):755-760.
[3]王進鴻,叢樹玲.肺部疾病患者血清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活性的變化[J].齊魯腫瘤雜志,1999,6(4):263-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