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森鳳

機器人(Robot)是捷克作家查培克在20世紀20年代寫的劇本《羅莎姆萬能機器人公司》中的主角。它的出現給人類大家庭增加了一個新的家族。是科幻作家筆下最感興趣的題材,對于未來的世界,機器人將充當什么樣的角色呢?
其實,早在古代,人類就萌生了制造出和真人一樣的機器為人服務的愿望,在中國,最古老的要數大名鼎鼎的指南車。傳說4500年前,黃帝和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黃帝被蚩尤施妖法困在霧中,因靠了指南車,才大敗蚩尤。三國時期的諸葛亮,發明過盡人皆知的木牛流馬,它可以跑路、沖鋒陷陣、運輸輜重,諸葛亮曾用木牛流馬戰勝司馬懿。
日本人在幾百年前,也制造過靠機械裝置驅動的玩偶。江戶時代,曾制造過一個漂亮的小姑娘玩偶,手里托著漆盤,畢恭畢敬地走去給客人獻茶。她為什么會走路?是因為和服里的木頭輪子在轉動。13世紀法國學者達亞爾培設計了機械看門人。15世紀,有個叫圖里阿諾的機械師制造了一個機械的歌舞女郎,她邊演奏三角琴,邊跳舞。演出以后還能向觀眾鞠躬行禮。1770年,英國公使給中國皇帝進貢了一個能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八個漢字的機器玩偶,以取悅大清皇帝,這個機器人至今還保存在故宮博物院。
人類真正用機器人來代替自己的勞動,是在近代大工業興起之后。1913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為了解決自動機床的上料、下料問題,首次研制了類似古代玩偶的上料機,這就是最早的一種機器人。1954年,美國機器人制造公司首先制造出第一臺樣機,但是未能引起美國人的重視。1968年,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用重金購得了這項專利,一年后,制造出第一批生產用機器人,美國人大吃一驚,懊悔不及。
今天,機器人技術已有了很大發展。1981年,美國波士頓樂團還擢用機器人任樂隊指揮,演奏科幻影片《星球大戰》主題曲:機器人的手腕、手臂動作靈活,富有情感,演奏獲得極大成功,該曲并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電影配樂獎。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1984年研制出一個相貌奇特會做向導的機器人,當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前往參觀訪問時,身材矮小的機器人走到中國領導人身邊,親切地說:“歡迎,歡迎!”接著一個轉身,彬彬有禮地說:“請你跟我走!”說完,便徑直走在前面當起向導來,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一次,美國新澤西州厄市機場,有一位與眾不同的旅客,在售票窗口買了去邁阿密的飛機票后,便進入候機人群中。當“他”被人發現后,立刻被包圍了,“他”只好呆呆地站在那里,讓人們拍照并平靜而幽默地回答人們的問話,原來它是一個機器人。一位旅客以難以相信的語氣感嘆地說:“簡直不可思議!”“他”立刻回答說:“那你就不要絞盡腦汁去想它了,要知道,我同樣也不理解你們這些人。”然后,“他”步入機艙,按號找到座位,開始了“他”的旅程生活。
美國還生產了一種會照管嬰兒的家用機器人,能為嬰兒講故事、做飯和給幼兒洗澡。當嬰兒睡覺后,它就打掃室內衛生,如果發生意外,它還會及時打電話通知上班或者外出的家長。2005年4月11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醫院,借助機器人的幫助,成功地為一名52歲的男病人進行了腦腫瘤切除手術,效果良好。說來也讓人難以相信,德國一家體育器械廠新近制造了一個拳擊機器人,按事先編制好的程序,它能在拳擊場上獨立移動,尋找戰機,應付各種變化,這場別開生面的拳擊極為精彩。沙特阿拉伯由于教師奇缺,就任用了機器人當教師給學生講課,“他”講解清楚,態度好,從不發脾氣,并能回答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講評作業中的錯誤,很受學生們的歡迎。
機器人在原子能工業、航天、海洋開發等領域發揮著獨特的作用。1953年,瑞士物理學家皮卡德父子制造了取名為“德里雅斯特”的水下機器人。1960年,它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10 916米的世界紀錄。1976年7月,二個奇形怪狀的機器人——美國“海盜”號探測器開始了冒險行動。一年后,機器人在火星上降落,向地球發回了大量照片和測量數據——這批資料,科學家們要用10年的時間才能完全分析清楚。進入20世紀80年代,機器人在太空服務的機會就更多了。1981年4月,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升空,在它身上就安裝著一個長15米的遙控機械手。這位“摩天”的手臂將發揮回收衛星,修理衛星等多方面的功能。最近,在發達的國家出現了一種被稱作“極限”作業的機器人。2006年,美國芝加哥一家醫院的放射科,不小心把鉛罐里的鈷打翻了,消息轟動了整個美國。美國原子能委員會急忙派一臺遙控機器人前去排險,一場風波才算平息下去。
機器人是人類創造的科技產物,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竟有那么多人擔心駕馭不了自己創造的異己力量。20世紀初,就有人預言,人類將被機器人毀滅。說來也怪,2001年,日本川崎重工業公司一個修理工,因誤碰開關,機器人把工人誤當作齒輪坯夾住,放進加工臺加工致死。這件事成為震驚世界的機器人殺人事件。日本秋葉市的一位機修工人,也因誤碰了開關,就被機器人頂在了墻上,用鐵臂將工人打得腦漿迸流,當場死于非命。英國一位女工也在測試機器人的電池時,機器人突然“野性大發”,將她的手臂一折兩斷。在德國,有人專門為一家法庭制造了一個機器人“法官”,只要幾分鐘工夫,電腦就會幫法官印出一份判決書。一次由于電腦失靈,錯發出數十份判決書,使法官驚恐萬狀。2003年美國一個警察局將一名叫丹尼斯班治的青年逮捕入獄,到審訊時才發現抓錯了。原來,警察要逮捕的真正罪犯叫丹尼斯·V.班治。但警察局的“電腦警官”失誤,使丹尼斯·L.白白蹲了幾天監獄。在西歐的幾家銀行中,“電腦會計”玩忽職守,一次就錯支出幾十萬、幾百萬美元,老板叫苦連天,取款者卻心花怒放。2005年,美國空軍進行一次編隊飛行時,突然有一架戰斗機盲目地向地面重要設施發射了一枚導彈,造成嚴重后果。后來查明,這件事也是電腦出了毛病造成的惡果。
機器人失控的重大事件,一直不斷發生。美國空防神經中樞——核戰警報系統曾幾次錯發警報,預報核彈已襲擊美國。這一驚人的消息,鬧得白宮內外人心惶惶,虛驚一場。1984年,美國總統選舉時,竟有一個叫“利貝卡”的機器人也準備競選總統,并草擬了競選演講稿。許多美國人對此啼笑皆非,有人憂心忡忡地說:“難道我們能讓機器治國嗎?總統是機器人,活人還干什么呢?”
機器人一方面減少了人的勞動強度,但也由于機器人的出現,工廠成了“無人工廠”,使許多工人失業,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機器人不但能干危害人類的事,而且還會“自殺”。前不久,美國一個核電站的機器人,竟用自己的手猛擊自己的軀體,裂為碎片,這是世界上第一個“自殺”的機器人。在美國,有一個機器人劇團,這個劇團的演員、導演和化妝師都是機器人,在演出名劇《羅密歐與朱麗葉》時,扮演羅密歐和扮演他的情敵帕里斯的二個機器人大打出手,帕里斯的腦袋竟被打下戲臺,其激烈程度超過了規定范圍。這一連串事件,不免使人想起《未來世界》里的機器人,多么陰森恐怖。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薩帕尼可夫預言:人類將被機器人所代替,人將成為機器人的玩物,保存在動物園里。
機器人是人類創造的一種智能省力產品,它永遠不可能趕上或超過人的聰明才智。1979年,中國的國際象棋大師吳曉瑩,在國際電腦象棋比賽中,棋高一招,擊敗了弈棋機。為了杜絕機器人害人事件的發生,美國科幻作家阿西莫夫為此規定了三原則:一,機器人不可傷害人;二,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的命令;三,機器人在不違背上述原則下保護自己。科學家們也正從電腦設計上給予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