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立波,杜 君
(五大連池市山口水電站管理處,黑龍江五大連池164500)
蓄滯洪區洪水調節計算,采用的控制站為設于二松的扶余和嫩江的大賚水文站,為提高洪水的預報精度和延長預報期,建議增加拉林河的蔡家溝水文站和嫩江的江橋水文站。
根據歷年實測資料分析,扶余到哈爾濱的洪水傳播時間為8 d左右,而大賚到哈爾濱的洪水傳播時間也為8 d左右,江橋到哈爾濱的洪水傳播時間為14 d左右。雖然大賚站可以控制嫩江來水,但其位置在胖頭泡蓄滯洪區分洪口(老龍口)的下游,大賚站預報期較短,很可能錯過分洪的最佳時機,且安全撤離的時間不足。為給防汛指揮部門增加決策時間以及增加蓄滯洪區內部人員和財產的安全撤離時間,必須提前預報時間。將嫩江洪水的控制站改為江橋水文站。用江橋水文站的來水提前發出洪水警報,再據大賚和白沙灘的水位、流量作最后決策。
從嫩江干流庫漠屯站到松花江干流佳木斯站洪水平均傳播時間為29 d,其中嫩江17 d,松花江干流12 d。從豐滿到下岱吉洪水傳播時間11 d。對胖頭泡蓄滯洪區來說,主要是哈爾濱以上的各控制站到哈爾濱的傳播時間,大賚到哈爾濱的傳播時間為8 d,江橋到哈爾濱的傳播時間為14 d,江橋到大賚地的傳播時間為6 d,考慮到防汛指揮部門的決策時間和安全撤離的時間,從江橋到老龍口不足6 d的時間,因此,江橋站應作為發出洪水警報的主要控制站。
該系統二級通信網選用江橋站應做為發出洪水警報的主要控制站。以GPRS作為二級通信網的主要通信信道。
在江橋站原有水文自動測報系統采集設備的預留通訊接口處連接GPRS無線數據傳輸終端,實現水文數據上傳。并以有線網絡(省防總數據庫)、有線無線電話為備用通道。
老龍口、老坎子為胖頭泡蓄滯洪區工程中的重中之重,其工程質量以及運行狀況直接影響蓄滯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在老龍口、老坎子壩址附近安全區內建立現場監測站,具備對現場的視頻監測、對水文、氣象的自動監測功能。現場監測站通過光纖通道(新建)連接公共網絡系統,進而實現同通信調度指揮中心的聯接,實時傳送現場視頻以及數據,為通信調度指揮中心的專家決策提供實時的信息。
工作站1臺并配置UPS不間斷電源。設置4路硬盤錄像機1臺,彩色低照度攝象機4臺、室外云臺4個、室外解碼器4個,監視器4臺,綜合控制器等。

圖1 現場監測站網絡系統圖
為保證調度指揮中心對蓄滯洪區內分洪情況的直觀了解,更好的對分洪工作進行部署,在蓄滯洪區內6處共8個監測點進行實時視頻監測。
監測點布置為:①五家子—-大河北堤、小河北堤,2個監測點;②東義順村安全臺——1個監測點;③義順鄉革志車站——1個監測點;④浩德鄉安全臺——2個監測點;⑤種畜場交通橋——1個監測點;⑥超等鄉安全臺——1個監測點。
每個監測點設置1部網絡彩色低照度攝像機、室外云臺1個、室外解碼器1個。
二級通信網為胖頭泡蓄滯洪區監測站(水委會、水管站、主要水位控制站等)以及老龍口進水口、老坎子出水口壩址至各縣級專業部門的信息傳輸通道。是蓄滯洪區預報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