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張麗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昌吉831100)
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課程設置的優化研究
王瑞張麗
(新疆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新疆昌吉831100)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和數理統計的研究方法,對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程設置進行分析與優化,優化方案的各項指標內容均得到專家認定,具有可行性。研究表明結論:課程優化方案中設置的限選方向可以按照社會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增減及組合不同特色的課程群,從而提高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發展。同時,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程優化體系的建立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健康發展以及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建設提供理論依據和有益參考,將有利于民族傳統體育專業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
高校武術專業課程設置
為了適應社會發展對民族傳統體育專門人才的需求,自1998年武術專業拓寬為武術專業課以來,新疆高校開設武術專業課的院校已多達7所,其中專業體院達4所,各院校面對武術專業課的培養目標、培養途徑、專業課程設置等方面存在一些問題都做了進一步的研究、優化與論證,但到目前為止仍存在諸多問題,新疆高校體育院系設置武術專業課的院系大多還是以武術專業課程為主體,有少數學校的課程設置有傳統體育養生、民族民間體育的課程;有的學校只是為適應改革需要開設相關課程,課程設置的這種狀態與“武術專業課”這一名稱相距甚遠。如何圍繞培養目標合理優化設置相應的專業課程,至今仍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這對適應社會需求和民族傳統體育學科自身發展建設都具有積極意義。
本文以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的課程設置優化為切入點,以課程設置和教學計劃現狀為依據,運用課程與教學論、課程最優化的原理對武術專業課的課程內容、結構等方面加以分析,以專家調查為理論支撐,旨在構建一個系統的、科學的武術專業課整體優化課程體系結構。力求為新疆高校高校武術專業課的人才培養提供有益的啟示,也為相關管理、決策部門提供理論依據。
2.1 研究對象
本文以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的課程設置作為研究對象。截止到2005年7月,收集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本科)教學計劃7份。在教學計劃中能夠體現課程設置的具體內容和課程設置的主體思路。本研究以此為依據進行現狀分析,在新疆來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2 研究方法組成,必修課下轄分為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選修課下轄限選方向和任意選修課;限選方向分為:武術訓練方向、實用武術方向、體育師資方向、傳統體育養生方向、民族民間體育方向、體育英語方向、體育管理方向。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和廣泛的調查,設計出了武術專業課課程優化框架體系,課程體系體現了武術專業課自身特點和社會發展對武術專業課人才的需求,課程體系符合動態性和發展性的課程設置依據;體現了課程優化體系的科學性、層次性和整體優化性,可根據社會需求增減其方向群課程;體現了武術專業課的人才培養要求博而廣的特點;能夠順應當代社會發展對民族傳統體育專門人才的需求矛盾。
武術專業課課程優化體系具有以下特點:主干課程少而精,對相關相近的課程內容進行交叉整合,增加開放性和綜合性,并以“少而精、博而通,強化基礎、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則整合課程結構,使課程結構更為科學合理;必修課學時比例下降,選修課學時比例上升;增強適應能力,限選課程“模塊”化,多樣化,可根據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增減課程體系的專業方向群課程;注重個性發展,任選課程小型化,多樣化。
3.2 對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課程設置優化各級指標的分析研究
本文研究采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訪談法、特爾菲法、數理統計法。
3.1 構建出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課程優化框架體系
武術專業課課程優化框架體系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兩大部分
3.2.1 對必修課二、三級指標的分析研究
必修課是學校教學計劃中所規定的學生必須修習的課程,是保證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基本的、核心的課程。
3.2.1.1 公共課三級指標分析
公共必修課,也稱普通教育課、通修教育課或公共基礎課,是高等教育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對全體大學生所進行的政治思想品德、語言、歷史、科學等方面較為廣博的綜合性文化知識的系列課程,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占有一定學時的必須修讀的課程,旨在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公民,而且普通文化知識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養人文素質的價值,能豐富人的文化底蘊,增強人的人文素質和人格魅力,促進人的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的和諧發展。其為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思想理論基礎。
3.2.1.2 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三級指標分析
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課程是高等學校中學習某一專業的學生必須修習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的課程,是專業教學計劃的中心組成部分,它使學生擁有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本專業范圍內最新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技術的成就和發展趨勢,著重于專業理論、基本規律的教學和實踐技能的培養。其優化具有“少而精、博而通,強化基礎、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特點,重新選擇、確定了學科專業課的基本內容,整合新的課程結構體系,使所培養的學生具有厚實的基礎,寬廣的知識面,較高的人文素養的復合型人才。對相關相近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打破課程體系的單一性、獨立性和封閉性,增加了開放性和綜合性。
3.2.2 對選修課二、三級指標的分析研究
選修課程體系與結構的優化是體現培養寬口徑、高素質、廣適應和重創新的民族傳統體育復合人才規格的重要環節,優化后開設的課程內容體現了與基礎教育相銜接,與社會體育內容相銜接,與全民健身計劃的具體實施相吻合,吸收了現代科技的新思想、新觀點、新成就,充分體現學科內容和知識的前沿性。選修課中分方向課程是根據社會需求和學生特長、興趣、愛好進行專業方向選擇,學生既可以選不同方向的課程,又可以選修輔修專業方向的課程,使學生有更自主的選擇性、更靈活的學習方式、更充分的個性發展、更多的創新機會來選讀各方向課程。學生可以利用不同的組合課程,真正形成符合自己的知識體系,既有適應性,又有多樣性,最終都能達到一定水平,達到了全面育人,因材施教的目的,這不僅進一步拓寬了專業培養口徑和學生的知識面,而且也使選課的自由度增大,極大地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了他們的社會適應能力。專業方向包括:武術訓練方向、實用武術方向、體育師資方向、傳統體育養生方向、民族民間體育方向、體育英語方向、體育管理方向。
3.2.2.1 武術訓練方向
現代競技武術是中國對世界競技體育的一大貢獻,是新疆高校武術工作者為響應奧林匹克精神而從傳統武術中提煉發展出來的一項魅力四射的競技運動項日。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舉辦,武術運動的又一次熱潮正在興起。對于競技武術的發展,更是一次于載難逢的機會。競技武術人才不僅僅為了展示武術的技能、技巧,而是他們將來要成為武術傳播的中堅力量甚至中國武術推廣的使者,要擔負起中國武術的繼承、發展、創新和培養新生力量的重任,因此,開設武術訓練專業方向是必要的。
3.2.2.2 實用武術方向
實用武術方向是根據當前社會市場需求及傳統就業去向而設立的專業方向,根據有關研究統計,武術專業課學生就業于軍警、安保等就業方向達就業率的26.9%,而2002年新疆大學武術專業課進入公安系統占就業率的50.9%之多,因此,根據當前軍警、安保等實用武術用人要求設立實用武術方向,不斷加強該專業方向的課程建設是鞏固與發展該就業渠道的重要措施。
3.2.2.3 體育師資方向
體育師資是武術專業課學生就業的重要的方向之一,根據有關研究統計,體育師資方向的就業率達49.6%,如沈陽體育院系武術專業課從94級至99級的體育師資方向就業率為46.7%,28.8%,66.7%,50%,46.2%,35.7%。同時,隨著《全民健身計劃》以及國家體育總局《2001-2010年中國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的制定,都促進了民族傳統體育師資人才的需求。
3.2.2.4 傳統體育養生方向
黨的十六大報告首次將“全民族的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形成比較完善的全民健身體系”納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之中,并強調“積極推進衛生體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這標志著新疆高校全民健身體育進人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傳統體育養生方向的設立正是順應這一時代要求,為社會培養兼具傳統體育養生與現代體育保健知識的體育養生人才。
3.2.2.5 民族民間體育方向
民間體育的根本在于它扎根于特定的民俗土壤當中,總是和特定的民俗精神相連,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民間體育是由特定的經濟模式、民俗精神決定的?,F在的體育活動大多是西方體育,它們不能全部滿足中國人體育活動的情感需要,這種情況迫切需要國家體育部門倡導優秀的民族民間體育文化,中國有近千項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運動項目,其數量和形式之豐富多彩,堪稱世界之最,民族民間體育方向的確立,對于弘揚東方體育文化、發展人類所共有的體育事業的價值,塑造出一種可以充分滿足歷史要求的新興倫理精神具有重大的意義。
3.2.2.6 體育英語方向
當前,隨著世界科技的發展,全球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各種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融,中國的文化日益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武術也由一個僅限于東亞地區的區域文化系統向具有世界意義的文化系統轉變,中國武術的國際化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中國傳統文化向世界傳播的過程,同時,中國武術要想取得更大的發展,武術國際化則是新疆高校武術發展的必由之路。武術專業課體育英語方向的設立正是順應武術國際化的需要而開設的專業方向。
3.2.2.7 體育管理方向
伍紹祖曾指出,現代體育發展離不開三樣東西:一是“硬件”,指科學技術、場地設施;二是“軟件”,指科學管理;三是“活件”,指人與人的積極性。事實證明,哪個國家抓住了科學管理,體育就較快地得到了發展,同樣,新疆高校民族傳統體育要面臨國際多種搏擊體系的競爭及武術國際化發展等挑戰與機遇,科學管理是其發展的重要保證。
4.1 結論
(1)新疆高校武術專業課課程優化體系是一種“多元整合型”的課程優化體系,它由必修課和選修課兩部分組成,必修課下轄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選修課下轄限選方向和任意選修課。
(2)為進一步拓寬專業培養口徑,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根據社會對民族傳統體育的不同需求設置了相應的限選方向,可以按照社會現實需求和未來發展增減及組合不同特色的課程群,從而提高民族傳統體育課程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務社會,推動社會發展。包括:武術訓練方向、實用武術方向、體育師資方向、傳統體育養生方向、民族民間體育方向、體育英語方向、體育管理方向。
(3)新疆高校民族傳統體育課程優化體系的建立可以為新疆高校高校武術專業課的健康發展以及課程體系的優化提供理論依據和參考。
4.2 建議
(1)武術專業課成立時間較短,需要各級管理部門在政策、科研、資金等方面對武術專業課的大力支持,使其得到盡快的發展,發揮民族傳統體育在新疆高校中應有的作用。
(2)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引進高層次教師和培訓提高現有教師的力度,提供較好的科研環境,暢通信息交流的渠道,以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3)增加或改變招生渠道,改變入學新生綜合素質低的局面。
(4)加強武術專業課的文化與發展模式研究,充分發掘其文化的內涵及把握運動項目本身的自然強化作用,科學地設計安排運動項目,引導和滿足社會需求。
[1]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J].人民教育,2004(9):1-3.
[2]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EB/OT]新華網,2006-9-15.
[3]編寫組.全日制義務教育、普通高級中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4]國家體育總局武術運動管理中心.2001-2010武術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J],武術通訊,2001(1):28-34.
[5]蔡寶忠.我國學校武術的現狀與發展對策,沈陽體育學院學報[J].2003(4):36-38.
On Optimization of Wushu Specialty Curricula Arrangement i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ng RuiZhang Li
(Xinjia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Changji Xinjiang 831100)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investigation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icula arrangement of Wushu specialty i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optimation ways.The factors of optimation ways have been
by experts and have their feasibility.The conclusion argues that the given directionsin optimation ways can set according to sical need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and form different special course groups,and improve the education functions of sport courses to serve our society and promote social development.Meanwhile,the formation of optimized Wushu speicialty curricula system in Xinjia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n offer some useful theoretical evidence and refereces,which will be helpful for developing sicalneeded talents in national traditional specialties.
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ushu speicaltycurricula arrangement
G85
A
1004—5643(2010)01—0065—03
1.王瑞(1982~),男,助教。研究方向: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
作者簡介:2.張麗(1982~),女,助教。研究方向:武術教學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