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欣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部,湖南 長沙 410012)
論高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與開發
胡 欣
(湖南師范大學體育部,湖南 長沙 410012)
民族傳統體育可以增強民族凝聚力,促進校園人際團結,培養民族認同感,促進師生間的交流。文章通過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特點與作用進行闡述,提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應重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開展與開發。文章通過闡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產生、發展過程及在高校的開展情況,提出了未來高校開展與開發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對策與展望。
高校 民族傳統體育 開展 開發
在學校教育中,“和諧”的基礎是人的全面發展,在促進人的身心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過程中,民族體育以其特有的功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進入21世紀以后,我們國家已經認識到了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重要性,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給予了更多的支持和重視,武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深受儒、道、佛文化浸潤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其文化底蘊豐厚而獨具特色,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表現出公正、誠實、仁愛、友善等諸多文化特質。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多,特別是在民族地區,民族傳統體育對于貫徹全民健身運動起著核心作用。民族傳統體育活動是以身體運動形式來表現不同民族的生活情趣、審美心理和文化價值取向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的發展為我們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專業人才,這些人才進入到各級各類學校。作為培養專門型人才的高校,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也作為選修課開展,但是存在著很多問題,如何在高校開展與開發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便成了當今高校體育改革與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
中國傳統文化則是一種典型的大陸、農業和宗法制度文化。我們國家的先民,自古就生活在東亞大陸上,東瀕茫茫淪海,西北橫亙著漫漫沙漠,西南又聳立著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在這里長期占支配和主導地位的是在黃河、長江、珠江、淮河和松花江等流域形成的農耕文化。人們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長期以農耕生活為主,注重血緣關系,講求家庭精神,對傳統極為尊重。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形成了不計其數的傳統體育項目,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追求的是一種個體和諧、人際和諧、天人和諧的境界。在這種思維模式的影響下,中國許多傳統體育項目都以形神統一、身心和諧為共同的技術要領,力求達到完美境界。在追求人際和諧的同時,中國形成了“君子之爭,以和為貴”的倫理型競技,追求人與自然的統一,反對人對自然的挑戰與對抗,這就產生了相對封閉于其他體育體系的獨特的中華民族傳統體育。
1988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第一次將武術列為教育學門類體育學中的五大專業之一,1998年,教育部再次公布的大學本科專業目錄中將武術專業更名為民族傳統體育專業,民族傳統體育的概念正式提出。
民族傳統體育的挖掘和弘揚是全民健身運動的必由之路?!度窠∩碛媱澗V要》中已提出要積極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我國大部分少數民族聚居在山區和邊遠地區,由于受種種條件的制約,開展場地、器材等要求較高的現代體育項目有一定的困難,而民族傳統體育對場地條件要求不高,適應性強,正好解決了民族地區群眾健身難的需要,民族傳統體育已經成為多民族聚居地群眾健身冶志的主要形式。國家體育資源配置要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扶持。因此,中央和省級政府要建立健全專項資金制度,調整政府對體育的投資機構,合理進行體育資源配置,組織、發展、管理、規范各種形式的民族體育組織,走社會化、產業化道路,形成國家與社會共同發展民族傳統體育事業的格局,積極開發民族體育經濟資源,培育民族體育市場,發展民族體育產業,形成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體育事業自身發展規律的籌資機制和多渠道投入機制,增強民族體育事業自我發展的活力。
目前,我國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主要集中在武術項目上,并較為簡單,如24式太極拳、初級三路長拳,初級棍術、初級刀術、初級劍術、初級槍術等,單就武術項目的開展來說就很單一,并沒有趣味性。而民族傳統體育并不是專指武術,還有很多有趣味的項目,如角斗士、舞龍舞獅、蕩秋千、踢毽子等,在有的地方,高校開展了一些傳統體育項目,但是只是課外體育活動,并未真正納入體育選項課中作為正式課程。
民族傳統體育離不開體育這個大家庭,它有體育具有的普遍健身功能。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積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形神統一、身心和諧為共同的技術要領,力求達到完美境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具有趣味性,能讓人們在愉悅中鍛煉,并促進身心健康。同時,大多數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都是全身性的運動,集全身各環節運動于一身,技巧性高,有利于鍛煉神經肌肉支配功能,對提高腦的活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功效。
民族傳統體育是一種綜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視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滿足,并以普通的、自娛自樂的消遣性與游戲性特征適合于大眾的需要,它對于振奮民族精神,維系民族情感,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有著顯著的作用。在高校這個大家庭里面,有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師生,如果要緊密地聯系廣大師生,增強共同的群體意識,就需要一種良好的手段和紐帶,民族傳統體育就是這樣一個有效的手段。在我國眾多的民族中,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風俗和信仰,這些風俗和信仰與體育的結合就形成豐富多彩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且沿襲相傳,經過世代繼承和發展形成了內容獨特、形式多樣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這些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歡樂、幸福和吉祥。借助民族性體育活動更能將不同民族的師生聯系在一起,促進民族之間的聯系和交流,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與和諧的校園文化建設。
民族認同感是一個民族在同一文化背景,在相同的倫理觀念和價值觀念下形成的,是個體身為一個群體成員對群體文化的自我觀念,也是人們對一個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態度。民族傳統體育活動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又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極大的參與性,是培養民族認同感和民族精神的有效形式。
武術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組成部分,武術也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開展的較為活躍的項目,甚至一提民族傳統體育人們都會直接認為就是武術項目。武術項目在全國各大體育院系設置的民族傳統體育專業里占據了主力軍,培養出了大量的優秀專業人才。在全國各大高校均開設了武術選修課,武術項目的開展已經進行得比較成熟了。武術項目里邊又具體的分武術套路、散打等項目,雖然各高校都有武術項目的選修課,但如何將武術課真正上出特色,形成氛圍還需進一步研究。
民族傳統體育并不是專指武術,還有很多項目,如跳繩、角斗士、舞龍舞獅、毽球等等數不盡數。研究并發掘適應高等院校自身特點的項目在學校內開展是我們當前研究的新課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應根據培養目標,圍繞素質要求,通過整合與重組,使之建設成具有時代特征,符合新形勢的對學生身心健康有益的體育課項目群。
高校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主要內容體系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設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選修課,其主要內容是根據學生的愛好及當地的民情風俗,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項目,各高校結合自身實際,如教師情況周邊環境等,開設項目,形成自身體系,為服務社區體育,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提供人才的保障。高校應加強對民族體育項目的改造和發展,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個性特點的活動內容和方式,以充分發揮各自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這就要求高校從事體育和管理工作的人員,在選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時的教學需要采用揚棄的方式,對一些項目進行改革創新,以適應高等院校的教學需要。由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水平,走功能多元化和技術規范的路子,加強場地設施建設,提高體育場地的使用效率,加大經費投入以及相關設施的配套完善都是當前必須面對的實際問題。
21世紀是社會、經濟和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全球化的教育需要不斷更新。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更需要吸收當代競技體育的現代化、科學化的方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將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對大學生進行民族優秀體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手段,有針對性、選擇性地開設民族體育項目,是高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重要方面。由于未來的社會是多元化的,高校應重視并加強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教學實踐,使學生掌握鍛煉的方法。在繼續加強武術項目的同時,充分發掘與開發適合各高校自身特點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并作為體育選項課來開展,既有利于民族傳統項目的繼承和發展,又可以使學生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提高學生身心健康。
(1)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并不是專指武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要大膽地進行嘗試,充分發掘能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體育課內容。
(2)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選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要求教師能夠精通較多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教師中要有重點的帶頭人,也可以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強教師間的專業技能交流,讓更多的適合學生學習的項目在學校開展起來。
(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體育教師的素質水平,學校不僅按比例適當增加教師人數,同時還要提高他們的素質水平。
(4)高校應多增加經費投入,增建一定的場地設施并購置相應的器械,多關心和重視學校的民族傳統體育教學工作,加大投入,增加設置,是吸引學生、促進學生積極參加活動的重要因素。
[1]潘 勤.高校體育改革與民族體育項目的發展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1).
[2]肖紅征,曾于久.論大學民族傳統體育的教育理念和專業方向[J].廣州體育學院,2005(2).
[3]江百龍.武術理論基礎[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5.
Development and Undertakeing of Traditional Sport Games
Hu Xin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 Hunan 410012)
Traditional sports can enhance national cohesion,promot campus human solidarity,culture identity,and promote exchangesbetween teachersand student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 and the role of explanation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at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conduct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and development.Through elaborate production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process,and to carry out them in universities,the study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rospects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in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collegesand universities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0)07—0084—02
胡 欣(1978~),男,碩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