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蘭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湖北 咸寧 437000)
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活動中引入毽球運動的可行性分析
劉慧蘭
(咸寧職業技術學院體育系,湖北 咸寧 437000)
毽球運動是一項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增進青少年身心健康方面應該發揮應有的作用。文章運用文獻資料、專家訪談、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論證了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中開展毽球運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結果顯示,毽球運動是十分適合于青少年運動的體育項目,在青少年陽光體育活動中應大力推廣。
陽光體育 毽球 可行性
毽球運動,俗稱“踢毽子”,是我國民間特有的一項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體育運動,為古代蹴鞠運動演變而成。毽球起源于我國的漢代、盛行于六朝,隋、唐至清末達到鼎盛,是一項流傳很廣、有著悠久歷史的民族體育活動。毽球既有競技性,又富有民族特點,場地器材簡單,便于推廣,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群眾及中小學生的歡迎。毽球運動比賽場地長12米,寬6米,中間用1.5米高的球網相隔。比賽雙方各站一邊,每隊上場隊員3人,候補隊員3人,比賽中無嚴格的前后場之分。比賽由發球隊員在本方開球區內自拋自踢至對方場區,每方最多踢球不超過3人次,一個人不能連續踢兩次和觸二次球。
毽球運動對場地要求不高,設備簡單,規則易掌握,毽球經濟易做,運動量可大可小,適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練習,可一人自練,二人對練,也可以多人圍起來踢來踢去,都能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因此,毽球運動具有廣泛的群眾性。毽球比賽是在激烈的對抗中、快速的運動中、突然的變化中,連續地觸踢的競爭中進行的,毽球的基本技術比較復雜具有高度的技巧性。毽球規則規定,要求每個運動員要位置輪換,因此,必須掌握全面的攻防技術,要能攻善守,因而,毽球運動可以促使機體各部位的全面發展。在毽球比賽中,除發球和一次擊球過網外,如果沒有兩人以上的密切配合,是無法發揮個人技術和進行比賽的,這就使毽球運動具有高度的協同配合的集體性。毽球比賽中,球落地為失誤,因此,要求在比賽中要有準確的判斷和快速的反映能力,去搶救對方的頭頂攻球和倒勾球以及各種險球。又因毽球比賽有擊球的限制,速度快,動作大,對技術動作要求做到快速準確,因此,要求必須具有積極、主動、靈活快速、勇猛頑強的良好戰斗作風。
青少年學生喜愛參與性強、有一定競爭性、強度適中的體育項目。毽球可一人自練,可以二人對練,也可以多人圍起來踢來踢去,適合于當今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踢毽子,主要是用下肢做接、落、跳、繞、踢等動作來完成的,使下肢的關節、肌肉、韌帶都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也使腰部得到鍛煉。跳踢時,不但要跳,腰部動作也很重要,上肢隨同擺動,有時頸部也要運動。連續跳踢數10次,心跳每分鐘增加到160次。經常參加毽球運動可使血液更加暢通,使血液很快運行到四肢末梢。人的呼吸和血液循環加快,改善心臟的供血功能,有利于血液回流,改善胃腸器官的蠕動,緩解器官的病理性痙攣增強了肺的通氣功能及氧與二氧化碳的代謝功能,加速新陳代謝的進程,促進消化系統的功能,從而起到增加體質,增進健康,延緩衰老,提高人體免疫的能力。由此可見,踢毽子是一項全身運動,有時還很激烈。經常參加這項運動,不僅可使下肢肌肉、韌帶富有彈性,關節靈活,而且可使心、肺系統得到全面鍛煉,起到增進身體健康的良好作用。踢毽子還有利于提高人的反應、靈敏和動作協調的能力。毽子的整齊式多人合踢,可以培養組織紀律性和互相協作的精神,而運動式多人合踢,又能培養克服困難,爭取主動,掌握有利時機的本領。因此,踢毽子對青少年學生的身心健康極為有益。
毽球運動通過訓練,能發展學生的彈跳力、速度、靈敏度、耐力等身體素質,能提高人體中樞神經系統和內臟各器官的功能,增強人的體質,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靈敏、協同配合、團結友愛的集體主義精神。在全民健身及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今天,積極推廣和開展毽球運動,可充分調動學生鍛煉身體的積極性。目前,中小學在場地小,器材少的情況下,積極開展這項運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將起到有力的促進作用。
改革開放為我國的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但我國畢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且東西部在經濟和教育事業等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由于受人口、地域、學校規模、教育投資等諸多因素的制約,致使許多學校體育設施落后、體育場地不足,且在短時間內不可能有太大的改觀,這就要求學校應積極主動、因地制宜地通過選擇運動項目來彌補這些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毽球運動顯示出了獨特的優勢,在我國眾多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中毽球被列為“最方便體育活動之首”。毽球運動是屬于投資少(一只毽球幾毛錢),適用范圍廣,所需的運動場地不大(正式比賽場地除外),器材簡單,運動主體不受限制,適合不同年齡、性別的運動群體,且運動時間不受局限和相對比較安全,運動量可大可小便于控制,攜帶方便且健身娛樂效果好。
毽球運動是既經濟又實用的一種運動項目,表現為:首先,受場地和器材制約的因素少,所需要的場地小、器材少、費用低。因而,更有利于教育經費有困難的邊遠、貧困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其次,受地區和季節變化的影響小。毽球的運動方式決定了它受地區和季節變化的影響小。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開展毽球的體育教學活動,尤其是在冬季,它可以彌補原有中小學體育教材內容的不足,對于上好北方冬季的體育課,也是一個比較好的、簡單易行的教學內容;再者,練習時間可長可短,適合人群廣泛?!叭珖鴥|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全面啟動,要求青少年每天接受體育活動一小時。由于現實情況所限,這個“一小時”不一定是一次鍛煉的整段時間,而是每天時間的累計。所以,學生可以利用早操時間、課間操時間、課外活動時間或者體育課上進行毽球練習,時間的長短可以隨時控制。毽球活動適合于各年齡段和學段的青少年學生,毽球運動的練習形式多樣、技術豐富,可根據具體情況因人而宜開展,尤其對女生來講是個相當不錯的運動項目,為女生鍛煉開創了一片天空。另外,為了豐富活躍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學??梢越洺i_展班與班之間的比賽,教工與教工之間、教工與學生之間的比賽。
毽球體積小,易攜帶,外形美觀漂亮,可自制、自做,深得學生們喜歡,而且運動起來幾乎不受什么限制,場景熱鬧,觀賞性強,技巧豐富,大多容易掌握。踢毽子的方法很多,有腳內側踢毽、腳外側踢毽、腳正背踢、外腳背踢毽、膝觸毽、胸觸毽、頭觸毽、頭攻毽、倒勾踢毽、快抹高壓踢毽等。歸納起來,適于進攻的動作有:頭攻毽、倒勾踢毽、快捷高壓踢毽;適于防守的動作有膝觸毽、胸觸毽、頭觸毽、腳內側踢毽、腳正背踢毽、腳外背踢毽;防守中最常見和運用最多的是膝觸毽、胸觸毽、腳內側踢毽和腳正背踢毽。發球動作,主要是用腳正背踢毽和腳外背踢毽。接低于膝部的毽,用腳內側、腳外側、腳正背和外腳背踢毽。接高于膝部低于腹部的毽,用膝觸毽調整。接高于腹部低于頭部的毽,用胸觸毽調整。接高于頭部的毽,用頭觸毽調整。
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中,許多體育項目要求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好的學生,才能取得好成績,而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差的學生,即使刻苦學習,成績仍不十分理想。因此,很多學生從主觀上不愿意接受,從而產生了厭學心理。而毽球其技巧要求可高可低,受學生體育基礎和身體素質影響小,不同層次的學生,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都能在毽球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產生巨大的推動力,吸引學生積極、自覺地參與。實施素質教育,深化學校體育改革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發展。毽球在學校的推廣應用,正好能滿足多數人的鍛煉需要,它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能全面提高廣大學生的體育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對建立我國現代化體育教學課程結構體系有積極的影響,從而推動和促進素質教育的深化。
毽球是中國民族傳統體育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它在花毽的趣味性、觀賞性、健身性基礎上,增加了對抗性。它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它作為一種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學校是進行文化教育科學研究的前沿陣地,對毽球的發展、研究、傳承都有較大作用,在中小學校開設毽球課既是應社會的需要,又能使傳承民族傳統體育得到發揚,又能豐富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課外活動,同時也能調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愛國意識。由于毽球運動技術簡單,易于掌握,規則靈活多變,不受場地限制,趣味性又強,因此,必將吸引眾多的青少年愛好者參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既豐富了學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又擴大了毽球運動的隊伍,為毽球運動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改革是當今中小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突破口之一,要求以強身健體為目標,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學生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以及自我鍛煉身體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改革純競技的運動項目教學內容,選擇一些趣味體育為教學內容,要充分考慮培養體育能力的長期效果。增加具有競爭性、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的體育項目,不僅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激發學生學習體育興趣,增進身體健康的課程,符合教育規律和學生的心理需要,提高教學的實效性,豐富學生的余暇生活,陶冶情操,愉悅身心。毽球運動以適宜的運動量、低成本、活動方便、安全系數高、具有較強的娛樂性、觀賞性、趣味性和健身功能,而成為人們閑暇娛樂健身的較好運動項目。
毽球不但有娛樂性、趣味性、經濟性、競技性而且還融入了多種運動項目的優點。在中小學校開設毽球有利于彌補現代體育的不足。毽球的靈活性大,不受牽齡、性別、體質條件的限制,尤其是女生易于參與到這個運動項目中來。在現代的運動中,她們的運動受到了運動項目的限制,現代體育運動要求女生身體條件相對較高,而且運動較為劇烈,運動安全較小。毽球這一運動項目正好能解決現代體育教育中未能較好解決的問題,參與毽球運動能發展運動素質,提高靈敏性,協調性,從而為學習其它體育項目打下基礎。
“全國億萬青少年學生陽光體育運動”在全國已經全面啟動,如何充分利用教育教學資源和課堂內外時間來發展學生運動能力、增強學生體質,這給廣大體育工作者帶來了施展才能的機會,同時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其間選擇體育運動項目至關重要。毽球是集運動、健身、教育、娛樂、趣味于一體,具有較強的健身功能和愉悅身心功能,非常適合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的運動項目。中小學校開設毽球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不但能促進學校體育向終身化、娛樂化,健身方向發展,而且能促進學校體育與全民健身計劃有機的結合,推進全民健身的開展,增加體育人口,增強青少年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而且,中小學校開設毽球課不僅能深化體育教學改革,豐富教學內容,順應中小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要求,還可使學校體育向著終身化、健康化的方向發展。
因此,建議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本著發展學生素質、增強學生體質的目標,積極推廣和督促廣大中小學校開展毽球等經濟、實用、健身效果較好的體育項目;各中小學也可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因地因時制宜地開展毽球運動,在校園內外形成良好的習練氛圍;廣大體育工作者要主動進行業務學習,在課堂內外組織毽球教學和毽球群體活動與比賽,使這一優秀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陽光體育運動”中充分發揮作用。
[1]編寫組.毽球競賽規則與裁判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高 誼.中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9.
[3]郭秀民.怎樣踢毽球[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
[4]孫 弘,李 琴.一項深受大眾歡迎的健身運動——毽球[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4(4).
[5]謝成超.上海地區毽球運動的發展現狀與對策[J].遼寧體育科技,2005(5).
[6]郭七正.從小踢毽子[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7]潘新林,薛 志. 學校開展毽球運動的價值和可行性分析[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9(9).
[8]連慧君.毽球運動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開展的可行性探索[J].湖北體育科技,2008(6).
On the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Shuttlecock Kicking in Adolescence Sunshine Sport
Liu Huilan
(P.E.Department of Xianning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Xianning Hubei 437000)
Shuttlecock Kicking is a kind of excellent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 game,can be used to improve adolescent body and mind health.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paper studie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developing Shuttlecock Kicking game in adolescent sunshine sports.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Shuttlecock Kicking isvery appropriate game for adolescentsand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sunshine sport program.
Sunshine sport Shuttlecock Kicking Feasibility
G85
A
1004—5643(2010)07—0088—03
劉慧蘭(1984~),女,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