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江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從實戰看2009年世跆聯新規則改變對我國競技跆拳道的影響
許 江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河南 鄭州 450044)
文章運用文獻資料查閱法、邏輯分析法、對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世跆聯在2009年2月正式出臺的競賽規則修訂案的各項指標進行分析、比較,直接指出新規則的實施對我國競技跆拳道的影響。以期使我國跆拳道隊更好的吃透新規則,指導我們的訓練和競賽,并就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實戰 世跆聯 競技新規則 改變 影響
競技跆拳道運動經過3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經過悉尼、雅典、北京3屆奧運會的磨練,其競賽理論、競賽規則以及裁判方法更加科學、嚴謹、規范,不僅促進了本項目技戰術創新,也使比賽更加精彩、激烈。
我國自1995年正式開展跆拳道項目以來,競賽理論、競賽規則和裁判方法的研究和制定,經歷了“學習引進、不斷完善”的發展過程,總體的指導思想是力求搭建公平、公正、公開的國內競賽平臺,體現并倡導“國內練兵、一致對外”的思想。實踐證明,堅持這一正確的指導思想,充分發揮競賽杠桿作用,可以使我國的跆拳道運動不斷發展壯大。
為了增強跆拳道比賽的觀賞性和公正性,備戰國際大賽,依據世界跆拳道聯盟最新頒布的競賽規則及解釋,結合國內跆拳道競賽的實際情況,以及我國跆拳道運動員參與國際大賽競爭的需要,2009年4月中國跆拳道協會對現行的競賽規則及解釋進行了修訂,現正式頒布新的《跆拳道競賽規則及解釋(競技)》,原競賽規則同時廢止。
世界跆拳道聯盟正式頒布的新舊規則之變化:2009年新規則變化的內容(核心部分)。
(1)難度動作分值的改變。
(2)場地面積的改變。
(3)取消分差勝制和頂分勝制。
(4)10秒消極判罰。
(5)即時錄像審議。
通過對中國期刊網(CNKI)、鄭州大學圖書館、鄭州市圖書館查閱并收集公開發行的期刊、相關文獻、報告及優秀碩士論文以及報紙、網絡媒體等發表的相關研究稿件。
通過對國內權威專家、學者的訪談,吃透新規則,從新規則的變化來看我國競技跆拳道的發展,把握世界跆拳道發展的態勢。
通過對比分析新舊規則,從中了解其核心變化,分析其對我國競技跆拳道的影響,以及把握當前及今后我國競技跆拳道的發展方向。
在撰寫論文、分析數據資料過程中,綜合運用比較與類比,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等邏輯方法。
我國運動員從事專業訓練的平均年限在5年左右,許多競技跆拳道發達國家和地區運動員的平均專業訓練年限達到15年左右。在這一背景下,要學會在比賽中大量使用反向技術,或者不被對方的反向技術擊中,確實需要在訓練上下一番工夫。
長期以來國內跆拳道界已經形成了重視正向技術的習慣,在橫踢、橫踢連擊方面著實下了很大功夫和氣力,而對高難技術的培育和研究并未形成氣候。根據北京奧運會的技術統計,采取橫踢(正向技術)技術得分的比例高達83%,其中有52%的攻擊部位在對方運動員的肋部。
新規則對絕大多數國內隊伍的參賽選手來說可能真要“臨時抱佛腳”了。據了解,目前國內真正能夠將跆拳道所有技術都掌握的選手鳳毛麟角,包括眾多知名選手吳靜鈺、羅微在內都尚未熟練掌握全部技術,這是中國跆拳道基本功不夠扎實的具體體現。根源在于中國跆拳道急需在很短時間內取得國際優異戰績的壓力。
新規則中,擊頭得分從2分變為3分、反向技術和旋轉即后旋踢擊中軀干以下部位得分從1分變為2分。由此帶來比賽變數更大,偶然性增強,也增加了逆轉的可能性。不到最后一秒,即便領先2、3分都有被翻盤的可能。新規則下,回合增加了、節奏變快了、強度也增強了,過去領先三四分通常意味著勝局已定,但新規則下則“一切皆有可能了”。因此,競技水平提高的情況下,體能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體能好的話,技戰術就能發揮出來,獲勝把握就更大。
新規則對不同技術用不同的分值進行確認后,運動員會大量使用反向技術和打頭技術,這將改變過去橫踢打天下的尷尬局面,場面會更加驚險刺激,高難技術會更多出現在比賽中,另外新規則中對于消極進攻的判罰有了明確的時間標準,一方或雙方運動員消極5秒后,裁判示意后,10電子倒計時啟動,這也提高了比賽的激烈程度,因而比賽的觀賞性將大大提高。
中國跆拳道教練隊伍處在轉型時期,許多教練對于技術的理解、認識,對于訓練課的設計、專項的理解,對于項目核心訓練規律的掌握和運用,特別是對教學手段和方法,運動員作風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和外國強隊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而新規則記分體系的改變、電子護具的運用等新變化也在考驗著教練員的教學、訓練方式方法的創新、戰術的部署。
作為裁判打分項目,裁判問題一直是廣受爭議的焦點。新規則下,不同技術分值的改變,對邊裁的打分是個挑戰。國內裁判對反向技術的判斷力尚未達到對橫踢的判斷力的程度,因為國內比賽少、選手使用反向技術少,導致裁判實踐少、經驗積累更少。所以裁判員需要適應新規則的改變。新規則的實行,裁判的左右兩只手都必須處于高度緊張當中,要區分部位、技術難度的同時,還要準確指示自己的拇指或者食指“打分”。裁判操作計分器必須像玩電子游戲那樣熟練。目前裁判場上合議制度已經明確寫入競賽規則,而對有明顯誤判的比賽可以改判也寫入新規則,在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名將陳中被改判開了跆拳道項目改判先河。比賽首次使用即時錄像審議,即時錄像審議減少了裁判判罰中的重大失誤,有助于維護比賽的公正性。新規則的出臺直接考驗裁判員的思維和專業能力。
新規則推出后,我國競技跆拳道的訓練工作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以橫踢技術為代表的正向技術之前被廣泛使用,主要根源在于競賽規則的導向。而從全世界項目發展的情況看,新規則被使用后,從總體看對于亞洲選手有利。亞洲選手當中,最先受益的是韓國。新的規則出現后,為包括韓國運動員在內的那些技術全面、基本功扎實的運動員提供了全面展示的舞臺。跆拳道新規則的修改,我國面臨新的挑戰,觀賞性提高,隊員將受到沖擊。而試行新規則,我國已走在世界前面。
(1)縮短訓練年限差距。奧運冠軍伊朗的哈迪、美國的洛佩斯、韓國的文大成的專業訓練年限接近20年,水平、意識、認識以及經驗遠遠高出中國選手。因此我國在選撥苗子以及科學訓練及延長運動員運動壽命方面還要做細致工作,縮短與強手訓練年限的差距。
(2)培養高水平教練。中國跆拳道教練隊伍處在轉型時期,許多教練對于技術的理解、認識,對于訓練課的設計、專項的理解,對于項目核心訓練規律的掌握和運用,特別是對教學手段和方法,運動員作風和意志品質的培養,和外國強隊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為此,我們要“請進來,走出去”,與強國合作,請外國專家講學,聘請高水平外教以及體能、科研教練等專業人員,不斷學習更新訓練理念和方法,同時國內教練還要多與世界高水平教練交流、相互觀摩,相互學習。
(3)加強基本功和高難技術訓練。新的規則出現后,為包括韓國運動員在內的那些技術全面、基本功扎實的運動員提供了全面展示的舞臺。以北京奧運會跆拳道比賽為例,獲得4枚金牌的選手中,全部依靠在關鍵時刻的后踢技術獲得比賽的勝利。雅典奧運會男子大級別比賽中,韓國運動員文大成使用后踢技術擊倒希臘的亞歷山大,成為經典戰例。
(4)加強體能訓練。新規則中,計分體系改變,場地面積縮小,比賽觀賞性更強,比賽變數更大,也增加了逆轉的可能性。不到最后一秒不能分出勝負。因此,體能就顯得尤為重要,體能好,技戰術就能發揮出來,獲勝就更有希望。因此體能要得到進一步突破,需要訓練的質量和強度能跟得上。目前強隊的技戰術實力相差不多,只有提高體能,增強比賽能力,才會有優勢,并且新規則的實施對隊員的體能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5)增加參與高水平比賽的次數。以韓國運動員為例,每年參加高水平比賽達到13次之多,我國每年高水平比賽只有兩次。而比賽是技術、體能、經驗融為一體,瞬間決出勝負的項目,通過多打比賽,使運動員建立起的良好運動機能和戰術意識、攻防意識、自信心尤為重要。缺乏比賽,等于缺乏了這些在對抗中所需要的能力,從而技術使用的種類和能力不強。
(6)規則的適應以及調整方面,中國跆拳道始終搶先一步。因為起步晚,根基不夠扎實,而中國跆拳道又急需在很短時間內取得國際優異戰績。這都不得不使我國始終搶先一步嘗試世界跆拳道聯盟制定的新規則。搶先一步走是中國跆拳道人迅速成長的成功經驗之一,也是我們制勝的法寶之一。在世界一些重要比賽中我國取得了一些成績也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中國跆拳道人必定會把這種優良傳統繼續發揚下去,更好的為競技體育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績。
[1]2009年世界跆拳道聯盟/中國跆拳道協會頒布的《跆拳道競賽規則及解釋(競技)》[S].2009.
[2]趙 磊.跆拳道新規則修改觀賞性增加中國隊員將受沖擊[N].中國體育報,2008-11.
[3]趙 磊.跆拳道新規則帶四大改變中國已走世界前面[EB/OT].新華網,2009-3.
[4]寧 澍.規則變我也變中國跆拳道人搶先吃透最新規則[N].中國體育報,2008-12.
[5]李 寧,劉 永.實行新規則后對跆拳道運動訓練與競賽的影響及對策[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5(1).
[6]費 瑛,宋 華.對2008跆拳道競賽規則的分析研究[J].搏擊·武術科學,2009(9).
[7]郭清華.跆拳道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J].安徽體育科技,2004(3).
[8]曾慶國.跆拳道新規則中主裁判執法的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6).
[9]劉宏偉,曲潤杰.跆拳道規則變化對比賽的若干影響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5(5).
[10]尚迎秋,陳立人.我國跆拳道運動科研現狀綜述[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2(5).
[11]袁震瀾.試論國家隊跆拳道運動科學訓練的主要特征[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1(4).
[12]馬文剛,金玉柱.競技跆拳道實施新規則之思考——以2008年全國跆拳道冠軍賽為例[J].山東體育科技,2009(3).
[13]孫茂君,劉衛軍.我國跆拳道運動發展現狀與對策分析[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
[14]孫茂君.對2002年全國跆拳道錦標賽新規則(試行)的調查[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3).
[15]黃海濱.中國競技跆拳道運動發展與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4(4).
[16]張海濱.韓國跆拳道運動的發展對我國跆拳道運動的啟示[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2(2).
[17]吳興賞.對跆拳道新規則在2003年冠軍賽中實施后的思考[J].安徽體育科技,2005(4).
[18]周財有.我國男子跆拳道技術運用現狀及對策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學位論文,2006.
[19]曾慶國.析跆拳道運動成就心理控制與自信心關系[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1(3).
[20]林 健,涂學敏,楊忠建.我國跆拳道裁判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03(1).
[21]謝玉輝,唐 成.跆拳道競賽規則的修改對比賽產生的影響[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6).
On the Influence of 2009 New Regulation Changes of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to Chinese Athletics Taekwondo
Xu Jiang
(P.E.School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44)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logical analysis and comparison,the paperdoes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n the index changes in 2009 revised regulation of competitions issued by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thletic Taekwondo,tries to understand the new regulation completely and direct out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s,and offerssome countermeasuresforthe purpose.
actual combat new regulation of competitions world Taekwondo federation changes influence
G886.9
A
1004—5643(2010)10—0089—03
許 江(1979~),男,助教,在職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