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燕
(阜陽師范學院 圖書館 安徽 阜陽 236032)
為幼兒建立新樂園
——幼兒圖書館建設芻議
王 燕
(阜陽師范學院 圖書館 安徽 阜陽 236032)
幼兒(3—6歲)是圖書館的重要讀者群體,其身心發展具有不同于其它年齡段少兒的特點。幼兒圖書館在環境、館藏建設,館員的素質和服務等方面努力適應幼兒的需要。同時,圖書館應積極呼喚家長的參與,以在幼兒與圖書館之間建立連接的橋梁。
幼兒教育 圖書館 特色服務 家長參與
圖書館的少兒讀者群體據其身心發展的特點,大體上可分為幼兒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早期四個年齡段。后三個年齡段的讀者已經受到社會重視,但幼兒期讀者因為不具備讀寫能力往往被忽略。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圖書館抓住幼兒接受快、可塑性強的特點,培養他們對圖書館的感性認識和對書籍閱讀的濃厚興趣,并為將來利用圖書館主動獲取知識打下基礎,這對提高幼兒素質將發揮不可低估的作用。由于種種原因,目前幼兒讀者數量并不太多,建立專門幼兒圖書館的條件尚不成熟。北京、上海等地的許多少兒圖書館,附設幼兒圖書室,為幼兒讀者提供獨立空間,這種做法值得借鑒。怎樣更好發揮幼兒圖書館的各項職能?筆者擬從環境館藏建設、館員使命、家長參與等方面略加論述。
1.1 環境建設。圖書館的建筑和環境都有其特性,它直接影響人們的視覺感受和情緒。一般來說,圖書館建筑應自然莊重,體現深厚的文化氣息,但過分莊重可能會使幼兒產生緊張和畏懼。所以幼兒圖書區的建筑可以借鑒幼兒園的建筑方式,充分體現生動、活潑的特色。高聳的房頂、鮮艷的墻壁、入口處繪制的憨態可掬的小動物,館區周圍大面積的綠化,再點綴以各種造型的玩具,可使幼兒在入館之前產生探究的沖動。館舍內部要有充足的陽光,主體顏色忌灰暗、單調,宜用色彩明亮的暖色。室內布置可以用色彩對比較強烈的卡通畫、拼貼畫裝飾墻面。桌椅、書架在注意到幼兒身高的同時,可采用多種不同的顏色、造型,營造出一個符合幼兒心理的童話世界。適合幼兒心理的環境,可提高幼兒的閱讀情緒,是擴大幼兒讀者群的重要措施之一。
1.2 館藏特色。館藏是對幼兒實施教育的物質基礎,其結構必須能夠適應幼兒的閱讀傾向與記憶能力發展。館藏范圍應廣泛,甚至有從“0歲”開始的嬰幼兒的讀物,因為1歲前的幼兒,只有對事物的感知,基本上沒有思維。1~2歲的幼兒,動作與語言迅速發展,直觀概括能力逐步出現。2—3歲幼兒進入語言思維階段,但仍帶有極大的情境性和直觀性。所以3歲前的幼兒最適合讀一些圖文并茂、文字不多的讀物(如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嬰兒畫報》),直觀形象、情節簡單的各種聲像資料也很受該階段幼兒歡迎。3歲以后,幼兒思維有所發展,但其特點仍是通過具體形象的聯想來進行,而非依據理性的概念材料對事物本質進行把握。對語言的掌握也大有進步,開始從情境性語言向連貫性語言過渡。所以幼兒讀物中可以適當的介入語言,但必須注意語言要形象并有實物作為思維的依據。目前,幼兒讀物很多,但不少書過于深奧,故事里滲透哲理,遠離幼兒生活實際,讓幼兒無法接受。所以,這一階段的讀物雖然可以有一定的抽象性、邏輯性,但仍不能脫離具體形象的特點。所以配有插圖的神話故事、卡通動畫書籍、幼兒題材的聲像讀物會大受歡迎。另外,幼兒期是記憶發展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發展起來的強記能力可使幼兒終身受益。所以幼兒館應有針對性地購進有助于培養記憶能力的讀物如詩詞、兒歌等,但要注意篇幅不宜太長,內容不宜太深。
幼兒館館員是一種特殊職業的服務人員,必須擔當館員和幼兒教師的雙重角色。一方面,他們應有足夠的專業訓練,熟悉圖書館各項業務,掌握各種圖書信息,并能對出版市場的各種幼兒讀物作出正確評價。另一方面,因為服務對象的特殊性,他們又必須具備愛心、耐心、熱心等幼兒教師的人格特質,并熟悉幼兒教育學、心理學、衛生學的基礎知識。除此之外,幼兒館館員還應具備較寬的知識面,以處理幼兒的突發問題。如幼兒問:“竹子是樹嗎?駱駝為什么不怕渴?”回答這些充滿稚氣的問題要求館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其他學科知識。服務人員應力求用最淺顯、易懂的語言耐心地給幼兒講解,且不可搪塞敷衍幼兒,危及自身形象。根據幼兒的喜好,幼兒館館員應力求年輕化,并穿著卡通服飾,讓幼兒產生親切感和親和力,愿意走進圖書館與他們溝通交流。
幼兒館不能只停留在成人圖書館服務方式上,應當以提高幼兒的全面素質和適應幼兒的實際需要為中心開展各項服務。除引導幼兒熟悉圖書館、了解各項制度,認識、閱讀圖書等基本服務外,館員更應在上述服務的同時融入有機的教育活動。比如,幼兒污損了圖書時,可講一則“誰弄壞了我的衣服”的小故事,教育孩子象愛護自己的衣服那樣愛惜圖書,既達了保護圖書的目的,又培養了孩子愛護公物的觀念;如果幼兒還書超過了時間界限,可講魯迅小時上學遲到的故事,既培養了孩子的時間觀念,又能幫其養成遵守紀律的好習慣。諸如此類的教育活動和基本服務同樣重要,可為幼兒以后全面素質的提高奠定堅實基礎。
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決定他們不能向其它年齡段兒童連續進行長時間的學習。一般而言,幼兒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一般在15分鐘內),所以其讀書活動必須和游戲交叉進行。對此圖書館應有針對性的設立娛樂區,為幼兒提供游戲場所。游戲應有一定的主題,不能漫無目的,可圍繞幼兒剛讀過的作品或提出的問題來進行。新讀的唐詩、兒歌,可組織小型的朗讀、背誦比賽,讓他們更加深入地體會語言的豐富和優美;新聽的故事,可讓幼兒扮演不同的角色,幫其理解作品內涵;對幼兒提出的科普性問題,如兩個大小不同的鐵球會同時落地嗎?可指導幼兒做簡單的試驗,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玩,不知不覺中鞏固了所學內容,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讀書是一種身心并用的高消耗活動,幼兒很容易產生饑渴感。對此,可為幼兒專門設立餐飲區,提供各種幼兒食品與快餐,保證幼兒學習時的能量需要。種種生活服務的提供可讓幼兒體會到家的溫暖,吸引更多的幼兒走進去享受其中的快樂。
家長是連接幼兒與圖書館的中間環節。幼兒年幼不能單獨出行,閱讀也需要家長的指導,所以他們能否成為圖書館的讀者,家長所起的作用至為關鍵。很多家長因工作或家務纏身,僅僅關注孩子的吃穿與安全問題;還有不少家長對圖書館缺乏了解,根本不知圖書館還有適合幼兒的圖書,這些現象是幼兒入館的最大障礙。圖書館應加大力度,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媒體,深入社區、幼兒園、保育院,開辦家長學校,宣傳圖書館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讓家長對圖書館在幼兒教育中獨特優勢有足夠認識。幼兒館的館藏中也可適當購入一些適合家長的刊物,如:年輕媽媽須知、幼兒父母必讀、獨生子女早期教育、十萬個為什么等等,方便年輕的父母在伴讀時翻閱,及時接受新的育兒知識和方法,以便更好的了解和教育幼兒。家長對圖書館重要性的認識將意味著幼兒讀者的不斷增加,這對提高未來國民的素質所起的作用是無法估量的。
幼兒圖書館是幼兒園及家庭教育的補充與延續,它擁有適合幼兒身心的環境與館藏,擁有專業人員提供的優質服務,在幼兒教育中發揮的優勢是其它教育方式所不能具備的。隨著家長社會的廣泛參與,幼兒讀者群體不斷擴大,幼兒圖書館也將獲得進一步發展,成為幼兒成長道路上的重要階梯!
[1]高月梅,張泓.幼兒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2]柴秀月.幼兒,一個不可忽視的讀者群體[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2).
[3]張敏.對新形勢下少兒圖書館建設的點滴思考 [J].基層圖書館,2003(6).
[4]陳力.淺論少年兒童不同年齡期的閱讀傾向及閱讀的作用[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4).
[5]吳谷.建造一座兒童樂園—論新世紀少年兒童圖書館的定位[J].圖書館建設,2003,(4).
[6]湯蕾.少兒圖書館的管理與改革四論[J].圖書館,2003,(1).
[7]蔡楚舒.發展中的少年兒童圖書館問題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5).
[8]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王燕(1972—),女,阜陽師范學院圖書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