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局長公然索賄不論“生熟”
山東省平邑縣科技局原局長臧海鷹自1999年至2006年,收受他人人民幣105.5萬元、美金1000美元,貪污公款10萬元。
2004年,時任建設局局長的臧海鷹在濟南做生意需要啟動資金,便直接打電話給某集團老總周某,開門見山地說:“我有點事,得找你用50萬元錢。”
“行,沒問題。不過你得寫個借條,以后要是萬一有事了,也好說,您別理解錯了,反正這個錢我是不會向你要的。”周某隨即表態(tài)。不久,周某便將50萬元現(xiàn)金送到臧海鷹手上,臧也寫了一張借條。
周某為什么如此“豪爽”呢?臧海鷹在法庭上說:“首先,原來建委和該集團關系不好,我到任后把雙方的關系協(xié)調好了;其次,我對該集團需要交納的配套費和往市里交的管理費都‘照顧’了,周某為此也獲得了很大的利益;第三,我把建委管理的大多工程都讓周某的集團中標了;周某曾經(jīng)多次提出要給我一套房子,我沒要,他還提出要在香港給我立個賬戶,每年給我存些錢,后來這事沒動靜了。所以我一提錢的事,周某就很痛快地答應了。”在此之前,臧海鷹還以買房子為由向周某要了20萬元現(xiàn)金。
辦案檢察官說,臧海鷹不僅是“殺熟”,只要是沒錢了,不管關系熟不熟,都能張口要錢。
2000年,臧海鷹要買房,就直接給做生意的孟某打電話,要5萬元錢。臧在山陰鄉(xiāng)擔任黨委書記時,孟某曾到過他家拜訪,但兩人關系并不熟。幾天后,孟某來訪,誠懇地表示只準備了3萬元。臧海鷹也沒嫌少。根據(jù)判決書顯示,在收受的賄賂中,有79萬元是臧海鷹索要的。
辦案人員說:“臧海鷹在受賄方面也是個很有原則的人,他只收現(xiàn)金,其它一概不要。”1999年下半年,在平邑縣買了一塊地打算建樓的胡某經(jīng)人介紹認識了臧海鷹,胡某對臧海鷹表示希望得到“照顧”,減免建樓的一些配套費。
臧海鷹隨即表態(tài)“可以”,并當著胡某的面給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打了電話作了“安排”。臨走時,胡某拿出一張1.5萬元的存單交給臧海鷹,臧海鷹說:“我不要存單。”第二天,胡某把錢取出來,送到了臧海鷹的辦公室,臧海鷹收下了。
前不久,山東省平邑縣法院對臧海鷹案作出一審判決,以受賄罪、貪污罪判處臧海鷹有期徒刑19年。
(文 /林 劍等 據(jù)《法制日報》)
book=217,ebook=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