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杭民
驚聞查封娛樂場所要提前告知
■ 吳杭民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篇名為《旬陽公安服務發展措施太雷人》的帖子,帖子稱,最近從陜西省旬陽縣警方網站上流出的《公安機關服務經濟社會突破發展30條措施》竟然將“不當場查封夜總會”、“查封娛樂場所提前24小時告知”等作為工作規范來落實。旬陽縣公安局局長高玉坤日前表示,這份《措施》是2007年4月制定的,在2009年已經被廢止了。
公安機關應該如何服務經濟社會,這絕對不是一個令人費解的問題。可是,“在對行業場所管理中,一般不采取大規模集中公開清查活動”;“確需查封或停業整頓的,要提前24小時告知”……這些難道是服務經濟社會的正道嗎?更可笑的是,《措施》還賞罰分明:“凡對本規定落實不到位,或者因工作失職造成不良影響,視其情節輕重,分別給予處分,造成嚴重后果的,予以辭退或開除。對于認真執行本規定,工作做出顯著成效的單位和個人,縣公安局予以表彰獎勵。”
“不當場查封夜總會”、“查封娛樂場所提前24小時告知”,這些類似保護傘條例的規定,執行得好還要予以表彰獎勵,這是人民的公安嗎?“確需查封或停業整頓的”,說明存在著大大小小的非法行徑,可在“為了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的幌子下,執法的底線被徹底突破了,人民的公安心甘情愿地墮落成一些非法娛樂場所的同流合污者。我們不清楚的是,在全國其他地區,類似的“工作規范”是不是還有不同的版本,是不是還有至今沒被廢止的?
最近,各地警方紛紛開展聲勢浩大的娛樂場所整治行動,引人關注。繼不久前北京查封“天上人間”等知名夜總會后,廣州、南京兩地警方也開展了整治行動。事前高度保密,行動雷厲風行的查封“天上人間”行動,把北京市公安局傅政華這位行事低調的局長推到了風口浪尖;號稱南京“最安全”的娛樂場所名商寶麗金夜總會,也被南京警方“一鍋端”。
大快人心之余,人們尖銳地指出,“最安全”夜總會是如何煉成的?保護傘不除,“天上”還會潛入“人間”!“不當場查封夜總會”、“查封娛樂場所提前24小時告知”之類,不正是“最安全”夜總會們之所以能煉成的法寶嗎?
因此,我們有理由擔憂,雖然“查封娛樂場所提前24小時告知”這樣令人匪夷所思的《措施》已經被廢止了,可是在潛規則未被鏟除的狀態下,民警及其親屬仍有可能違法參與經營娛樂場所,甚至為娛樂場所“黃賭毒”充當保護傘。“不當場查封夜總會”、“查封娛樂場所提前24小時告知”,就可能在文強式“黑傘”下更加猖獗囂張,網站上可能查不到,但在黑暗的角落里,這樣的潛規則卻會如野草般瘋長,“貓鼠”不是一家卻勝似一家。
幾地警方聲勢浩大的娛樂場所整治行動成為海內外關注的熱點新聞,不正是最好的民意取向和輿情投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