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職代替正職列席常委會會議是否妥當?
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時,一般都要邀請與議題有關的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列席,以便對相關的問題作出說明,或者回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據一些地方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反映,應邀列席的政府組成部門不說明具體原因,往往以副職代替正職列席。
安徽省蕪湖市三山區人大常委會 滕修福
副職代替正職列席于法有悖
筆者認為,政府部門負責人(正職)不說明具體原因,直接由副職代替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于法有悖、于理不合。
監督法第十三條規定,常委會聽取和審議政府專項工作報告時,“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有關部門負責人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報告”。監督法第三十四條還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議案和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從這些法律條款來看,政府可以委托的“有關部門負責人”作報告,指的應是部門正職,“一府兩院”應當派的“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指的應是“一府兩院”機關的相關副職,也可以包括政府相關部門負責人(正職),但政府部門其他負責人員(副職)依法不應列入其中。
從法律關系上來說,人大及其常委會與“一府兩院”機關是產生與負責的關系,政府實行行政首長負責制,代表政府對人大負責的代表人應是政府首長(俗稱“一把手”)。一般情況下,人大常委會不直接邀請政府部門負責人列席常委會會議,相關政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應屬于政府首長的“委托”、“委派”;通常情況下,政府首長因事不能列席會議時,應委派政府相關副職列席,以示對人大負責;也可以委派政府相關副職和相關部門負責人(正職)同時列席,這樣更能體現負責的態度。政府副職領導及其組成部門負責人是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接受政府首長委托、委派,可以代表政府對人大及其常委會負責。直接安排不是由人大常委會任命的部門副職代替正職列席,這不能不說是對人大不尊重、不負責的表現。
金華市人大常委會研究室 盧 欣
部門正職列席是法定職責、義務
地方人大常委會會議是地方人大常委會行使職權最基本、最主要的方式和途徑。政府部門負責人列席會議,是國家權力機關工作法制化、程序化的重要舉措。政府部門原則上應由主要負責人即正職列席會議,未經同意不得缺席或替換成副職。理由有二:
一是程序法定。有關法律明文規定,政府部門負責人是受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會報告工作,從法律的強制性來說,列席是政府和有關部門負責人的責任和義務,他們必須列席,無故不列席,或沒有正當理由,由副職代為報告,就是違法。
二是民主決策需要。政府部門負責人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有三大義務:做報告、聽取審議、接受詢問。凡列席會議的單位或個人,都與議題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需要就有關議題或具體事項發表看法,提出見解或主張,這也是人大常委會充分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民主決策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部門副職不是政府組成人員,不是由人大常委會任命,代替正職列席,在情況掌握的全面性、回答問題的權威性、聽取意見和建議的直接性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局限,不利于人大常委會審議決策,直接影響常委會會議質量。因此,部門正職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是法定職責,也是法定義務。
長興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馬凌燕
副職列席有失法律嚴肅性
筆者認為,部門副職代替正職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有失法律的嚴肅性。
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列席人員,通常是依照法律或議事規則確定的。人大常委會監督的主要對象是“一府兩院”,以及這些國家機關中由人大及其常委會選舉或任命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部門副職非常委會任命,一般不會列入列席人員。從監督法的規定來看,政府的專項工作報告,由政府負責人向常委會報告,也可以委托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報告,這實際上表明該項工作報告是本級政府所作的工作報告,不是某一個部門向常委會所作的工作報告,如果由一部門副職列席向常委會報告工作,那是極不妥當、極不嚴肅的。再從實際操作層面來看,政府部門正職是政府組成人員,往往出席政府常務會議,他們可以直接在政府常務會議上匯報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意見建議,并提出本部門的落實意見。如果由副職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那就起不了這種及時的宏觀協調作用。
泰順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夏立彬
副職不宜代替正職列席
筆者認為,非經人大常委會任命的副職不宜代替正職列席常委會會議。
我國憲法、法律規定,人大與“一府兩院”是選舉與產生、決定與執行、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人大常委會會議審議的首要聽眾是“一府兩院”及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監督法規定,專項工作報告由“一府兩院”的負責人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有關部門負責人向本級人大常委會報告;該法還規定,“一府兩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這里所指的“負責人”或“負責人員”應是包括“一府兩院”和政府相關部門的正、副職負責人,但副職負責人應當是經由人大常委會任命的人員。這是因為:“一府兩院”負責人根據人大常委會會議的議程報告工作,“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這是法定的職責和義務,是不能轉嫁或轉移的。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對象應是“一府兩院”及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如果是副職的有關負責人,理應是由國家權力機關選舉或任命的人員。何況,人大常委會會議不是天天舉行,每一次會議的時間也就是一兩天,作為法定職責,部門正職除非有特殊情況,沒有任何理由讓副職列席。
開化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 吳照生
副職可列席,代會應規范
筆者以為,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時,應邀請與議題有關的政府組成部門負責人列席,不一定非得是部門正職。一是監督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議案或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這里的“有關負責人員”并不特指部門的正職,副職也應在內,列席也是可以的。二是從提高人大常委會審議質量的角度來看,有時候由具體分管所審議專項工作報告事項的副職列席,在對相關的問題作出說明,或者回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時,往往因更熟悉情況,反而比正職更能正確深入地解答有關問題,使審議更有的放矢。
當然,從維護人大常委會會議的嚴肅性來說,應嚴格代會行為。正職因為特殊情況不能列席會議,應書面向人大常委會辦事機構說明理由,并安排相關副職參加。對于要求由正職列席而無故由副職代會的情況,可以通過發督查通報,甚至可以在發送相關審議意見中指出。同時,地方人大常委會對列席會議人員的參會要求可以在相關的議事規則中予以明確規范。
河南省汝州市人大常委會 閆旭輝
副職可以代替正職列席
筆者認為,人大常委會堅持列席制度要重實質輕形式。列席人員是否正職并不重要,關鍵是應發揮好列席人員的作用。
監督法第三十四條規定:“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會議審議議案和有關報告時,本級人民政府或者有關部門、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檢察院應當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聽取意見,回答詢問。”可見,人大常委會舉行會議時,“一府兩院”及政府工作部門可以派有關負責人員到會,而負責人員一般指“一府兩院”和部門正職,也包括副職。因此,常委會列席人員應根據需要確定,可以是正職、副職,也可以是部門工作人員。不過,在一般情況下,正職不能到會,須經人大常委會同意后,才能委托副職及其他人員列席。
列席人員要熟悉業務,這樣回答常委會組成人員的詢問時才能有的放矢,增強針對性。實際上,部門一把手是負責全面工作的,是什么都管,卻往往什么都不精通,從這個角度來說,主管副職是最合適的,他們精通業務,也能對本部門負責,所以,副職代替正職列席常委會會議于法有據、于理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