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稿件由周勵、王非、張敏潔采寫
新設立的灃渭新區是西安繼高新區、經開區、曲江新區、浐灞生態區之后的第五個城市功能區。
西安灃渭新區為西咸新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享受省級開發區政策,管委會為副廳級設置。按照機構編制,新區管理委員會為西安市政府派出機構,受陜西省西咸新區建設領導小組和西安市政府雙重領導。
2010年新年伊始,西安市委、市政府有關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相關重大政策和投資重點就已經開始向灃渭新區傾斜。
1月19日,西安市政府常務會議又審議通過了《灃河流域綜合保護利用規劃》,并提出要率先啟動灃渭三角區建設的要求,而這無疑對推動灃渭新區建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面對這一機遇,灃渭新區管理委員會負責人表示,灃渭新區將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城鄉統籌步伐,加快產業聚集和人氣聚集,加快推進西咸一體化進程,努力開創灃渭新區開發建設新局面。
地處西咸兩市接合部的灃渭新區,毗鄰周、秦、漢、唐四大王朝都城和宮殿遺址,歷史文脈軸線完整。“關中八景”之一的咸陽古渡、古釣魚臺等小規模歷史遺跡豐富,是西安(咸陽)國際化大都市進程中不可多得的環境優美、生態良好的山水園林新區。
根據陜西省發改委制訂的《西咸新區規劃建設方案》中規定,灃渭新區位于渭河以南,老西寶公路(G310)以北,東接西安市西三環,西接規劃中的西咸繞城新線位,規劃總面積195平方公里,其中,西安用地面積125平方公里,咸陽用地面積70平方公里,發展空間和潛力巨大。
西安灃渭新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康軍描繪了該區域未來發展的初步計劃。他說,灃渭新區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灃渭新區內人口、河流、土地等情況的調研,并正在對新區中長期發展規劃和發展戰略進行研究,在城市發展定位、空間布局和產業定位等領域已形成初步構想。
“目前我們正與國內一流的咨詢策劃機構深化這項工作。下月底,新區的概念性設計方案將在全球范圍招標,從而引入世界一流的設計單位,使新區成為現代化、國際化、生態化、低碳化的區域。”康軍表示,作為推進西咸一體化的前沿陣地,灃渭新區將通過一年時間的宣傳、策劃、規劃,使新區成為省市乃至全國有影響的開發區;三年基本設施項目建設,讓新區道路成網絡,綠化有形狀;經過五年的建設,發展勢頭非常明顯;十年,即2020年,灃渭新區具備一個新城市的格局,GDP達到1000億元。
灃渭新區具備較強的生態優勢,灃河、渭河將成為發展亮點。未來每年將有15億立方米的漢江水調入灃河,繼而流入渭河,灃河水量將變得充沛且沒有干枯期,“大水大綠”也將借此實施。康軍說,西安目前已啟動了相關工程,例如建設灃渭三角洲中央(濕地)公園等,未來河流兩岸將集商業、休閑、高尚住宅、總部經濟、會展經濟等于一體。屆時,這里不僅是灃渭新區的核心區,也是“大西安”的核心區。
父母離婚的那天,父親狠狠地打他,罵他“敗家星”。母親大病了一場,精神恍惚。父親給了微薄的贍養費,母親說,如果你要了,就不是我兒子。于是,他只有去打工。父親漸漸成了這個城市的有錢人,開著名車一次次從他身邊經過要把錢給他,他拒絕,他恨這個男人。母親去世后,4年大學,他靠助學貸款,又打了好多工,熬了過來。他不會原諒父親。父親越來越有錢,還放出話來,窮死他,我一分錢都不會留給他!他冷笑,我一分錢也不會要!24歲那年,他得了一場病,醫生問他家屬是誰,他嚇了一跳,他知道自己病得很重,便打電話給父親。
記者了解到,灃渭新區功能定位的初步構想也已經成形,即灃渭新區將建成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城合作、加快西咸一體的引領區和示范區;建成大水大綠、生態宜居、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城市功能新區;建成帶動關天、輻射西部的低碳經濟和綠色產業重要聚集區;建成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重要板塊區和關天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重要承載區。
在此基礎上,灃渭新區將重點打造城市特色功能區和生物產業聚集區兩大功能區,建設西咸都市圈人居環境最為適宜的新型都市商務中心和西部地區重要的生物及環保產業基地。
其中,城市特色功能區將以完善基礎設施、提升集聚功能為重點,加快發展電子信息、智能電器、微電子制造等高技術產業和總部經濟、物流配送、住宅產業等現代服務業,打造灃河“大水大綠”生態景觀,力爭到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700億元。生物和環保產業聚集區將依托大型骨干企業,重點發展生物醫藥、環保節能產業,建設西部重要的生物和環保產業基地,力爭2020年生產總值達到300億元。
灃渭新區的城市空間布局也將形成“兩河兩心三園五基地”的城市空間布局。“兩河”是以渭河和灃河兩條生態水系為依托,打造兩河生態景觀,形成渭河南岸、灃河兩岸宜商宜居的城市功能長廊。“兩心”是指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中心和新區CBD中心,重點發展總部經濟、會展經濟、金融商務、文化休閑、高尚生活社區等。“三園”為灃渭三角洲中央“濕地”公園、漢建章宮遺址公園和秦阿房宮遺址公園。“五基地”分別為規劃5至10平方公里的未央六村堡現代物流基地、未央三橋精細化工和裝備制造基地、咸陽世紀大道兩側生產性服務業基地、長安斗門現代產業基地和戶縣新材料新能源環保產業基地。
著名經濟學家張寶通表示,設立西咸新區,成立灃渭新區,是“西咸一體化”進程中最具有實質意義的一步,將使西安、咸陽真正無縫連接,實現城市功能、產業結構、發展合力上的互補、互動和互助。也有利于突破體制障礙,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程度推進區域合作,加速和提升西咸一體化,建設關中城市群最具活力的發展區域。
西安正在形成北有經開區(國家級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有高新區(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曲江新區(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區)、航天基地(國家級西安民用航天產業基地)、東有浐灞生態區(第三代新城)、西安港務區,西有漢長安城遺址保護區、大興新區的城市格局,西安的城市骨架在這幾個新區的迅猛發展中不斷拉大,新區的發展已經成為西安城市經濟發展和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重大支撐。
當《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規劃》劍指“西(安)咸(陽)經濟一體化,形成國際現代化大都市”之時,灃渭新區的橫空出世則注定要在西安地理版圖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根據初步概念規劃顯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區總面積為9036平方公里,現總人口965萬人,到2020年大西安都市圈總人口1280萬人。主城區范圍北至涇陽、高陵北交界,南至潏河,西至澇河入渭口及秦都、興平交界,東至灞橋區東界,主要通過加快北跨、東拓、西接、南融步伐;以長安龍脈(西安鐘樓南北線)為中軸,以渭河水脈為核心,以秦嶺和北塬綠脈為兩大生態風光帶,構建“一軸、一河、兩帶”的大都市空間結構。其中,“西接”就是指西咸一體化,通過灃渭新區和涇渭新區建設,實現兩市全面對接。
灃渭新區的建設必將有利于西安進一步拉大城市骨架,加快西安國際化大都市城市化進程,形成東南西北均衡發展的城市格局,并提供新的發展空間和動力支撐。
西安灃渭新區管委會主任岳華峰表示,灃渭新區最大的亮點就是“新”,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很多功能都要靠灃渭新區的建設去實現和完善。
“看灃渭新區的意義,必須要放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及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層面。”岳華峰說,灃渭新區要建設成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區,產業選擇、城市規劃、城市形態,甚至包括區域內人的生活方式都要體現科學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灃渭新區的功能定位要與西安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相吻合,與現有城區建設實現功能互補。
預計2015年,灃渭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將全部到位,這將為新區實現科學發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打下堅實基礎。
新區將高標準制定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加快完成農村托管方案,盡快改善與世紀大道相聯絡的三橋道路兩側的城市街景,以市場化手段進行大規模搬遷改造,不斷提升西咸相接區域城市形象,推進城市功能區項目建設。與此同時,在尚稷路西延伸線區域規劃3~5平方公里,建設未央生態新城,按照城市綜合體的模式進行市場化開發,形成新的城市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