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邵琳葉
20 10年世博會在眾人的期盼中如期舉行。就在世博會開園前的最后幾天中,一輛輛滿載著花木的大貨車還接連從紹興縣漓渚鎮出發駛向上海。“近段時間,每天要開30張左右的植物檢疫證書,花卉苗木銷售量比去年同期增長8.5%。”該鎮有關負責人介紹說。作為“中國花木之鄉”的漓渚鎮,在多年經營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規模,產銷鏈比較完整。全鎮共有花木基地2.78萬畝,其中鎮內基地1.32萬畝,外拓基地1.46萬畝,一季度新增外拓基地10 00畝。外拓基地中,僅上海就有22 00多畝基地,這對及時把握上海市場的信息,加快產銷流通都有極大的幫助。據漓渚鎮棠一村的花農林其林介紹,他在上海世博會承接了50 0余萬元的綠化工程,現已為世博園提供了20多車價值12 0余萬元的綠化苗木;棠棣村的劉建橋也獲得了世博會20 0多萬元的花木業務;花農丁小明說,今年他已經組織了20余車次花卉運往上海,都是專為世博會所用。世博會大量的花木需求,給漓渚鎮帶來了巨大的商機。世博會的綠化工程、上海一些高檔小區,為迎接世博會進行的增綠、添綠、綠化提檔升級工程都還在熱火朝天地進行著,這使得漓渚的花木銷售仍然訂單不斷,一批批廣玉蘭、桂花、茶花等苗木源源不斷地運往上海。
上海世博會給漓渚鎮帶來的商機不僅僅惠澤了花木經銷商,也令專業起苗工、搬運工、運輸從業人員等整個花木銷售鏈里的其他從業人員受益。基地需要大量的起苗和搬運小工,因而起苗小工一天工資漲到30 0元,花農們仍爭相聘用。連專賣捆綁花木土球草繩的經營者,都忙得不亦樂乎。漓渚鎮花木基地上每天都是人來人往,車輛熙攘,一派繁忙的熱鬧場面。
上海世博會期間獲得收益的漓渚鎮民就達45 0多人,占外出花農的15.5%。20 10年一季度僅銷往上海的花卉苗木就達45 00萬元,增長8.5%,占全鎮銷售總額的17.3%,實現了開門紅。
“因為世博會,現在掃帚也講究品牌了。”這不,紹興縣平水鎮同康村的“掃帚大王”孫玉馬每次送到蕭山市場去的掃帚都被搶購一空,這令同行們格外“眼紅”。“是世博會幫我們同康打響了竹掃帚的牌子。”孫玉馬樂呵呵地說。
同康村是紹興縣平水鎮“中國竹筍之鄉”的主要毛竹生產基地,其綠海竹林景區更成了紹興縣發展森林休閑旅游業的“金名片”,尤其在春夏兩季,吸引了眾多自駕游的市民前來賞美景,挖竹筍,避酷暑,品農家菜。近年來,村里依托豐富的竹山資源,大力實施興林富民工程,僅竹筍一項,年人均收入已達70 00元左右,占村民年人均收入的近70%。
同康村因為有豐富的竹資源,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制作掃帚的風氣。往常,村民們一般只是為填補農閑時間,同時又可利用資源,充分利用毛竹的“邊角料”增加收入。沒想到,由于同康掃帚質量好,輕便耐用,深受市場歡迎,銷售網很快遍及杭州、寧波等周邊城市,此次甚至還打進了世博會,成為現場清掃工具,也為扮靚大上海做出了貢獻。“這下,同康掃帚的宣傳可是做到全世界了。”同康村的村民們笑著說。
世博會使得同康掃帚銷量大增,僅前期工程就銷出4萬多把,同時帶動了專業經銷隊伍的壯大,實現產銷一條龍服務,預計年銷售將超過30萬把。銷售額上漲的同時,掃帚價格也略有上揚,農民的收入增加了,村民們發展這項副業的熱情也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