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麗,陳翕蘭
(南通市林果指導站,江蘇南通226006)
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人們走進森林,回歸自然的愿望越來越迫切。森林旅游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方式,適應了人們的這種需求,并日益成為一種新時尚。森林公園承擔著保護國家森林風景資源和為社會公眾提供良好戶外游覽觀光、休閑度假、科普教育的特定場所的責任,已經成為森林旅游的重要載體。
狼山森林公園自1998年被江蘇省農林廳批準為省級森林公園以來,在公園建設上得到了各級政府和林業主管部門的重視,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據不完全統計,在2007~2009年,該森林公園接待游客達418.5萬人次,其中海外游客2.2萬人次,以門票為主的直接收入11520.1萬元,為社會提供就業1000余人,初步形成了“吃、住、行、游、購”的服務體系。森林公園建設、森林旅游產業開發已經成為南通市生態建設和自然資源保護的重要組成部分,年累計投資額逐步提高。
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回歸自然、追求時尚的欲望也與時俱進。2008年5月,狼山森林公園作為“首屆江蘇省森林生態旅游節”的分會場,吸引了大批省內外的游客和旅行社,為南通市的森林風光和生態文化走出南通,走出江蘇提供了契機。此外,每年“迎春百花展”、“荷花節”、“菊花展”等活動的成功舉辦,都充分顯示了森林公園建設和森林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地位。2009年,針對“大圣菩薩誕辰日”舉辦了一系列以“祈福、朝圣、感恩”為主題佛教紀念活動,將佛教文化與森林旅游緊密地結合起來,吸引了眾多信徒前來朝拜和游覽。作為南通市經濟生活臺“新人妙會”節目的合作單位,每年會在這里舉辦多場大型公益活動,為森林公園帶來了活力和溫馨的氛圍。
發展規劃上的合理性,影響了南通市森林旅游資源優勢的發揮。旺盛的香火為公園帶來了豐厚收入的同時,使公園在發展方向上與森林公園的建設方向產生了偏差,新修建的佛堂正在慢慢吞噬著為數不多的森林資源。在公園的建設中沒有科學的規劃,致使自然和人文景觀不相協調,限制了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影響了森林公園的建設質量和森林旅游業的三大效益的發揮。
管理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南通市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南通市的森林旅游資源主要集中在五山地區,但該地區卻分屬3家不同的單位經營管理,其中只有狼山風景區因旺盛的香火帶來了豐厚收入,軍山和劍山的經營面臨困境。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經營管理,正逐漸影響著南通市森林資源優勢的充分發揮,制約著森林旅游產業的發展。
森林公園經營的總體目標是實現社會、生態與經濟三大效益的最大化,這就決定了其經營不可能走完全市場化、企業化的途徑。建議在現有機制的基礎上,建立有利于森林風景資源保護和森林旅游業發展要求的森林公園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整合優質資源,統一經營管理,合理規劃發展,充分發揮資源和地緣優勢。
大力提倡“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和“重在自然、貴在和諧、精在特色”的森林公園建設理念,堅持以保護自然景觀為主,適當輔以人造景觀的建設方向,保持森林公園內各類自然景觀獨特風貌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做到“先規劃后建設、沒有規劃不能建設”的原則,認真做好森林公園的總體規劃編制工作。
建立健全有關森林風景資源保護和森林公園建設管理的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和執法監管體系,做到依法保護、依法建設和依法管理。應依照法律、法規,整頓無規劃的建設行為,取締不利于森林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的森林旅游開發項目,加大查處森林公園內破壞景觀環境等不法行為的力度,堅決制止不經批準擅自征、占用林地的違法行為。
森林公園建設投資需求量大,資金回收期較長,特別是建設初期資金依賴性大,需要政府的支持,將森林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計劃中。按照“誰投資、誰經營、誰受益”的原則,將公園內的接待服務、休閑娛樂項目、商業網點等經營性項目全面推向市場,廣泛調動不同所有制經營主體發展森林旅游的積極性,全面提高森林旅游產業發展的社會化程度。
深入挖掘我市的森林資源和人文底蘊以及佛教淵源,重點培養森林公園的品牌,并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扶持。樹立精品,做大做強,大力開展特色旅游、主題旅游,真正體現森林旅游的品位,進一步發揮森林旅游的多種作用,促進南通經濟和文化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