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貴
(習水縣民化鄉林業站,貴州習水564600)
銀杏是我國特有樹種,屬銀杏目,果核呈白色,俗稱“白果”,古稱“公孫樹”。銀杏屬落葉高大喬木,高達30~40m,樹干通直。樹皮淡灰色,老時黃褐色,有縱裂。雌雄異株,雌株大枝開展,雄株大枝向上伸展,有長、短枝之分。葉在長枝上互生,葉片扇形,頂端常出現淺裂。花單性異株,罕見同株。球狀生于短枝葉腋或苞腋,雄球花為荑花序狀,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分杈。種子核果狀,近球狀橢圓形,外種皮肉質,熟時橙黃色,中種皮骨質,白色,內種皮膜質。胚乳豐富,子葉 2枚。花期 5月,果期6~10月。
銀杏為陽性樹,喜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土壤,適于生長在水熱條件比較優越的亞熱帶季風區。在酸性土(pH值為4.5)、石灰性土(pH值為8.0)中均可生長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適宜,不耐積水之地,較能耐旱,但在過于干燥處及多石山坡或低濕之地生長不良。在貴州海拔1000m以下地區均生長良好。銀杏的用途廣、經濟價值高,隨著銀杏地不斷開發和利用,發展銀杏將成為習水縣的一大重要支柱產業
銀杏為銀杏科唯一生存的種類,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又是珍貴的藥材和干果樹種,由于具有許多原始性狀,對研究裸子植物系統發育、古植物區系、古地理及第四紀冰川氣候具有重要價值。銀杏的生態價值體現在不僅可以提供大量的優質木材、葉子和種子,同時還是綠化環境、凈化空氣、保持水土、防治蟲害、調節氣溫、調節心理的良好樹種。
銀杏抗病蟲害,被公認為無公害的樹種,是觀賞、綠化最理想樹種。在公園、園林、住宅小區,行道兩旁,都可以栽植銀杏,增加綠化。
銀杏具抗污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在工業區、住宅小區、城鎮、人口密集地、休間小區等按一定比例種植銀杏樹,形成銀杏林區、銀杏林帶,凈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
銀杏具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風沙侵蝕地帶,栽培銀杏防護林區、防護林帶,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
銀杏有殺死農作物病蟲的功能,尤其對棉花蟲、葉螨、桃蚜、二化螟蟲等尤其有效。銀杏是農作物蟲害的天敵,在農業區周圍種植銀杏,能夠有效保護農作物。
銀杏樹具有維持冬暖夏的功能。盛夏時節,掌心觸摸銀杏樹干,手感冰涼,觸摸其他樹干(柳樹),掌心覺熱。據測定,盛夏時節,陽光直射大氣氣溫高達40.2℃時,銀杏樹下為35.3℃,大氣氣溫與銀杏樹蔭下溫差為4.9℃,而垂柳溫差僅為2.3℃,銀杏調溫能力為柳樹的2倍多。因此,營造銀杏林區,銀杏林帶,形成規模,造成小區氣候,對農田,居住區均有調節氣溫、改善氣候的良好效果。
銀杏能夠間接調節人的心理。與之相處,人能夠自我調節,綠化心靈,達到心平氣和,心泰康壽。
核仁是滋補保健食品,營養豐富,味道甘美,食用歷史已有1000余年。核仁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化學物質。熱晶香精微甘,略有苦味,食之口味清新,潤喉養肺,廣泛用于食品烹調和飲料釀制,是人們喜愛的滋補保健品。目前在中國、美國、德國、日本、韓國等國家,核仁廣泛應用于食品烹調、釀制、飲料、名酒、餅干、罐頭等。
3.2.1 核仁的藥用價值
核仁中除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還含有銀杏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銀杏醇、白果酚、五碳多糖;脂面醇瓣虞分。我國中醫一直將白果列為重要藥材,白果酸抑制多種桿菌及皮膚真菌,并對葡萄球菌、鏈球菌、白喉桿菌、炭瘟桿菌,枯草桿菌、大腸桿菌、傷寒桿菌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近年來各地臨床試驗證明,經常食用白果,可治高血壓、止白帶、咳嗽發熱;心腦血管、呼吸系統、皮膚病、牙痛等疾病,還有清熱抗菌、潤肺益氣、擴張血管、增加血流量、定痰喘、去皺紋、防衰老、潤音喉、健身美容、延年益壽等功效。
3.2.2 葉的藥用價值
銀杏葉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各國藥學界和化學界科學家對銀杏葉做了分析研究,發現葉中的成分極為復雜,除藥用價值遠遠超過核仁外,已成為食品和飲料的新原料。從銀杏葉中可提取黃酮甙、銀杏苦內酯及萜類等多種藥物成分,藥理研究表明銀杏葉制劑具有擴張血管、促進微循環、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是治療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良藥。
3.2.3 外種皮的藥用價值
銀杏外種皮中含有糖、多糖、微量元素、甙類二酚類、有機酸、氨基酸、蛋白質、黃酮類化合物等物質。銀杏外種皮水溶性成分有較好的鎮咳祛痰、對抗過敏介質和抗原、對呼吸道平滑肌的解痙、降壓、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減少心血輸出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耐缺氧能力的作用。
3.2.4 木材的價值
銀杏木材優良,素有“銀香木”之美稱。銀杏木材紋理直,結構細而均勻,易干燥加工,刨面光滑,油漆后光亮性好,膠粘容易,握釘力中等,不劈裂,不反翹,脹縮性小,硬度適中,平穩不裂。常用于建筑、裝飾、鑲嵌、各種雕刻工藝、高級文化和樂器用品以及工業特殊用具等,如匾額、木魚、印章、工藝晶、繪圖板、測尺、儀器盒、筆桿、棋子棋盤、網球拍及各種琴鍵等。在工業上常用于紡織印染滾、翻沙機模型、漆器模型等。
4.1.1 選苗
栽植苗要粗壯,根系應完整,無病蟲害,樹干、根系無大損傷,隨挖、隨運、隨栽、隨澆、隨管。目前銀杏苗木中間商很多,良莠不齊,不少銀杏假植2至3個月未能出售,這種苗由于水分失去太多,栽植后很難恢復,出芽不齊,成活率極低。
4.1.2 挖穴
栽植穴要大,一般挖0.8~1.0m見方。如果苗木粗壯,樹穴要相應加大,一般掌握穴徑是苗木胸徑的15~20倍。
4.1.3 施肥
栽植銀杏時,穴中要施足基肥,以充分腐熟的有機肥為主,化肥要少施。肥料與熟土充分拌勻后施在穴的中部或中上部。再放20~30cm的土壤后才能栽植,以防根系接觸肥料而燒根。如無合適的肥料,不宜隨便選用,以免燒根,可成活后再行追施。
4.1.4 壓土
栽植時,埋土一定要層層壓實,使銀杏根系與土壤密切結合,只能用腳踏,不能夯實,以防傷根。春季雨水偏多,土壤偏粘,如土濕則不能踏實,只能采取淺栽、高培土來防此弊病,讓土壤自然下沉壓實。
4.1.5 栽植
栽植銀杏時,淺栽尤為重要,這與銀杏根系特點與發根溫度有關。銀杏栽植隨著深度地加大,地溫上升就慢,且透氣性下降,濕度加大,對根系傷口愈合和發新根不利。雨后根部易積水造成爛根,故一定要淺栽。淺栽后上層地溫上升快,土壤通氣性好,銀杏根系愈合早,發根快,雨后又不易遭受澇害。
4.1.6 澆水
栽后要澆透水,使穴內土壤和苗木根系密切結合,能充分吸收水分。澆水后地面自然下沉,保證根基與地面相平或高出1~2cm。這樣植株根系能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苗木水分平衡,提高成活率。
4.2.1 適量澆水
這是銀杏栽后最關鍵的問題。此時合理地澆水至關重要,水量大會導致爛根,缺水又會影響苗木生長。可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澆水,澆則澆透,防止攔腰水、表皮水,澆水后還要注意松土保墑。陰雨天少澆或不澆水,并及時排除積水。
4.2.2 適當施肥
銀杏栽植成活后,要根據苗木的生長情況合理確定施肥量。施肥一般以有機肥料為主,適當配合專類化學肥料。施肥方法可以溝施、穴施、撒施等。
4.2.3 整形修剪
銀杏栽植,應重修剪。因其所發枝條特別亂,所以要有目地修剪,尤其對重疊枝、直立交叉枝、橫生枝要修剪處理,保持一定的樹形,使銀杏高大、挺拔、勻稱、美觀。
4.2.4 病蟲害防治
銀杏蟲害主要有刺蛾和超小卷葉蛾等,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和葉枯病。根系病一般是由根部積水所造成,葉枯病主要是缺肥、樹勢衰弱所造成,與高溫也有一定關系。根據不同的病蟲害,要采取正確的措施。加強肥水管理,也是防治病蟲的有效途徑。
[1]米發杰.銀杏的經濟價值及栽培技術[J].甘肅農業,2005(8):142~143.
[2]邵學紅,陳愛華.銀杏樹的栽培技術[J].河北農業科技,1999(2):24~25.
[3]銀杏樹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現代農業科技,2008(14):17~18.
[4]銀杏的開發價值及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1995(6):32~36.
[5]銀杏的經濟價值及其栽培技術[J].福建熱作科技,2009(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