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首釗
山西焦煤西山金信建筑有限公司,山西古交 030200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和需要,建筑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越來越大,其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也越來越明顯。目前大部分的建設工程質量控制中采用了動態控制、全過程控制、PDCA循環原理、工程質量統計方法等工程項目質量控制的基本方法,隨著我國加入WTO,跨國公司質量管理新方法——6σ質量管理法也是值得借鑒的,建筑企業應用6σ質量法,可以顯著地提高建筑質量,增強我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建筑市場上競爭力。
將產品100%的合格品率或顧客的最滿意度作為統計學上的期望,企業產品的不合格品率和顧客不滿意度偏離期望的程度可以用σ度量。2σ表示不合格品率有31%或有31%的顧客不滿意,3σ表示不合格品率有6.68%或有6.68%的顧客不滿意,4σ表示不合格品率有0.621%或有0.621%的顧客不滿意,5σ表示不合格品率有0.0233或有0.0233%的顧客不滿意,6σ表示不合格品率僅為3.4%或一百萬顧客中只有3.4個顧客不滿意。
第一,度量和分析。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用適當的量化指標或數據測量和描述企業核心業務流程,確定業務運作的有效性。通過數據確定缺陷的類型,比較調查結果,制定流程數據收集計劃,發現業務中的不足之處。度量階段的關鍵是尋找和確定表述業務流程的度量標準。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分析流程圖中各數據的關系,尋找造成產品質量缺陷的根本原因,確定與6σ質量管理目標的差距。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必須能夠以量化的數據來描述業務流程,定量地分析影響產品質量的諸多因素,從中找出關鍵因素。這樣才能夠真正了解質量問題的本質,從中找出主要的矛盾。
第二,改進和控制。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針對主要的矛盾,由專業人士設計創新性方案,以解決主要矛盾。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協同專業人士根據創新性方案來改進業務流程,在改進業務流程過程中將創新方案細化為可操作的具體計劃。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可以通過應用新技術和對人員培訓等措施落實具體的計劃。在這一階段,質量管理項目負責人要監視改進質量計劃的執行,通過業務流程的改變和組織結構的變化,使改進質量的成果制度化,持續地改善質量。
我國的建筑企業應該不失時機地借鑒跨國公司管理經驗,應用6σ質量管理法,提高建筑質量,提升建筑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我國企業目前常用的質量管理方法,能夠使得產品的質量達到3σ或4σ的水平,這個水平是目前產業界一般認可的水平。在3σ水平上,不合格率是6σ水平的近2萬倍,在4σ水平上,不合格率是6σ水平的約2 000倍。當跨國公司以6σ的質量標準從事建筑業生產和服務時,我國建筑企業若沿襲3σ或4σ的質量標準,雖然可以達到甚至超過我國建設部公布的質量標準,但是,我國建筑企業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的結果卻是令人堪憂的。因此,為了在入世后實現“以質取勝”的對外開放戰略,我國建筑企業應迅速推廣實施6σ質量管理法,以全面提高建筑質量,降低企業成本,提高建筑企業的市場占有率,增強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
我國建筑企業推廣6σ質量管理法,需要引入該法蘊含的3個新理念:
1) 防患于未然。6σ的理念是殘次廢品一旦生產出來,無論怎樣修理,也難以達到完美。它強調事先完善生產流程,讓建筑產品生產出來就完美無暇,而不是通過檢測和修理等辦法事后解決質量問題。因此,解決建筑質量問題的辦法,最好是未雨綢繆,防重于治,更改和完善整個生產過程。
2)全過程優化管理和雙贏的質量管理。6σ質量管理強調改進企業內部整個生產過程,即原材料進廠到產品出廠之間的優化質量管理,而且更強調雙贏的管理。提高建材質量,降低建材生產企業成本,幫助建材企業增強在建材市場力上的競爭力。本著為客戶著想和為客戶服務的精神,向客戶提供優質的建筑產品和服務。通過互惠和雙贏的質量管理全面提高我國建筑業的質量,提高客戶的滿意度。
3) 提高質量和增加企業效益并重。6σ質量管理法不僅重視質量目標,而且注重企業收益的增加。我們要通過提高建筑項目的質量和服務,減少成本,增加建筑企業利潤。在推廣6σ質量管理法的過程中,建筑企業應該不斷地評估運用6σ質量管理法帶來的成本降低和利潤增加。
借鑒6σ質量管理法的流程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質量管理負責人必須了解自己所要進行的工作,確認顧客群體對建筑項目的期望,明確自己的任務和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質量管理負責人必須能夠以定量的方法描述建筑企業面臨的質量問題,以量化的數據來描述本企業的業務流程,才能夠真正了解質量問題的本質,解決質量問題才有科學的基礎;三是質量管理負責人分析流程圖的中的量化數據,科學地而不是憑經驗找出影響建筑質量的關鍵因素,即找出影響質量的主要矛盾;四是質量管理負責人針對影響產品質量的主要矛盾,協同建筑專業人士設計改進質量的創新方案,將創新方案細化為可操作的具體程序;五是提高建筑質量工作貴在堅持,實行6σ質量管理法的流程后,應該堅持由建筑專業人員控制改進質量的成果,通過改進業務流程和變革組織結構,使改進質量的成果不斷地制度化,持之以恒地提高質量。
[1]朱蘇敏.淺析建筑工程質量控制的若干因素[J].科技資訊,2009(1).
[2]朱慶俠.淺談如何強化建筑工程質量的控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17).
[3]陳子龍.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的質量控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高教版),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