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軍
安徽省合肥工大建設監理有限責任公司,安徽合肥 230009
吊箱圍堰法修筑深水中橋梁高樁承臺,是在水中懸吊鋼箱,固定于鋼護筒或定位樁上,樁基施工時用作定位導向工作平臺,樁基施工完后作為圍堰,下到設計標高,封底抽水,修筑鋼筋砼承臺。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中塔樁基礎施工采用此方案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結合本人在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項目全過程參與此方案的評審、實施、取得預期效果,對鋼吊箱圍堰的設計和施工進行研究總結,希望能對大橋施工技術有所裨益。
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工程控制工期在于下部工程,而難度在于基礎。長江中央施工條件比較差,要保證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必須采取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一次性作業成功。
在水中修筑鋼筋砼承臺,必須有圍堰。施工時將圍堰內的水抽干,在無水的情況下,修筑鋼筋砼承臺。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一般有兩種修筑承臺的方案進行比較,即吊箱圍堰法和套箱圍堰法。通過從施工難易、工程質量、使用設備機具量、材料用量等方面比較,我們認為,吊箱圍堰法施工深水中承臺優點比較突出,砼質量有保證,投入的材料和設備比套箱圍堰少,尤其是對水文影響小,可維持通航。
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根據工程本身的情況,認真制定施工程序,即先圍堰后平臺法施工:
1)吊箱圍堰尺寸的擬定
鋼吊箱圍堰的尺寸,應根據承臺所處河段的水文以及其功能來確定。馬鞍山長江公路大橋工程吊箱圍堰尺寸是按下擬定的:
(1)平面尺寸:同承臺平面尺寸加10cm襟邊寬度,以保證承臺中心位置準確;
(2)高度:H=h1+h2+h3-h4(其中:h1—施工高水位,以調查的歷年同期高水位確定,取6.2m(高程);h2—防浪高度,取0.5m;h3—承臺封底厚度,取1.8m;h4—承臺底標高等于0.0m(高程))。
2)吊箱圍堰結構體系分析
吊箱圍堰在施工和工作過程中,受力的作用是比較復雜的。并且,隨著施工程序的深入,結構約束體系從原先的狀態轉化為另一狀態,此時,吊箱所受的外力也隨之變化。所以設計吊箱時,應認真分析各種狀態的結構體系和受力情況。分別作設計計算,確保結構的安全。
(1)吊箱圍堰的荷載:
①水力荷載:分靜水壓力和動水壓力。靜水壓力按下式計算:
P1=rH[其中:r—水密度(T/m3);H—水深(m)];
靜水壓力隨水深呈下三角形分布。
動水壓力按下式計算:
P2=KHV2/2gxBxr[其中:K—平面系數,矩形K=1.33,槽形K=1.8~2.0;H—水深(m);V—流速(m/s),取2.0 m/s;g—重力加速度(m/s2);B—寬度;r—水的密度(t/m3)]
動水壓力可假定為作用于水面以下1/3水深處的集中力。水浮力P3按下式計算:
P3=rH (水浮力作用于H深底板)
②砼荷載:按實際體積計算
③施工荷載
施工荷載主要是考慮澆筑承臺砼時的施工荷載,按“施工技術規范”取q=2.5kPa。
④船撞力
按“橋梁通用規范”取P4=400kN。
(2)吊箱圍堰結構體系分析
吊箱圍堰在制作、運輸、安裝和工作中,結構受力是比較復雜的。但最不利的是當吊箱就位下到高程,固定在鋼護筒頂部時,另一種不利狀態是當封底后,進行承臺施工要先割除鋼護筒,鑿樁頭,此時要將固定點轉移到吊箱底板時。我們按先后狀態1、狀態2來分析。
狀態1:當吊箱圍堰下到設計高程后,吊箱固定于鋼護筒,鉆孔樁施工結束后進行封底,封底混凝土強度達設計要求后抽干箱內水。這時箱內無水,箱外水位隨長江水位變化。吊箱受水側壓力和浮力。只有出現意外的高潮水位,漫過箱頂,此時箱內外水壓平衡,退潮時,立即抽箱內水,可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
吊箱的結構是空間體系,為了便于計算,先簡化為平面結構體系進行初步計算,確定支撐系統的設計方案,再用有限元程序建模計算,進行設計校核。計算時荷載組合為:靜水側壓力,動水壓力、浮力、封底砼及自重、施工荷載等。通過計算分析,這種狀態不利位置在吊箱各角隅。因此,吊箱制作時,構造上應加強該處的剛度,以防變形以至漏水。
因圍堰平面尺寸較大,設計為雙壁鋼圍堰,壁厚1.8m,沿周邊設置了相對獨立的小隔艙共36個,以增加壁板的剛度,轉角處另做加強。
狀態2:從封底抽水開始到承臺混凝土澆筑為止,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而且有兩種不利荷載的組合。當封底抽水后,要進行承臺施工準備,包括封底面清理、護筒與內支撐割除、鑿樁頭等,然后再進行承臺鋼筋綁扎,澆筑砼。因此要將箱頂固定點轉移到鋼護筒上,其荷載組合①同狀態1的荷載組合。荷載組合②出現在箱外水位降到最低水位,箱內澆筑砼至標高,砼未凝固仍作為荷載,施工人員和機具尚未撤走,此時荷載組合為:砼荷載、施工荷載以及自重等。這種荷載組合主要作用于吊箱底板,通過護筒與封底混凝土間的粘接力進行力的傳遞,因此,底板的設計不但要滿足強度和剛度的要求,還應有構造措施,以保證結構安全。
(3)吊箱圍堰的施工:
吊箱圍堰既作承臺施工的圍堰及模板,又兼作樁基施工工作平臺。其圍堰安裝簡單,不需要動用大的起吊設備,又可通過吊箱圍堰做鉆孔樁的施工平臺,可大大節省平臺安裝時間。其施工方法如下:
①制作鋼吊箱圍堰
本工程吊箱圍堰在工廠制造,為保證質量,除對結構加工質量、外形尺寸進行控制外,特別對焊縫提出了高要求,所有焊縫必須達到Ⅰ級焊縫。
②吊箱圍堰的運輸
圍堰制作過程中,修建下水通道,鋪設氣囊做好滑道,將圍堰通過滑道送入長江中。
③浮運就位
圍堰入水后,用事先準備好的拖輪靠上圍堰,用鋼絲繩與圍堰可靠綁定,開動拖輪將圍堰運送至墩位。為減少浮運阻力,本項目采用先將底板護筒口暫時用鋼板焊死,等浮運就位再割開鋼板的措施來減少圍堰吃水深度,減少浮運阻力。
④固定錨固
本項目采用前定位船方案進行圍堰的精確定位。
錨錠系統共設了18個錨,其中圍堰通過14個8t霍爾錨進行定位。前面4個主錨經定位船通過卷揚機與圍堰相連,圍堰側面設了8個錨,一側4個,圍堰后端設兩個尾錨,另外在定位船的兩邊設了4個5t霍爾錨,以控制定位船的位置。
圍堰進場前,拋錨船按從上到下先主錨、再側錨、后尾錨的順序將18個錨依次拋設,前面主錨與定位船相連,圍堰側錨及尾錨讓開圍堰安裝位置,通過兩艘臨時工作船固定鋼絲繩。
圍堰進場后,拖輪將圍堰送到設計位置偏上游位置,通過拋錨艇將4個主纜掛到圍堰上,此時拖輪可以與圍堰脫離,再將側錨、尾錨掛上,將錨碇系統安裝到位,通過調整纜繩長度來調整鋼圍堰的平面位置。
拋錨定位及圍堰定位過程中,均采用GPS系統利用RTK實時載波相位測量技術,準確定位。
圍堰精確定位后,進行鋼護筒插打工作,先插打4根角樁,以固定圍堰平面位置。插打鋼護筒前必須對圍堰定位精度進行復核,以防水位、流速影響使圍堰定位精度降低。
4根角樁插打完成后,再按照由下游到上游的施工順序進行其余鋼護筒的插打
鋼護筒插打過程中,將掛樁牛腿陸續焊在護筒上,為圍堰掛樁做準備。掛樁牛腿安裝時必須考慮水位變化的影響,以防水位高時,牛腿與圍堰支撐相碰,造成施工困難,本項目通過設支墊降低牛腿安裝高度這一方案,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插打完成的護筒達到圍堰掛樁要求后,通過向圍堰雙壁間隔艙注水或抽水調整圍堰的豎向標高,以安裝支墊,將圍堰與護筒固定,最后,完成所有護筒與圍堰的固結,達到固定圍堰、形成鉆孔平臺的工作。
⑤封底施工:
鉆孔樁施工完成后,進行封底混凝土施工,封底前必須清理圍堰內在鉆孔樁施工期間的泥漿,混凝土等,對圍堰壁板、護筒側面等進行清洗,以保證混凝土與圍堰底板、壁板與護筒的有效連接,并對護筒與底板間的空隙進行封堵,以防混凝土從此處流出,影響封底質量。封底施工應在內外水壓平衡時進行,一般采用在圍堰壁板較低位置設連通管進行內外水自動平衡。因護筒與底板間間距小且呈倒梯開,本項目采用一條直徑約10cm的布袋腸,內裝攪拌均勻的砂和水泥,堵于護筒與底板的空隙處。封底的厚度可按下式計算:
T≥krhA/(RcA+nπd[t])(其中:T—水下砼封底厚度(m);Rc—砼容重(T/m3);A—圍堰底面積(扣除樁截面積)(m2);n—樁數;d—樁外徑(m);[t]—樁與砼間的容許摩擦力(T/m2);h—以最高施工水位至箱底的高度(m);r—水的容量(T/m3);k—系數取1.05~1.1)
本項目經計算封底厚度取為1.8m,在20年一遇洪水位(+9.333)進行正常的抽水施工,結構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證。
澆筑水下砼時,導管的作用半徑,由于樁基的影響應適當減小,一般取R=5m。
1)鋼吊箱圍堰施工深水中承臺,適應性強,對于水流急、落差大的趕潮河段,亦能適應,其設備機具和材料投入量比套箱圍堰小。
2)對于水流速大、通航的河段,吊箱圍堰先圍堰后平臺的方法,可以通過浮運解決起吊問題,大大節省平臺建立時間,鉆孔樁施工完成后可以直接進入封底工序,雖然圍堰占用時間長,但總體施工時間可以大大縮短。
3)吊箱圍堰在制作、運輸和工作過程中,受力作用是復雜的,結構體系不僅是一種狀態,而是隨著施工工序的深入,將改變它的結構受力狀態,因此,設計計算時要考慮多種不利工況,提前準備應對措施,以保證結構安全。
[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J041—2000.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