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英
低鉀周期性麻痹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常見的神經肌肉并發癥,許多患者以周期性麻痹為首發癥狀就診,臨床上常易引起漏診及誤診。本文對本院2006年7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8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系統回顧性分析,以明確診斷及治法,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48例,男39例,女9例;年齡18~49歲,平均32歲。22例發作前有飽食誘因,7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7例有腹瀉史,其他無明顯誘因。37例以周期性麻痹為首發癥狀,10例以甲亢高代謝癥候群為首發癥狀,1例為甲亢治療后癥狀緩解期出現。
1.2 實驗室及輔助檢查 周期性麻痹發作時34例患者血鉀低于正常,其中3.0~3.5 mmol/L 6例(12.5%),2.5~3.0 mmol/L 6例(12.5%),2.0~2.5 mmol/L 8例(16.7%),1.5~2.0 mmol/L 14例(29.5%);10例正常(3.5~5.5 mmol/L),占20.8%。48例均FT3、FT4降低,TSH增高;心電圖:竇性心動過速16例,心房纖顫6例,出現U波2例。
1.3 治療 明確診斷后輕者給予口服氯化鉀口服液,10 ml/次,3次/d,重者靜脈補鉀1~3 g/d,并與口服氯化鉀合用;均給予丙基硫氧嘧啶100 mg,心得安10 mg,3次/d,口服。經治療后34例在24~48 h內肌無力癥狀緩解,14例于48~72 h內緩解。
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多于中青年發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約為70:1[1]。常在某些誘因刺激下出現,如飽食、感染、受涼、劇烈運動、創傷、焦慮、情緒激動及注射胰島素,也有少數患者無誘因出現。本病可為甲亢首發癥狀,也可和甲亢并發,在治療緩解期也可發作,本病的發作與甲亢的嚴重程度無相關性。目前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的發病機制尚不明了,可能與自身免疫代謝失調有關,此病發作時尿鉀不高,通過測量肌細胞內外血鉀濃度可發現細胞內鉀離子偏高,故其發生可能與鉀離子細胞內外分布異常所致。甲狀腺功能亢進患者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此可拮抗胰島素功能,使血糖升高,刺激胰島素分泌,引起鉀離子細胞內外分布異常;甲亢患者多易激惹、躁動不安、情緒激動等,此可興奮交感神經,引起兒茶酚胺增多,增加鈉-鉀ATP酶活性,促進鉀離子的細胞內流,血清鉀濃度降低。Kung等[2]發現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與鈣通道a1亞基基因表達異常有關,在甲狀腺激素作用原件附近存在3個多態性位點,即鈣通道a1亞基基因5側翼區第476位點G.A,第2個內含子第57位點G.A及第26個內含子第67位點G.A。因此認為此多態性影響了鈣通道a1亞基的結合活性,改變了甲狀腺激素對鈣通道a1亞基基因的表達,引起甲狀腺激素功能異常,進而導致麻痹的發生。
[1] 孫備,許軍,姜洪池.甲狀腺大部分切除術2200例臨床體會.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2,22:630.
[2] 李發炎,鄭安瑜,陳大良.甲狀腺機能亢進癥手術的改進.福建醫科大學學,2005,39增刊: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