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勇 楊彥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是糖尿病常見的全身合并癥,近年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急速上升,糖尿病性視網膜病患者也明顯增多,急需療效確切、安全治療措施。現將本科應用依達拉奉聯合銀杏達莫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病例均為本科住院患者,糖尿病均符合WHO診斷標準,DR診斷依據眼底鏡檢查及熒光造影確診為單純性視網膜病分為Ⅰ、Ⅱ、Ⅲ期,共6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齡35~78歲;糖尿病病史5~20年,均為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Ⅰ期47眼,Ⅱ期35眼,Ⅲ期8眼。6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6例(46眼),對照組32例(44眼),兩組臨床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均根據兩組患者的病情選擇口服降糖藥物或胰島素控制血糖,有高血壓的患者口服降壓藥物控制血壓。對照組在此基礎上用利用0.9%生理鹽水加銀杏達莫注射液20 ml,靜脈滴注1次/d,14 d為一個療程。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依達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2次/d,連用14 d。
1.3 療效標準 顯效:視力提高>0.3,微血管瘤黃色硬性滲出,白色軟性滲出及出血點明顯減輕;有效:視力提高>0.1而≤0.3,微血管瘤,黃色硬性滲出、白色軟性滲出及出血點有2項明顯減輕;無效:視力未改變,眼底改變不明顯。
1.4 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治療組 46眼中,治愈 14眼(30.43%),好轉 30眼(65.22%),無效2 眼(4.35%),平均起效時間為6 d,總有效率達95.65%。對照組44眼中,治愈7眼(15.91%),好轉24眼(54.54%),無效17 眼(29.55%),平均起效時間為8 d,總有效率70.45%。經統計學處理,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顯著性(χ2=4.29,P <0.05)。
糖尿病視網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見和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目前,在工業化國家,DR是20~50歲年齡段的人們中主要的致盲原因[1]。其發病機制多種,但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對DR的治療思路應建立在此基礎上。
依達拉奉的主要成分為3-甲基-1-苯基-2-吡唑啉-5-酮,是一種強效的羥自由基清除劑,具有自由基清除和抑制脂質過氧化的作用,可以抑制腦細胞(血管內皮細胞、神經細胞)的過氧化作用和延遲性神經細胞死亡,并且可以減輕腦缺血和腦缺血引起的腦水腫及組織損傷。
銀杏達莫注射液是銀杏葉提取物(Extract Ginkgo biloba,EGb)與雙密達莫的復方制劑。銀杏葉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銀杏總黃酮和萜內醋。銀杏總黃酮具有擴張冠脈血管、腦血管,改善腦缺血癥狀。EGb能抑制動靜脈微循環中的血小板過度聚集,過內皮衍生松弛因子的作用機制可以使家兔動脈松弛。雙密達莫為抗血小板藥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 Ca2+活性,高濃度(50 μg/ml)可抑制血小板釋放[2]。
臨床研究和實驗研究均證實糖尿病發生時體內氧自由基的產生增多,抗氧化酶活性降低,機體處于氧化應激狀態。氧自由基可使膜發生脂質過氧化,產生交聯反應,使膜通透性增加。自由基通過攻擊膜蛋白及胞內的酶系統和核酸,使細胞增殖周期延長,并可誘導細胞凋亡,在DR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使用抗氧劑依達拉奉,可阻止視網膜代謝和組織病理學異常,盡管抗氧劑可清除自由基,但它對AGEs、微動脈瘤的形成無明顯抑制作用[3]。而銀杏達莫擴張血管,改善缺血癥狀同時,對AGEs、微動脈瘤的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二者有互補性。
本研究中治療組總有效率達95.65%,對照組總有效率70.45%,兩組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29,P <0.05),可見依達拉奉聯合銀杏達莫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療效快,治愈率高,是值得信賴治療方法。
[1] Trautner C,Haastert B,Giani G,et al.Incidence of blindness in southern Germany bet-ween 1990 and 1998.Diabetologia,2001,44(2):147-150.
[2] 方根強,高興旺,吳韞韜,等.銀杏達莫注射液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療效觀察.上海醫藥,2006,27(10):470-471.
[3] Michael B.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cell biology ofdiabetic complications.Nature,2001,414(13):813-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