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巧麗 王翠肖
護理管理是發揮護士的潛在能力和有關人員及輔助人員的作用,或者運用設備和環境、社會活動等,在提高人類健康這一過程中有系統地發揮這些作用[1]。護理管理是一種行為過程,是護理管理者為了實現管理目標,采用一定的組織形式和方法指揮、協調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預定護理目標的一種活動過程,在管理學中,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對象構成管理活動的三要素。護士長是醫院管理指揮系統中數量最多的管理人員,在完成醫院工作總任務、提高護理護理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角色功能[2]。
1.1 轉變觀念,適應護士長角色 “角色”是社會學、心理學中的術語,是描述一個人在某位置或狀況下被他人期望的行為總和。護士長角色的期望主要有:醫院、科室護理組織要求護士長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崗位職責,滿足患者的需要,樹立良好的護理專業價值觀,滿足護士群體利益的需要,加強與護理相關部門科室、人員的有效溝通與合作等。護士長要承擔起自己的角色。
1.2 富有人格魅力,具備較強的非權力影響力 護士長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人格魅力,豐富的才能和淵博的知識,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際關系,嚴謹的工作作風和嫻熟和護理技能等。護士長的職務和地位會使護士服從,資格、經歷以及人們的傳統觀念也是護士長行使權力的有利條件,這些權力性的影響力,對護士的心理和行為都會有一定的影響。但護士長作為護理管理的基層管理者,要帶好一班人,單靠行使上級賦予的權力是不夠的,要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識、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在護士中樹立自己的威信,增強自身的凝聚力和號召力,使下屬從心理上信服、尊敬、依從、依賴于護士長。
1.3 注重情商培養,提高管理技能,創造出色的管理藝術心理學研究表明,對一位成功的管理者來說,智商的影響只占20%,而情商因素則占了80%。一位優秀的護理管理者,應注重培養情商,關心、愛護、尊重、理解護士,對自己的下屬以誠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做護士的貼心人。學會運用嫻熟的管理技能,善于抓住重點,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往,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應付自如,作出正確的決策,創造出色的管理藝術。護理管理的精髓是以患者和護士的滿意為歸屬,而護士的滿意進取關系到護理目標的實現[3]。因此護士長要盡心履行職責,才能讓護士積極投身工作。
1.4 具備多元意識 護士長作為醫院最基層科室的管理者,在科室的動態運行中起領導、決策、指揮、監督等作用,護士長的管理素質直接影響著人、財、物、時間、信息等資源的利用程度,因此,護士長只有具備高水準的管理能力,具有競爭意識、創新意識、經營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集體意識等。才能適應現代的管理工作。
1.5 具備良好的綜合文化修養及業務能力 作一個新時代合格的護士長,不但必須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管理知識,同時要拓寬知識面,學習廣博的人文社會知識,學習護理政策與法規、外語、計算機、人際溝通與交往,不斷學習先進的護理理論和理念,了解本專業的新進展,善于學習掌握應用于臨床的一系列新的檢查診斷、治療和護理方法及新設備、新技術的應用,并帶領全科加強護理新理論、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
護理管理是藝術,是技巧。管理藝術是管理者在運用管理理論進行管理實踐時,所表現出的個人行為態度與行為方式。一位富有管理藝術的護士長,善于用簡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圖;善于做思想工作,抓住護士的心理,即使批評對方也能接受,達到預期的效果;善于交往,能夠與各種不同意見的人溝通思想;善于明察秋毫,辨明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維和準確的判斷能力,能及時發現問題,做出正確的決策,應付自如,工作效率高等。護士長應該學會充分運用管理藝術包括決策藝術、指揮藝術、交談藝術、激勵藝術、協調藝術等,才能成為合格的護士長。
2.1 正確運用管理的人本原理,注重人性化管理 在一切管理活動中,應圍繞人的積極性、自覺性、創造性行為,讓在實現組織目標的同時,自身得到全面發展。作為護理管理者,在布置安排工作時,要注意事物的可操作性,廣泛聽取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時糾正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讓護士參與管理,增強護理人員的主體意識和責任感、歸屬感,增強科室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應注意保持組織中人的情緒氛圍積極向上,允許下屬合情合理的發牢騷,讓下屬知道,護士長不僅愿意傾聽你的意見,還會在適合的時候幫助你解決問題,在護士出現缺點、錯誤時,應捕捉適當的時機進行啟示、誘導、教育,使下屬產生安全感,護士發生糾紛差錯時,能及時告訴護士長,以便給予處理。還要提倡換位思考,達到相互理解,促進團結。
2.2 公平、公開,充分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護士長在工作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一視同仁,要明確每個成員的職責范圍和協作方式,避免感情用事、濫用職權,因為這樣最易引起護士與護士,護士與護士長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越大,離心力就越大,護理工作質量勢必受到影響,護士長應盡可能讓護士知道你對工作的設想、思路。讓護士參與討論與他們切身利益有關的計劃和決策,增加透明度,強化群體意識、整體觀點,運用行為科學、領導學、管理學、人際關系學等有關理論通過滿足護士的需要,合理設置目標,強化動機等激勵手段,激發每一位護士的工作熱情、事業心、責任感,充分調動護士的主觀能動性。
2.3 注意績效評價,及時反饋,創造嚴寬結合的環境 工作上必須“嚴”,才能提高護理質量,造就護理人才,但在生活上應盡力為護士排憂解難,讓其感受到科室的溫暖,眾多護士性格各異,優缺點各異,對事物的認識看法不同,護士長要辨證的看問題,切忌將不穩定的情緒帶入工作中,應建立績效評價標準,及時準確的評價,以合適的方式、合適的措辭傳遞給護士,多表揚、少批評,講究語言藝術,切忌傷及護士的自尊心。業余時間組織護士活動,豐富護士生活,減輕護士工作的壓力。
2.4 注重護士業務水平及素質的提高 要提高護士對基礎護理的認識,加強基礎護理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基本功的訓練,提高護理人員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解決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加強專科業務學習,通過護理查房、病案討論、操作訓練等方式,幫助護士熟悉和掌握專科護理方法、技術,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要經常組織新業務、新技術、新知識的學習,鼓勵護士業余時間多看點社會、自然科學方面的書,拓寬知識面,提高自身素質。
2.5 重視護理質量管理,制訂切實可行的護理工作計劃醫院和患者都在不斷追求滿意的醫療服務質量,而護理工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是客觀存在的,護理管理應首先從實際出發,群策群力,制定出本科室的具體工作計劃,然后以嚴格的質量控制為根本,著眼于各要素質量,統籌全局,具體抓環節質量,重視終末質量,進行質量的反饋控制,把評價結果進行分析并反饋給護士,肯定成績,表揚優秀,對差的提出糾正方案,達到提高改進之目的。
[1] 鈴木美惠子,陳淑英.現代護理學.上海醫科大學出版社,1992:235.
[2] 姜小鷹.護理管理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09.
[3] 王瓊,王賢華,蔣紅梅.護士長非權利影響力、凝聚力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解放軍護理雜志,2006,2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