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淑云
視網膜脫離是指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之間的分離,可分為裂孔性、滲出性以及牽引性三大類。其中裂孔性視網膜脫離是眼科常見病癥,能嚴重影響視力,如未能及時、正確的治療,甚至會造成嚴重視覺功能喪失,手術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法。我院患者均采用鞏膜外加壓+冷凝+放液手術治療。這里主要通過多年的臨床經驗、事實證明護理在視網膜脫離患者系統診療過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對視網膜脫落患者的護理采用術前主管護士心理護理、功能鍛煉等指導;術中手術室護士協助患者按照醫生的要求進行用藥,配合醫生手術;術后主管護士對于傷口及并發癥的觀察進行護理,以及對于患者必須明確的用藥、生活、復診、飲食衛生、康復鍛煉等進行指導。
1.1.1 手術前應重視和患者溝通,向患者及家屬詳細介紹所患疾病的特征,手術治療的必要性、手術方式的選擇、手術的益處和風險、可能的手術并發癥等,解除患者的顧慮與恐慌心理,對于患者的反復詢問醫護人員應耐心細心的給予詳盡的解答,以安撫患者的恐懼心理。決定手術后護士應提前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時間、大概住院天數、麻醉方式(局麻患者始終神志清醒,可了解手術進程)、手術過程、手術前后注意事項、術后體位的模擬、出院后的復診、預期的恢復率、意外不良反應等并介紹主刀醫生,手術時間長、難度大,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
1.1.2 手術成功與否還與患者全身情況有一定關系,護理人員應協助醫師觀察和掌握患者全身情況以及病史(包括現有眼病、以往患過的眼病、外傷或眼部手術史、家族病史等),并采取必要的治療和護理措施。特別是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患者,精神緊張會使癥狀加重,均須給予藥物控制。還應根據視網膜脫離的部位采取不同的體位訓練,掌握正確姿勢,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如脫離部位在顳側即向患眼側側臥,若在鼻側應向患眼對側側臥,若在上方即應低頭枕位,如在下方應半臥位。女性患者詢問月經期,若遇到月經期應通知醫師,叮囑女患者術日不要化妝,摸指甲油。
1.2.1 術前常規檢查項目 血、尿常規,凝血功能(APTT+PT),酶免四項,心電圖等。
1.2.2 訓練患者在仰臥、頭部不動的情況下,按要求向各方向轉動眼球以便配合手術操作和術后觀察效果。
1.2.3 為防止咳嗽、噴嚏震動眼部,要教會患者有咳嗽、噴嚏沖動時張口呼吸,用舌尖頂住上顎,以緩解沖動,避免手術意外和術后出血。
1.2.4 術前按內眼手術常規備皮,并給予消炎藥水滴眼,叮囑患者保持眼部衛生,避免用手和不潔手帕擦眼,以防污染,延誤手術進行。
1.2.5 全麻患者需在術前禁食、水6~8 h,局部麻患者手術當日可進少量易消化食物,不可過飽,以免術中嘔吐。
1.2.6 測體溫,脈搏,血壓,并記錄于病歷上,如有異常應及時通知醫師處理。
1.2.7 術前以溫度適宜的生理鹽水洗眼,遮蓋眼墊,并遵醫囑于術前1 h給予術前止血針,散瞳或縮瞳以及降壓藥。并將病歷及術中用物帶入手術室。
協助醫師將患者推入手術室,與手術室護士交接患者的相關情況,推出手術室。
3.1.1 患者被送至病房,主管護士協助將患者移至病床上,按術后臥位要求為其擺好體位。全身麻醉患者如需要面向下體位,應在清醒4 h后采取此位置。
3.1.2 觀察患者全身情況,患者的生命體征,全麻患者的精神意識狀態。
3.1.3 在護理記錄上記錄患者術后各項情況,包括應用藥物等。如果患者失眠(由于手術創傷及術后臥位的改變,可引起失眠),應遵醫囑服用催眠藥。
3.2.1 觀察眼部分泌物情況,及體溫變化。
3.2.2 密切觀察患者視功能,傾聽患者主訴。
3.2.3 注意觀察患者視力有無改變,有無眼痛、眼脹、偏頭痛、惡心、嘔吐等眼內壓增高的癥狀。
3.3.1 術后應進易消化或者半流食,不可食帶有骨刺、堅硬或刺激性強的食物;
3.3.2 術后叮囑患者多吃水果和蔬菜,以保持大小便通暢,便秘增加腹壓,對傷口不利,3 d內無大便應通知醫師,必要時遵醫囑給緩瀉劑;糖尿病患者堅持糖尿病飲食;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及蛋白質,尤其是維生素C族和B族,但不可迷信某些貴重藥物和營養品。
3.4.1 保持愉快的心理狀態,避免緊張激動的情緒,適當參加鍛煉,有利疾病的恢復。
3.4.2 出院后常規1周復查,若病情發生變化,應及時來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3.4.3 堅持按時滴藥服藥,預防感染。
3.4.4 適當休息,3~6個月內不可劇烈活動及重體力勞動,勿碰傷術眼,避免震動,以防止術后眼出血或視網膜再次脫離。
隨著醫療水平的發展,針對視網膜脫離手術也已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治療護理措施,尤其是心理護理在消除患者對手術的懼怕心理上起到關鍵作用。很多早期的視網膜脫離患者由于對此認識不夠或是對手術的恐懼心理而耽誤了治療的最佳時期,造成終身遺憾。通過多年的臨床觀察,視網膜脫離由于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在護士熟練的術前心理護理、術中配合、術后指導護理下,取得了滿意的效果,有很高的治愈率。